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琴

作品数:176 被引量:83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92篇脂肪
  • 82篇酒精
  • 79篇酒精性
  • 54篇非酒精性
  • 53篇非酒精性脂肪
  • 50篇脂肪肝
  • 47篇脂肪性
  • 42篇非酒精性脂肪...
  • 42篇非酒精性脂肪...
  • 38篇肝病
  • 34篇脂肪性肝病
  • 31篇中医
  • 31篇瘀方
  • 31篇酒精性脂肪性...
  • 31篇化瘀
  • 31篇化瘀方
  • 31篇非酒精性脂肪...
  • 29篇肝损伤
  • 28篇祛湿
  • 28篇祛湿化瘀方

机构

  • 160篇上海中医药大...
  • 59篇上海中医药大...
  • 20篇教育部
  • 8篇天津中医药大...
  • 4篇宁波市第二医...
  • 4篇厦门大学
  • 4篇上海市宝山区...
  • 2篇上海市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76篇冯琴
  • 139篇胡义扬
  • 97篇彭景华
  • 26篇赵瑜
  • 25篇傅琪琳
  • 22篇孟胜喜
  • 22篇刘平
  • 21篇陈少东
  • 20篇许丽莉
  • 16篇徐琳
  • 16篇李雪梅
  • 15篇曹健美
  • 13篇王晓柠
  • 12篇陈亮
  • 12篇唐亚军
  • 12篇方志红
  • 11篇黄甫
  • 11篇崔剑巍
  • 10篇王文静
  • 10篇陶庆

传媒

  • 16篇中华中医药杂...
  • 12篇中西医结合肝...
  • 10篇中国中西医结...
  • 10篇肝博士
  • 8篇中西医结合学...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世界中医药
  • 6篇肝脏
  • 5篇新中医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上海中医药杂...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第二届世界中...
  • 3篇第十六次全国...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6篇2015
  • 7篇2014
  • 23篇2013
  • 19篇2012
  • 13篇2011
  • 5篇2010
  • 14篇2009
  • 13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脾活血方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浆内毒素和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曹健美崔剑巍方志红冯琴王清兰胡义扬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特色疗法——穴位埋线
2022年
如果有人对你说,有一种中医疗法,每周或者每半月进行一次,不需要每天服药,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就能达到减重及改善脂肪肝的效果,你会相信吗?这就是“穴位埋线法”,在实际临床中,穴位埋线间隔周期长,刺激量更强且持久,每周或每半月复诊一次即可,对于现代社会中以快节奏生活的“打工人”是上乘之选。
高思婷冯琴
关键词:穴位埋线刺激量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疗法非酒精性脂肪肝
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逐步判别分析法探索实验室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索75个常用临床实验室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病人422例,其中肝胆湿热证300例,肝郁脾虚证122例。检测常用实验室指标,包括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乙型肝炎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血常规、激素指标、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血脂、甲胎蛋白、肝纤维化指标等共75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查看单一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效率,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模型检测差异指标组合对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判别效率。结果: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尿素氮、血尿酸、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百分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之间存在组间分布差异。上述差异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范围为0.42~0.62。对差异指标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证候判定模型,其模型自身验证总误判率35.3%,刀切法总误判率为35.3%。结论:无论单一差异指标还是差异指标组合判定模型均未达到较好的判定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的目的,提示单一采用临床指标判定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赵瑜彭景华李雪梅傅琪琳崔团李琦唐亚军冯琴张华周华胡义扬
关键词:证候ROC曲线肝炎乙型
祛湿化瘀方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TNF-α分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研究祛湿化瘀方对体外肝脂毒性模型脂肪沉积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的影响,以进一步探究该方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变性和TNF-α分泌脂毒性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和不同浓度药物血清组。分别观察上清中TNF-α含量,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细胞油红染色和电镜超微结构变化,细胞TNF-α蛋白表达及其基因表达。结果FFA刺激24 h后,模型组细胞内脂肪沉积明显,其TG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同时上清中TNF-α含量、细胞内TNF-α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强。而10%药物血清组细胞内TG含量及上清中TNF-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1),其脂肪沉积、细胞内TNF-α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表达也明显轻于模型组。
张慧胡义扬冯琴陈少东许丽莉成扬张宁
关键词:祛湿化瘀方游离脂肪酸
祛湿化瘀方对CCl_4复合高脂低蛋白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被引量:36
2006年
目的探讨中药祛湿化瘀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及高脂低蛋白饮食诱导,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在造模2周后,随机分模型组、祛湿化瘀方组及甘乐对照组。用药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和谷氨酰转肽酶(GG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肝组织TNF-α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肝组织TG、FFA含量分别达正常组的5.3、1.9倍,肝组织出现严重的大泡样脂肪变性,肝脏炎症表现明显;祛湿化瘀方组的上述改变显著减轻,其肝组织TG、FF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同时可显著降低在模型组中异常升高的肝组织GGT活性及ALT、AST活性,显著提高模型组中低下的肝组织SOD活性,并且可显著降低血清TNF-α含量和肝组织中TNF-α蛋白的表达;对照组主要表现为有显著的抗肝损伤作用,其肝组织TG、FFA含量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祛湿化瘀方对CCl4高脂低蛋白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及其炎症有理想的防治作用。
张慧冯琴胡义扬刘成海刘平
关键词:祛湿化瘀方
扶正化瘀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对高反式脂肪酸高糖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40只SPF级雄性C57/B6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胶囊组、扶正化瘀胶囊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10只外,余30只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24周。在造模第25周起,4组分别灌胃给药4周,1次/d,扶正化瘀胶囊组4.8 g·kg^(-1);奥贝胆酸组10 mg·kg^(-1);模型组、正常组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第28周结束后收集肝组织和血清样本。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程度,碱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胺酸(Hyp)含量,酶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试剂盒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空腹血糖(FBG),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空腹胰岛素(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肝纤维化相关mRNA与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胶原纤维沉积、纤维化分期大多为F2-F3期,肝组织炎性灶数目增多、肝细胞气球样变和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组织Hyp,TG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ALT,AST活性及FBG,INS,HOMA-IR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Col-Ⅰ),Col-Ⅳ,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胶囊组小鼠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减轻,纤维化分期大多为F0-F1期,肝细胞气球样变显著改善,小叶内炎性灶数目明显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胶囊可显著降低小鼠肝组织Hyp含量、血清ALT,AST水平及Col-�
辛鑫蔡蓓玉陈成王欣安梓铭赵长青刘平胡义扬冯琴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小鼠
祛湿化瘀方防治实验性非精酒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   针对既往已反复研究证实对实验性脂肪肝有显著防治作用的临床验方祛湿化瘀方:1)在疗效再次验证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代谢组学及转录组学的方法,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探索其“整体性”作用机理;2)在前期研究发现该方可提高...
冯琴
关键词:祛湿化瘀方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组学转录组学
祛湿化瘀方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可能是乍理(病理)的遗传环境下多种代谢失调的结果,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
冯琴张慧胡义扬
文献传递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
本文介绍中医药作为脂肪肝的药物治疗途径之一,对促进脂肪肝的逆转以及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行之有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治疗强调“调节糖脂代谢”与“保肝治疗”并重,中医中药在治疗NaFLD时往往显示出包括“降...
胡义扬冯琴彭景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药治疗发病机制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葛根及其主要异黄酮成分解酒药理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葛根是传统解酒药物,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近千年历史。近年来其解酒效应的药理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就其抑制酒精摄入、阻断戒断症状、降低酒精浓度、调节酒精代谢及减轻酒精代谢最主要脏器肝脏损伤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彭景华崔团冯琴
关键词:异黄酮解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