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114 被引量:459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1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化学工程
  • 36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理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4篇树脂
  • 45篇复合材料
  • 45篇复合材
  • 40篇环氧
  • 40篇环氧树脂
  • 17篇碳纤维
  • 15篇纳米
  • 12篇乙烯
  • 12篇增韧
  • 10篇乙烯基酯
  • 10篇乙烯基酯树脂
  • 10篇树脂基
  • 9篇纳米纤维
  • 9篇金刚烷
  • 7篇水性
  • 7篇水性环氧
  • 7篇水性环氧树脂
  • 7篇碳纳米管
  • 7篇纳米管
  • 6篇电纺

机构

  • 109篇北京化工大学
  • 6篇北京玻钢院复...
  • 6篇北京玻璃钢研...
  • 4篇山东冠通管业...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海洋化工研究...
  • 1篇清华大学第二...
  • 1篇韩国忠南大学
  • 1篇浙江锦华新材...

作者

  • 114篇李鹏
  • 73篇杨小平
  • 36篇于运花
  • 13篇隋刚
  • 11篇薛忠民
  • 11篇李刚
  • 9篇何梅
  • 8篇陆志远
  • 7篇李刚
  • 7篇王成忠
  • 6篇耿孝正
  • 6篇贾晓龙
  • 6篇王雷
  • 6篇王安翔
  • 5篇马秀清
  • 5篇石海洋
  • 5篇柴红梅
  • 4篇邓旭亮
  • 4篇林松
  • 3篇刘海洋

传媒

  • 16篇玻璃钢/复合...
  • 6篇中国塑料
  • 6篇复合材料学报
  • 4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工程塑料应用
  • 3篇复合材料科学...
  • 3篇中国化工学会...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全国首届青年...
  • 1篇塑料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化工生产与技...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压力容器
  • 1篇实验力学
  • 1篇施工技术
  • 1篇石油机械
  • 1篇自动化与仪表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12篇2008
  • 10篇2007
  • 1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浓硫酸磺化苯酚合成对羟基苯磺酸工艺研究
2022年
以均三甲苯为溶剂,苯酚和浓硫酸为原料,亚磷酸为催化剂合成对羟基苯磺酸,探究了温度、原料配比、老化时间、浓硫酸加入流量、溶剂用量、搅拌转速对对羟基苯磺酸收率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00℃、原料配比n(H;SO;):n(C;H;OH)为1.1:1、老化时间为25 min、浓硫酸滴加速度为0.8 mL/min、溶剂配比n(C;H;OH):n(C;H;)为1:1.25、搅拌转速为2 kr/min时,对羟基苯磺酸收率达89.85%。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艺。
孙宝昌王银豪李鹏段仲刚
关键词:苯酚浓硫酸磺化
DMTA法研究上胶剂对炭纤维/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法研究了东邦HTA和国产CCF-1两种T300级炭纤维(CF)增强QY8911-Ⅰ型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并用FT-IR和XPS对炭纤维表面上胶剂及官能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胶剂对CF/BMI复合材料的固化反应程度没有明显影响,但除胶前后,复合材料的固化初始松弛时间和反应活化能发生了不同变化,HTA CF除胶后固化初始松弛时间延长,反应活化能增大,而CCF-1 CF除胶后固化初始松弛时间缩短,反应活化能减小,这主要是因为炭纤维表面活性官能团含量的不同所致。
周南于运花李鹏滕冬华杨小平
关键词:动态热机械分析炭纤维上胶剂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
还原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催化剂的研究
SO2和NOx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会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各种环境问题,当今世界随着能源消耗的加重,汽车尾气的排放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FCC再生烟气中也含有大量的5O2和NOx,因此怎样有效的解除5O2和NOx的污染,从...
李鹏
关键词:Γ-AL2O3TIO2脱硫脱硝CO
文献传递
一种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浸润性和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其提供一种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上浆剂,其含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50~80%;二乙醇胺:1~5%;分散...
李鹏张云平臧圣彪何梅
文献传递
固化剂含量对RTM用环氧树脂体系固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09年
本文通过对普通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和添加自制液体胺类固化剂的方法,制备出一种RTM环氧树脂体系,并通过DMA、万能材料试验机考察了固化剂含量对该环氧树脂体系固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固化剂含量较低或较高时,环氧树脂体系Tg均较低。当树脂与固化剂配比为100∶31时,玻璃化转变温度最大,约为92.4℃,此时,该环氧树脂体系也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柴红梅汪鹏王雷孙超明薛忠民李鹏
关键词:RTM环氧树脂
碳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前叉冲击-疲劳测试的声发射研究
2023年
为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前叉的可靠性检测评价方法,采用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方法研究了前叉在冲击-疲劳过程中损伤的萌生和扩展。采用落锤冲击模拟前叉在役过程产生的缺陷,采集循环加载疲劳实验过程中的AE撞击数、峰值振幅、持续时间等AE信号;通过AE线性定位图判断前叉内部损伤产生的位置,并利用AE频域波形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分析损伤特征。结果显示:落锤冲击载荷下,前叉会产生基体开裂、分层等微观损伤,且发生在前叉叉骨部位;疲劳实验中,前叉的损伤破坏经历了初始阶段、平稳扩展期和最终阶段,各阶段分别出现基体破坏、界面分层、纤维破坏等损伤模式,损伤演化呈渐进式增长;当AE峰值振幅和能量同时达到100dB和7.73×10^(10)eu时,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有32.36%发生断裂而导致前叉彻底失效。研究结果表明,在CFRP复合材料的冲击-疲劳过程中,AE参数的响应和损伤的形成与发展有密切关系,AE信号特征规律能够被用来指导碳纤维自行车前叉的结构设计,也能对在役前叉部件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以便及时修复受损伤部位。
武梦雅刘云芳李鹏李风张瑾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声发射
环氧树脂组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环氧树脂组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带有一个或多个环氧基团的小分子化合物,和胺类固化剂。本申请的优点是:通过对普通环氧树脂共混改性及添加助剂的方法制备高性能环氧树...
柴红梅王雷李鹏陈淳薛忠民高克强
文献传递
UHMWPE纤维表面处理及其复合材料性能被引量:28
2006年
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进行了铬酸液相氧化和上胶剂表面涂覆的复合表面处理,并对UHMWPE纤维表面处理前后与几种不同结构的环氧树脂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界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树脂种类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略有影响,但层间剪切强度都较低。对纤维进行单纯的液相氧化和表面涂覆均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但液相氧化处理时间过长会使纤维强度降低;而液相氧化-涂覆的复合处理则具有协同效应,在不降低纤维强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是一种有效的表面处理方法。
王成忠李鹏于运花杨小平
关键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处理复合材料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捏合块流道流场分析
该文主要就全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捏合块流道中溶体全充满区的流动进行了全三维非牛顿待温模拟.根据相对运动学原理建立了捏合块几何形状数学模型,并根据实际运转条件,对捏合块的几何形状作了修正.建立的流场物理模型考虑了捏合块与机...
李鹏
关键词:流场分析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马来酸酐及亚硫酸氢钠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首先用马来酸酐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并进一步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制备带磺酸基团的水性环氧树脂。系统地研究了马来酸酐改性环氧树脂的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原料浓度及混合溶剂比例对反应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用量和原料浓度的增加,生成交联网状产物的副反应都会明显增强,体系易凝胶;溶剂甲苯与丙酮的混合比例较低时,反应体系酸值难于准确监测,并且生成交联网状产物的副反应增强不利于反应的顺利进行。在马来酸酐改性环氧树脂进一步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制备具有水分散性的环氧树脂过程中,用元素分析法测定产物结构中的硫元素含量,并分析了乳液的粒径分布,适宜条件下制备的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系平均粒径为110nm,粒径分布窄,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
李鹏张雪梅程斌杨小平
关键词:双酚A环氧树脂改性马来酸酐亚硫酸氢钠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