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脑灌注成像各参数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中诊断价值的差异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使用脑血流CT灌注图像各参数评价脑星形细胞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病理证实为脑星形细胞瘤患者的CT灌注图像。按照WHO神经上皮肿瘤分级标准(2007年),将所有患者分为低级别组(WHOⅠ级或Ⅱ级)与高级别组(WHOⅢ级或Ⅳ级)。在PCT图上测量肿瘤的表面渗透性(PS)、血容量(CBV)、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各参数数值。使用Wilcoxon检验分析对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Ⅲ级组与Ⅳ级组的各参数值进行组间比较。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鉴别低级别与高级别脑星形细胞瘤、Ⅲ级与Ⅳ级脑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结果:低级别组的PS、CBV、CBF较高级别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HOⅢ级组的PS值较WHOⅣ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区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脑星形细胞瘤时,PS、CBV、CBF、MT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895、0.855、0.441。区别Ⅲ级和Ⅳ级脑星形细胞瘤时,PS、CBV、CBF、MT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0.682、0.642、0.551。结论:PS、CBV、CBF有助于脑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判定,PS对区别Ⅲ、Ⅳ级脑星形细胞瘤具有一定价值。
- 郭兴余蕾丁伟秦慧娟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流动力学
- 64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测定肺体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探讨64层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体积测量指标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肺功能检查确诊的36例COPD患者(COPD组)及3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64层CT行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全肺低剂量(50mAs)及常规剂量(100mAs)吸气末扫描,得出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换算出有效剂量(ED)。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不同扫描剂量及不同呼吸状态下的CT-DIvol、DLP、ED;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CT图像质量。按扫描层数将全肺分为上、中、下3个肺区,应用Pulmo软件测量和计算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各体积指标:深吸气末体积(Vin)、深呼气末体积(Vex)、体积差(Vin-Vex)、体积比(Vex/Vin)、体积变化百分比(Vin-Vex)/Vin×100%。于CT检查前后3天完成PFT检查,对比研究指标为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的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结果所有图像均成功用于自动分割技术与数据处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组除各肺区的Vin及上肺区Vin-Vex外,其余各体积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ex、Vex/Vin、(Vin-Vex)/Vin×100%均与FEV1%、FEV1/FVC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64层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体积指标可较好评价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张利华王云华孙建林蒋中标丁伟李俊峰
-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
- 细胞悬液法与组织块埋植法制作兔VX_2肝癌影像模型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照细胞悬液法与组织块埋植法,选择较合理的兔VX2肝癌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取传代荷瘤VX2种兔,分离肿瘤,制备肿瘤细胞悬液和肿瘤组织块,取新西兰大白兔各10只,分别经超声导引肝内注射和开腹肝内组织块埋植,3周后处死模型兔,观察原位肿瘤大小,肝内、腹腔及肺部转移情况。结果:两种方法造模,成模率均为100%;组织块埋植法组原位肿瘤体积明显大于细胞悬液组;组织块埋植造模较少引起异位种植,肿瘤生长较为均一。结论:组织块埋植法优于细胞悬液法。
- 郭兴丁伟李雪鹏宋惠坤
- 关键词:VX2肝癌动物模型
- 经胸超声在先心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引导国产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VSD)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36例VSD患者于大血管短轴切面、胸骨旁心尖五腔切面及非标准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观察VSD的大小及形态。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36例单纯膜部或膜周部VSD患者,超声测量VSD大小(舒张期)1.2mm~18mm(7.5±5.8)mm,封堵器大小4mm~22mm(8.5±3.7)mm,封堵术后,CDFI显示99%(33例)无残余分流,0.08%(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左房、左室及肺动脉明显缩小。结论: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对膜部或膜周型VSD能准确放置,对术前病例选择,封堵术指征的选择,术后残余分流的检测,血流动力学的评价以及随访观察等有重要价值。
- 王丽丽丁伟
- 关键词:经胸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 心率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管腔狭窄准确性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评价心率对双源螺旋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DS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5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或冠状动脉早期病变患者进行无需口服控制心率药物准备的DSCT冠状动脉成像,以心率65次/min为界分两组,对各组图像图像行质量评价,并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对照;分析冠脉狭窄情况,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DSCT诊断准确度,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均小于3分,心率≥65次/min和心率<65次/min组的得分分别为(1.53±1.21)分、(1.32±1.13)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节段为单位和以患者为单位两组间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在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有很高的诊断准确度。
- 丁伟郭兴秦慧娟李强
- 关键词: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造影术心率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 2006年
- 目的:分析和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临床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45例、53条病肢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中央型20例,周围型15例,混合型10例,以股静脉段患病率最高(43%),左下肢患病例数明显多于右下肢,左、右之比为2.6∶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王丽丽公慧萍丁伟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
- 双能CT血管成像虚拟平扫对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虚拟平扫技术在头部扫描应用的可行性,及对评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为探明发病原因,对4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双能CT扫描并行CT血管成像,使用LiverVNC处理程序,经参数调整,对双能扫描图像进行处理,使用配对t检验对虚拟平扫图像和常规平扫图像信噪比进行对照,以常规平扫图像为金标准计算使用虚拟平扫图像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准确性,对虚拟平扫图像是否满足诊断要求做出质量评分。结果虚拟平扫的信噪比(3.96±0.52)明显低于常规平扫(8.63±0.53)(t=43.18,P=0.000)。虚拟平扫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患者为单位分别为:97.05%、100%、97.67%,以病灶为单位分别为:94.64%、100%、98.97%。在是否满足评价要求的质量评分中,得3分6例、2分27例、1分2例。结论虚拟平扫图像相对常规平扫图像具有较强的噪声,但能够满足诊断要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郭兴丁伟秦慧娟
- 关键词:双能CT蛛网膜下腔出血虚拟影像
- 双能CT虚拟平扫鉴别良恶性孤立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能CT虚拟平扫技术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准确性及辐射剂量。方法61例SPN患者,其中经病理证实恶性39例,良性18例。经对比增强双能CT扫描,使用LiverVNC处理程序测量虚拟平扫图像和增强图像中SPN的CT值,同时获得两者差值。将CT值差值/〉20HU的SPN确定为恶性,计算诊断准确性。使用配对t检验对其中28例患者的常规CT平扫和虚拟平扫图像的噪声进行评价(1~5)分,使用Mann—WhitneyU检验对图像质量及每例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使用虚拟平扫图像为基线进行SPN良、恶性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7%(35/39)、72.2%(13/18)、84.2%(48/57)。常规平扫图像和虚拟平扫图像的噪声分别为(8.49±1.94)、(10.14±2.18)HU,t=9.45,P〈0.01;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1±0.46)、(4.42±0.57)分,U=290.00,P〉0.05。单次常规平扫和双能CT扫描患者接受辐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3.72±0.48)、(3.78±0.45)mSv,U=350.50,P〉0.05。结论双能CT胸部扫描可有效降低对患者的放射性辐射;以虚拟平扫图像为基线判断SPN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郭兴丁伟秦慧娟
- 低速率脑血流灌注动态CT定量研究
- 2003年
- 梁建英郭兴余蕾丁伟李雪鹏冯志刚程秀梅郭跃忠
- 关键词:CT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