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阳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嗜铬
  • 2篇嗜铬细胞
  • 2篇嗜铬细胞瘤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细胞瘤
  • 2篇疗效
  • 2篇开放手术
  • 2篇开放手术治疗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安全性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淋巴...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模型建立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东南大学
  • 1篇阜阳市第五人...

作者

  • 5篇张古田
  • 5篇付阳
  • 4篇郭宏骞
  • 4篇熊轶
  • 3篇纪长威
  • 3篇赵晓智
  • 2篇甘卫东
  • 2篇李笑弓
  • 1篇杨荣
  • 1篇蔡龙俊
  • 1篇兰厚金
  • 1篇孙则禹
  • 1篇屈峰
  • 1篇张士伟
  • 1篇陈军浩
  • 1篇周乙华
  • 1篇连惠波
  • 1篇吴鸿雁
  • 1篇刘光香
  • 1篇王良梅

传媒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江苏省第十五...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附视频)
张古田付阳熊轶纪长威赵晓智杨荣屈峰连惠波张士伟刘光香郭宏骞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3月间住院确诊为嗜铬细胞瘤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2例,右侧26例,双侧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5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病理均确诊为嗜铬细胞瘤。腹腔镜组和开放组的手术时间分别是(162±56)min和(213±44)min(t=3.30,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是(158±402)ml和(1081±825)ml(z=-3.44,P=0.00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是(9±2)d和(12±2)d(t=4.14,P=0.000);肿瘤估算体积分别是(34±53)cm^3和(197±397)cm^3(z=-3.46,P=0.000);腹腔镜组(41例)的术中输血、术中高血压、术后并发症的例数分别是7例、18例、1例,开放组(17例)则分别为12例、8例、4例,除术中高血压差异不明显外,两组的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的例数均差异显著。两组5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42个月,两组疗效满意,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同样适用于异位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付阳张古田熊轶王彦刚纪长威赵晓智徐林峰李笑弓甘卫东郭宏骞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腹腔镜安全性疗效
雷公藤甲素抑制大鼠移植肾排斥反应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雷公藤甲素(TPT)对诱导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和抑制同种大鼠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磁珠分选纯化大鼠CD4+T淋巴细胞,观察TPT抑制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效应;经抗CD3单抗和抗CD28单抗共刺激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联合作用诱导Foxp3+Treg细胞的分化,在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TPT、环孢素A或撤除抗CD3单抗刺激因素的条件下,检测Foxp3表达水平的变化。建立同种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受者腹腔注射TPT,观察移植肾组织淋巴细胞浸润和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移植肾存活时间。结果rrI)T剂量依赖性的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促进活化的细胞凋亡;与环孢素A相比,TPT对TGF-β1,诱导的Foxp3+Treg细胞有增强作用;在撤除抗CD3单抗刺激刺激的条件下,TPT进一步诱导CD4+T淋巴细胞表达Foxp3;rrPT减少移植肾组织CD3+、CD4+、CD25+T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增加脾脏Foxp3+T淋巴细胞的比例,并延长同种大鼠移植肾的存活时间(P〈O.05)。结论TDT可促进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Foxp3+Treg细胞,可能是TPT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蔡龙俊张古田吴鸿雁刘勇陈军浩付阳郭宏骞周乙华孙则禹
关键词:肾移植雷公藤甲素调节性T淋巴细胞
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被引量:3
2015年
建立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的方法很多,最早使用化学诱癌剂致癌,目前最常使用细胞或组织原位移植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尚不成熟。深刻理解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有助于探究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更好地评价新型靶向药物的功效。作者对常用的建立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的具体方法步骤、各自特点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应用。
付阳熊轶张古田
关键词:动物模型膀胱癌
临床型肾结核62例的诊治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总结62例肾结核的诊治过程和预后,以提高临床肾结核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以2005年6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62例肾脏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院外治疗情况,探讨其发病特点、诊治经过和预后。结果:62例肾脏结核患者中,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41岁,高发年龄段为41~60岁;临床症状多为尿路刺激症状、患侧腰背部疼痛、血尿、反复低热、盗汗、全身乏力等;尿常规、结核菌素试验、尿沉渣找抗酸杆菌、红细胞沉降率阳性率分别为79.0%、60.0%、57.4%、55.1%;B超、IVU和CT诊断肾结核率分别为18.7%、14.6%、72.5%;ECT-GFR显示患侧肾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本组患者随访3个月~9年,32%的患者经单纯抗结核药物治愈;外科手术并抗结核药物治疗41例患者,其中4例患侧输尿管双J管放置术后治愈,1例永久性肾造瘘结核病灶持续稳定;患侧肾脏切除术36例,其中开放手术17例,后腹腔镜手术19例,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肾脏结核;两种途径肾切除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无疾病特异性死亡,40.3%的患者患侧肾脏功能稳定。结论:肾脏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在肾结核的影像诊断中,CT优于其他方法。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或联合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挽救患侧肾脏功能;腹腔镜肾切除手术可以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恢复。
付阳张古田熊轶王良梅纪长威赵晓智甘卫东兰厚金李笑弓郭宏骞
关键词:肾切除双J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