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穗花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心肌
  • 3篇干细胞
  • 2篇心肌梗死
  • 2篇神经重构
  • 2篇交感
  • 2篇交感神经
  • 2篇交感神经重构
  • 2篇梗死
  • 1篇低氧
  • 1篇低氧环境
  • 1篇动脉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肌干细胞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力衰竭
  • 1篇阳性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5篇黄穗花
  • 5篇伍卫
  • 4篇陈剑
  • 2篇郑韶欣
  • 2篇刘茂
  • 1篇周智涓
  • 1篇李松彪
  • 1篇柯剑婷
  • 1篇黄丹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位置结扎冠状动脉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位置结扎冠状动脉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于呼吸机支持下开胸,按照以下分组处理左冠状动脉(LCA):假手术组(SO组,距LCA开口2 mm处穿线但不结扎LCA);常规位结扎组(NP组,距LCA开口2 mm处结扎LCA);低位结扎组(LP组,距LCA开口6mm处结扎LCA)。6周后处死大鼠取出心脏,HE染色观察MI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计算MI边缘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密度。结果 NP组与LP组大鼠均出现MI组织学改变;NP组与LP组大鼠MI边缘区TH阳性纤维密度均高于SO组(P值均<0.01),LP组与N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位结扎LCA与低位结扎LCA均可成功建立大鼠MI后交感神经重构模型,低位结扎LCA所致交感神经重构程度与常规位相比未见差异。提示较低位置结扎LCA制作的交感神经重构模型可用于交感神经重构与心律失常及干预的相关研究。
陈剑黄穗花柯剑婷郑韶欣伍卫
关键词:心肌梗死交感神经重构动物模型酪氨酸羟化酶
低氧环境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交感神经重构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三种交感神经重构相关因子内皮素-1(ET-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至第三代,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MSCs各代细胞中ET-1、EPO和G-CSF蛋白表达水平。BMSCs培养至第三代后,更换无血清无糖培养基,将细胞培养皿置入缺氧培养箱分别培养2h、6h、12h及24h,分别检测上述四组细胞ET-1、EPO、G-CS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BMSCs在常氧状态下具有分泌神经重构相关因子ET-1、EPO、G-CSF的功能。低氧环境可诱导大鼠BMSCs细胞ET-1、EPO、G-CSF蛋白表达水平上调,ET-1、EPO表达水平随缺氧时间延长而进行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氧环境能显著上调大鼠BMSCs交感神经重构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促进心肌交感神经重构,可能与BMSCs移植治疗后心律失常副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
周智涓伍卫黄穗花刘茂陈剑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交感神经重构促红细胞生成素内皮素-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不同方法培养SD大鼠心肌干细胞的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分离和体外扩增SD大鼠心肌干细胞的特点。方法分离出SD大鼠心肌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改良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心肌干细胞原代培养;分别采用差速消化法、快速消化洗脱法进行传代。结果成纤维样细胞首先从组织块爬出,其后小、圆、亮细胞迁移至成纤维样细胞层上并长成大量集落。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小、圆、亮细胞较易爬出,快速消化洗脱法传代可去除大量成纤维样细胞混杂。结论改良组织块培养法是一种良好的大鼠心肌干细胞培养方法,快速消化洗脱法传代纯化率较高。
黄穗花陈剑郑韶欣伍卫
关键词:心肌干细胞细胞培养
免疫功能失调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免疫功能失调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关于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与CHF关系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评价。计量资料效应尺度选择加权均数差(WMD)及95%可信区间(CI),计数资料选择比值比(OR)及95%CI。利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其中9篇文献报道了外周血CD4+、CD8+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的变化,10篇文献报道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CD4+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例及Th17/Treg比值的变化,6篇文献报道了血清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的变化,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发现CHF患者外周血CD8+细胞比例〔WMD=5.67,95%CI(0.81,10.53)〕、Th17比例〔WMD=2.53,95%CI(1.98,3.08)〕、Th17/Treg比值〔WMD=1.06,95%CI(0.75,1.37)〕及血清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OR=10.70,95%CI(5.39,21.27)〕较对照组升高(P<0.05),Treg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降低〔WMD=-3.14,95%CI(-3.88,-2.40),P<0.05〕,而CD4+细胞比例〔WMD=-5.86,95%CI(-15.54,3.82)〕及CD4/CD8比值〔WMD=-0.31,95%CI(-1.02,0.41)〕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CHF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血清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生成增加。免疫功能失调与CHF的疾病过程密切相关。
刘茂黄丹陈剑唐文仪李松彪黄穗花伍卫
关键词:心力衰竭CD4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T淋巴细胞META分析
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2012年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临床上应用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未来治疗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方向。目前,心血管领域中主要研究包括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干细胞等多种类型的干细胞。通过选择最优的干细胞类型,探索其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会成为不同于内科传统的药物治疗、心血管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又一个全新方法。
黄穗花伍卫
关键词:心肌梗死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