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造影
  • 11篇栓塞
  • 11篇肿瘤
  • 11篇成像
  • 9篇血管
  • 9篇疗法
  • 7篇动脉
  • 6篇血管造影
  • 6篇缺血
  • 6篇磁共振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动物
  • 5篇骨肿瘤
  • 5篇NMR
  • 4篇溶栓
  • 4篇栓塞疗法
  • 4篇栓塞治疗
  • 4篇急性
  • 4篇恶性
  • 4篇CT

机构

  • 45篇苏州医学院附...
  • 3篇镇江市第四人...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淮安市第三人...

作者

  • 45篇倪才方
  • 25篇丁乙
  • 23篇刘一之
  • 16篇朱晓黎
  • 12篇邵国良
  • 11篇陈学仁
  • 9篇唐天驷
  • 8篇杨惠林
  • 5篇周岱
  • 5篇严建春
  • 5篇王中
  • 4篇胡春洪
  • 3篇陈卫昌
  • 3篇郭亮
  • 2篇付引弟
  • 2篇严珠
  • 2篇鲍耀东
  • 2篇傅引弟
  • 2篇杨伟文
  • 2篇洪天禄

传媒

  • 9篇临床放射学杂...
  • 8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苏州医学院学...
  • 3篇苏州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年份

  • 3篇2001
  • 8篇2000
  • 6篇1999
  • 6篇1998
  • 7篇1997
  • 7篇1996
  • 5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动脉内灌注尿激酶速率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研究兔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动脉内灌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最佳速率范围。材料与方法:30只新西兰兔分成5组,均于颈内动脉内注入由全血加凝血酶制成的新鲜血栓混悬液0.2ml。在动物脑血栓模型建立1~2小时内进行颈内动脉尿激酶灌注溶栓,剂量为4万单位/公斤体重,浓度为8000单位/亳升。5个实验组的注射速率为A组:0.01ml/s;B组:0.02ml/s;C组:0.04ml/s;D组:0.10ml/s;E组:0.50ml/s。溶栓前后分别行血管造影,溶栓术后24小时行病理检查。结果:5组溶通率分别为A组:0.0%;B组:83.3%;C组:100.0%;D组:83.3%;E组:0.0%。B、C、D组的溶通率与A、E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5),B、C、D组之间的溶通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兔脑血栓形成超急性期动脉内灌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有效速率范围为160~800U/s,以320U/s左右的注射速率为最佳。
刘一之倪才方朱晓黎丁乙陈学仁王中周岱鲍耀东
关键词:脑栓塞血栓形成溶栓术尿激酶
骶骨肿瘤的MRI诊断(附29例报告)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探讨MRI对骶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 2 9例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17例原发骶骨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脊索瘤 5例 ,巨细胞瘤 1例 ,神经鞘瘤 3例 ,神经节细胞瘤 2例 ,神经源性肉瘤 1例 ,淋巴肉瘤 4例 ,骨肉瘤 1例 ;12例转移性肿瘤临床均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所有病例均行MRI、CT及平片检查 ,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 5例脊索瘤中 4例未累及S1节段 ,1例巨细胞瘤累及S2~ 3,6例神经源性肿瘤累及S1~ 3,且包括S1节段。(2 ) 2 9例肿瘤在T1WI均呈中等偏低信号 ,T2 WI呈混杂信号。 (3) 6例神经源性肿瘤均表现为骶孔扩大 ,其他肿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骶孔破坏。 (4 ) 6例神经源性肿瘤 4例可见骶管扩大。其他骶骨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骶管破坏。 (5 ) 16例表现为中央型 ,9例表现为偏心型 ,4例表现为混合型。 (6 )骶骨肿瘤于MRI矢状面的分节现象 :4例神经源性肿瘤表现为按残存椎间盘水平分节 ;12例转移瘤表现为肿瘤按椎体水平分节 ;5例脊索瘤表现为肿瘤内部分节。其他 6例肿瘤未见分节。结论 MRI的多断面成像对骶骨肿瘤显示清晰 ,有利于显示骶骨肿瘤的分型、分节现象以及骶孔扩大和破坏情况 ,与CT及平片比较 。
谢道海倪才方傅引弟丁乙
关键词:骶骨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显像病例报告
恶性胆道梗阻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对胆道恶性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4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 (胆管癌 15例 ,壶腹癌 4例 ,胰头癌 10例 ,转移性癌 10例 ,原发性肝癌 4例 )行MRCP检查 ,结合PTC、ERCP检查、手术、病理结果、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3例患者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胆管及扩张胰管显示满意 ,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定性准确率为83 .7%。肝门区癌肿MRCP表现为肝门区不规则或类圆形信号缺损 ,肝内胆管扩张以肝门区为中心呈“枯枝”状或“蟹足”样扩张 ;肝外胆管癌胆管断端呈横形或“鸟嘴”样截断 ;壶腹癌胆管断端呈横形、“鸟嘴”样或“鼠尾”状截断 ;胰头癌胆管断端呈“鸟嘴”样或“鼠尾”状截断 ,90 % (9/10 )伴“双管征” ;转移性癌肿MRCP表现与转移部位有关 :转移至肝门附近与肝门区癌肿相似 ,肝外转移者与相应部位胆管癌、胰头癌相似 ,常规MRI可见明确转移肿块或淋巴结。结论 MRCP是胆道恶性梗阻影像学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 ,可为恶性胆胰肿瘤术前可切除性提供评价 ,对不可切除的癌肿行介入治疗提供参考。
傅引弟朱晓黎胡春洪丁乙倪才方刘一之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胆管造影术恶性胆道梗阻
注药参数与DSA像质关系的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邢建明倪才方刘一之孙鸽作杨振贤
关键词:注药造影剂X光乳剂注射流率
阴性法螺旋CT胰胆管造影成像参数的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优化阴性法螺旋CT胰胆管造影 (N HCTCP)成像参数。方法 借助水模分别对3种毫安值 (110mA、170mA、2 40mA)及低空间分辨率重建算法 (AB10 )、中空间分辨率重建算法(AB5 0 )及高空间分辨率重建算法 (AB91)进行噪声测试比较。 2 5例胆道梗阻病例在AB10条件下 ,作了平扫与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分析 ;利用增强扫描原始数据和AB5 0作图像重建 ,并与增强AB10图像作了对比分析。采用 χ2 及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种不同毫安值及重建算法下所测噪声值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以高毫安 (2 40mA)、低空间分辨率 (AB10 )条件下所得噪声最小。平扫与增强扫描及增强扫描时AB10与AB5 0两组图像质量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以增强扫描较平扫、AB10较AB5 0质量为优。结论 在抑制噪声的条件下 ,采用增强扫描能获得较优质的N HCTCP图像。
张追阳丁乙胡春洪倪才方付引弟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胆道梗阻CT
椎管内肿瘤的核磁共振诊断
1994年
核磁共振(MRI)的三维成象和高分辨率能显示椎管、脊髓及其病变形态的全貌,是椎管肿瘤术前定位定性必不可少的影响学检查程序。本文对1992年8月至1990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40例椎管肿瘤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MRI对椎管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沈海林倪才方杨振燕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
脑动静脉畸形的人工栓塞治疗
1996年
报告应用真丝线段加国产 E—C胶经血管内栓塞治疗7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结果2例胼胝体 AVM 完全消失,5例硬膜 AVM 中4例痊愈,其中1例2天后复发行再次栓塞治愈,1例大部分栓塞后伴发音困难,认为对于硬膜 AVM 及胼胝体 AVM 应首选人工栓塞术,线段加 E—C胶是较好的栓塞材料。
王中周岱刘一之倪才方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
冠心病的DSA诊断及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附53例报告)
1998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的DSA诊断价值并与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材料与方法:对53例冠心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DSA及心电图、扇超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53例冠心病中冠脉狭窄共累及血管61支,其中前除支38支、回旋支10支、右冠8支、左冠主干5支。心电图有ST-T段改变或有心肌梗塞者40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ST-T段改变且有偶发房早或室早者48例,且狭窄组提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有改变。扇超示左室顺应性下降者37例,左室平均射血分数51.43±13.74%。结论:对冠心病行冠状动脉DSA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是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心室功能改变情况的重要诊断手段。
朱晓黎倪才方丁乙陈学仁
关键词:冠心病DSA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脉DSA左室顺应性回旋支
内乳动脉造影在胸部病变中的应用(附24例分析)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探讨内乳动脉在一些胸部病变中的影像学改变及介入治疗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4例胸部病变患者(肺癌18例,晚期乳腺癌2例,肺结核合并咯血2例,喉癌肺转移1例,胸锁关节处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行内乳动脉造影后,对内乳动脉有改变者行相应的化疗或栓塞治疗。结果:7例肺癌患者发现除支气管动脉供血外,内乳动脉亦参与供血;2例乳腺癌患者中,1例见内乳动脉及肩胛下动脉有供血,另1例见内乳动脉肋间支及穿支有缺损改变;1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可见除支气管动脉扩张扭曲外,内乳动脉亦有此改变;1例胸锁关节处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造影可见右内乳动脉近端纵隔支增粗扭曲,并见肿瘤染色。11例内乳动脉有改变患者分别予以化疗或栓塞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内乳动脉造影在了解一些胸部疾病血供情况及介入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朱晓黎倪才方刘一之邵国良张文
关键词:内乳动脉血管造影肺肿瘤乳腺癌
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附16例报告)被引量:5
1996年
对14例由妇科恶性肿瘤引起的顽固性出血和二例产后大出血作了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所有栓塞均为明胶海绵,栓塞治疗效果良好。讨论了髂内动脉栓塞对妇科癌性出血、产科出血疾病的治疗价值.
倪才方陈学仁丁乙鞠承祖杨伟文严珠
关键词:出血性疾病妇产科栓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