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慧娟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虚拟平扫
  • 2篇双能CT
  • 2篇平扫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造影术
  • 1篇心率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瘤
  • 1篇虚拟影像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影像
  • 1篇硬币病变
  • 1篇造影

机构

  • 4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郭兴
  • 4篇秦慧娟
  • 4篇丁伟
  • 1篇余蕾
  • 1篇李强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T脑灌注成像各参数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中诊断价值的差异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使用脑血流CT灌注图像各参数评价脑星形细胞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病理证实为脑星形细胞瘤患者的CT灌注图像。按照WHO神经上皮肿瘤分级标准(2007年),将所有患者分为低级别组(WHOⅠ级或Ⅱ级)与高级别组(WHOⅢ级或Ⅳ级)。在PCT图上测量肿瘤的表面渗透性(PS)、血容量(CBV)、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各参数数值。使用Wilcoxon检验分析对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Ⅲ级组与Ⅳ级组的各参数值进行组间比较。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鉴别低级别与高级别脑星形细胞瘤、Ⅲ级与Ⅳ级脑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结果:低级别组的PS、CBV、CBF较高级别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HOⅢ级组的PS值较WHOⅣ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区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脑星形细胞瘤时,PS、CBV、CBF、MT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895、0.855、0.441。区别Ⅲ级和Ⅳ级脑星形细胞瘤时,PS、CBV、CBF、MT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0.682、0.642、0.551。结论:PS、CBV、CBF有助于脑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判定,PS对区别Ⅲ、Ⅳ级脑星形细胞瘤具有一定价值。
郭兴余蕾丁伟秦慧娟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流动力学
心率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管腔狭窄准确性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评价心率对双源螺旋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DS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5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或冠状动脉早期病变患者进行无需口服控制心率药物准备的DSCT冠状动脉成像,以心率65次/min为界分两组,对各组图像图像行质量评价,并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对照;分析冠脉狭窄情况,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DSCT诊断准确度,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均小于3分,心率≥65次/min和心率<65次/min组的得分分别为(1.53±1.21)分、(1.32±1.13)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节段为单位和以患者为单位两组间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在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有很高的诊断准确度。
丁伟郭兴秦慧娟李强
关键词: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造影术心率
双能CT血管成像虚拟平扫对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虚拟平扫技术在头部扫描应用的可行性,及对评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为探明发病原因,对4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双能CT扫描并行CT血管成像,使用LiverVNC处理程序,经参数调整,对双能扫描图像进行处理,使用配对t检验对虚拟平扫图像和常规平扫图像信噪比进行对照,以常规平扫图像为金标准计算使用虚拟平扫图像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准确性,对虚拟平扫图像是否满足诊断要求做出质量评分。结果虚拟平扫的信噪比(3.96±0.52)明显低于常规平扫(8.63±0.53)(t=43.18,P=0.000)。虚拟平扫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患者为单位分别为:97.05%、100%、97.67%,以病灶为单位分别为:94.64%、100%、98.97%。在是否满足评价要求的质量评分中,得3分6例、2分27例、1分2例。结论虚拟平扫图像相对常规平扫图像具有较强的噪声,但能够满足诊断要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郭兴丁伟秦慧娟
关键词:双能CT蛛网膜下腔出血虚拟影像
双能CT虚拟平扫鉴别良恶性孤立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双能CT虚拟平扫技术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准确性及辐射剂量。方法61例SPN患者,其中经病理证实恶性39例,良性18例。经对比增强双能CT扫描,使用LiverVNC处理程序测量虚拟平扫图像和增强图像中SPN的CT值,同时获得两者差值。将CT值差值/〉20HU的SPN确定为恶性,计算诊断准确性。使用配对t检验对其中28例患者的常规CT平扫和虚拟平扫图像的噪声进行评价(1~5)分,使用Mann—WhitneyU检验对图像质量及每例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使用虚拟平扫图像为基线进行SPN良、恶性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7%(35/39)、72.2%(13/18)、84.2%(48/57)。常规平扫图像和虚拟平扫图像的噪声分别为(8.49±1.94)、(10.14±2.18)HU,t=9.45,P〈0.01;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1±0.46)、(4.42±0.57)分,U=290.00,P〉0.05。单次常规平扫和双能CT扫描患者接受辐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3.72±0.48)、(3.78±0.45)mSv,U=350.50,P〉0.05。结论双能CT胸部扫描可有效降低对患者的放射性辐射;以虚拟平扫图像为基线判断SPN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郭兴丁伟秦慧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