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运花

作品数:203 被引量:43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专利
  • 63篇会议论文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一般工业技术
  • 55篇化学工程
  • 17篇电气工程
  • 7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0篇复合材料
  • 70篇复合材
  • 66篇树脂
  • 59篇纳米
  • 44篇电池
  • 42篇纳米纤维
  • 31篇环氧
  • 30篇碳纳米纤维
  • 30篇碳纤维
  • 30篇环氧树脂
  • 27篇离子
  • 26篇锂离子
  • 26篇负极
  • 25篇乙烯
  • 24篇离子电池
  • 23篇锂离子电池
  • 23篇负极材料
  • 22篇乙烯基酯
  • 22篇乙烯基酯树脂
  • 19篇树脂基

机构

  • 203篇北京化工大学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北京玻璃钢研...
  • 3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中国航天科工...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韩国忠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韶关学院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海洋化工研究...
  • 1篇北京玻钢院复...
  • 1篇清华大学第二...

作者

  • 203篇于运花
  • 182篇杨小平
  • 60篇兰金叻
  • 36篇李鹏
  • 19篇隋刚
  • 15篇王成忠
  • 14篇李刚
  • 11篇滕冬华
  • 11篇刘远
  • 10篇王莉莉
  • 9篇李刚
  • 7篇贾晓龙
  • 7篇金玉强
  • 5篇邓旭亮
  • 5篇周同悦
  • 5篇刘晓伟
  • 5篇樊晓蓉
  • 5篇邓泉
  • 4篇常洁
  • 4篇李晓超

传媒

  • 11篇复合材料学报
  • 8篇高分子材料科...
  • 6篇玻璃钢/复合...
  • 5篇中国化学会第...
  • 4篇北京化工大学...
  • 4篇第17届全国...
  • 3篇中国化工学会...
  • 2篇塑料工业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全国首届青年...
  • 2篇2007年全...
  • 2篇中国化学会2...
  • 1篇塑料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石油机械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7篇2023
  • 11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13篇2017
  • 16篇2016
  • 12篇2015
  • 15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2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结构可控的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可控的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工艺较复杂、操作难度大、不能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问题,该复合材料具有如下结构:聚苯胺层形貌均匀,无团聚现象;聚苯胺呈纳米刺儿状结构;聚苯胺纳米刺儿...
于运花樊晓蓉兰金叻杨小平
文献传递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NOL环的吸湿过程与性能关系被引量:6
2009年
以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NOL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研究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壳体或压力容器在存贮和使用过程中湿热性能的加速老化方法。将复合材料NOL环分别浸泡在35℃、55℃、65℃和75℃蒸馏水中,研究其吸湿特性、动态力学性能以及静态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根据NOL环的吸湿特性,其吸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固有自由体积控制扩散吸湿阶段;分子链松弛控制吸湿阶段;界面破坏及裂纹扩展控制吸湿阶段。当湿含量达到1 wt%左右时,复合材料进入界面破坏吸湿阶段,性能明显下降,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保留率约为75%和67%,Tg下降了20℃。该结果可为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或压力容器的存贮寿命的预测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于运花曾玮李默宇隋刚杨小平郭晓东陈孝鹏陈世乐
关键词:湿热老化碳纤维环氧树脂纤维缠绕
抽油杆用CF/VE拉挤复合材料的环境老化行为及机理研究
以乙烯基酯树脂(VE)或环氧树脂为基体、连续碳纤维为增强体、通过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制得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带状抽油杆(简称碳纤维抽油杆)因具有比重轻、强度高、耐腐蚀、疲劳性能好、可连续卷绕、接头少、下井作业操作简单快速等特...
于运花
关键词: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抽油杆环境老化电化学腐蚀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壳-核结构纳米纤维增强齿科光固化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和力学性能
通过单轴共混静电纺丝法,制备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核(聚丙烯腈,PAN)结构的纳米纤维,用于增强齿科光固化树脂基体Bis-GMA(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制备复合材料。壳结构的PMMA可以与光固化树脂B...
孙蔚林松隋刚于运花李鹏杨小平
关键词: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耐高温环氧树脂增韧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使用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VER)与双酚F型环氧树脂 (EP)同步固化的方法 ,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 ;采用DSC研究了混合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 ,对固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表征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 ,当m (VER) :m (EP) =90∶10时 ,固化材料的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 2 0 7 3℃ ,分别比纯环氧树脂和纯VER树脂高 2 5℃和 75℃ ;当m (VER) :m (EP) =5 0∶5 0时 ,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了 8 0 8kJ/m2 。
张铭王成忠武德珍于运花杨小平
关键词:环氧树脂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增韧体系EPDSC分析
纳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纳米纤维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光催化剂(光触媒)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将钛前驱体、水解抑制剂、聚合物以及有机溶剂配成均一的纺丝液,并按照适宜的静电纺丝工艺进行纺丝,得到纳米纤维毡...
于运花滕冬华杨小平
文献传递
乙烯基酯树脂基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研制被引量:28
2003年
研制的碳纤维连续抽油杆以乙烯基酯树脂为基体 ,碳纤维为增强体 ,采用拉挤成型工艺 ,杆体截面尺寸有 3 0×3、 3 2× 4 2和 3 5mm× 5mm 3种规格。对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力学性能和耐温性能的分析测试表明 ,其拉伸强度达到 2 0 0 0MPa,层间剪切强度 64MPa,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为 1 3 8 6℃ ,杆体经 1 0 7次动态疲劳试验后强度保留率仍有 90 %。现场采油试验表明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比钢制抽油杆节能 3 0 %~ 5 0 %。
杨小平李鹏王成忠于运花顾雪林常德友李峰
关键词:连续抽油杆复合材料拉挤成型
环境老化对CF/VE拉挤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研究了炭纤维/乙烯基酯树脂(CF/VE)拉挤复合材料在65℃蒸馏水和3%NaCl、5%H2SO4及10%NaOH水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及重新干燥后,其动态力学损耗(tanδ)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四种介质中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均有不同幅度的递增,其中,以NaOH水溶液中的增加幅度最大,而且出现了tanδ的分峰现象;Tg在浸泡初期逐渐下降,浸泡后期,除在NaOH水溶液中出现短暂的平稳又继续下降外,其余三种介质中均趋于一稳定值。重新干燥后,NaOH水溶液中,tanδ的分峰现象消失,但因水解脆化作用导致复合材料的Tg比浸泡前偏高,其余三种介质中,不存在水解反应,Tg均与浸泡前的相同。
于运花周同悦王莉莉杨小平刘鸿亮
关键词:炭纤维复合材料损耗因子
PLLA/β-TCP 杂化纳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利用湿法合成β-磷酸钙(β-TCP)纳米粒子,以二氯甲烷/1,4-二氧六环的双溶剂体系制备PLLA/β-TCP混合溶液,采用电纺丝法制成杂化纳米纤维无纺毡,以期制备一种能够在体内完全降解的新型纳米纤维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采...
周赟杨小平于运花李鹏
关键词:湿法合成
文献传递
一种金属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解决了现有材料中金属活性材料的纺入量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中金属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碳纳米纤维和块体金属活性材料;块体金属活性材料的表面被聚合物基的碳包覆,且内...
兰金叻金玉强原浩成马文强主一汎杨小平于运花
文献传递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