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发荣

作品数:338 被引量:676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105篇专利
  • 71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9篇化学工程
  • 8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1篇理学
  • 14篇电气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军事

主题

  • 178篇树脂
  • 94篇含硅
  • 93篇复合材料
  • 93篇复合材
  • 79篇含硅芳炔树脂
  • 74篇改性
  • 52篇炔基
  • 49篇丙基
  • 46篇乙炔
  • 38篇酰亚胺
  • 37篇乙炔基
  • 37篇炔丙基
  • 31篇热性能
  • 30篇叠氮
  • 30篇加成
  • 29篇化合物
  • 27篇耐热
  • 26篇马来酰亚胺
  • 24篇双马来酰亚胺
  • 24篇环加成

机构

  • 31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8篇教育部
  • 10篇华东化工学院
  • 7篇中国航天科技...
  • 2篇航天材料及工...
  • 2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西安航天复合...
  • 1篇上海氯碱化工...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338篇黄发荣
  • 127篇杜磊
  • 94篇袁荞龙
  • 78篇万里强
  • 58篇周燕
  • 40篇沈学宁
  • 34篇齐会民
  • 32篇扈艳红
  • 14篇邓诗峰
  • 11篇焦扬声
  • 10篇鄂彦鹏
  • 8篇黄健翔
  • 8篇张英强
  • 7篇黄福伟
  • 7篇王雪秋
  • 7篇朱国敏
  • 7篇刘强
  • 7篇张俊
  • 7篇郭卫红
  • 6篇王庚超

传媒

  • 18篇功能高分子学...
  • 13篇玻璃钢/复合...
  • 13篇宇航材料工艺
  • 11篇高分子材料科...
  • 9篇绝缘材料
  • 9篇热固性树脂
  • 7篇华东理工大学...
  • 6篇复合材料学报
  • 6篇过程工程学报
  • 5篇中国化学会2...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4篇高分子学报
  • 4篇化学世界
  • 4篇石油化工
  • 3篇化工学报
  • 3篇材料研究学报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功能材料

年份

  • 8篇2023
  • 13篇2022
  • 15篇2021
  • 14篇2020
  • 16篇2019
  • 18篇2018
  • 19篇2017
  • 7篇2016
  • 19篇2015
  • 13篇2014
  • 17篇2013
  • 19篇2012
  • 17篇2011
  • 15篇2010
  • 17篇2009
  • 20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13篇2005
  • 17篇2004
3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炔丙基乙炔基苯胺衍生的聚三唑树脂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间氨基苯乙炔和溴丙炔反应合成了N,N-二炔丙基-3-乙炔基苯胺(DPEA),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再以DPEA和多官能团叠氮单体为原料制备了新型聚三唑(PTA-23、PTA-33)树脂,表征了树脂的溶解性、固化行为、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TA-23和PTA-33树脂能够溶于多种常用有机溶剂,在80℃以下就能固化;固化后的PTA-33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分解温度(Td5)分别为329℃和367℃,其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达到158 MPa和93 MPa。
江松达万里强周晓辉黄发荣
关键词:热性能
含硅芳炔树脂/含官能团苯并噁嗪共混树脂的性能与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以4-氰基苯酚、多聚甲醛、3-乙炔基苯胺为原料,采用溶液法合成了含氰基和乙炔基的苯并噁嗪(CPh-apa),将其与含硅芳炔树脂(PSA)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PSA与CPh-apa的共混树脂。研究了共混树脂的黏度、固化特性、耐热性能、介电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Ph-apa的加入有效降低了PSA树脂的黏度,共混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略有下降,但碳纤维布增强共混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22.3%和24.0%。
童旸杜峰可袁荞龙黄发荣杜磊
关键词:含硅芳炔树脂共混树脂力学性能复合材料
聚三唑/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将叠氮基与碳纳米管(CNT)反应,制备叠氮化碳纳米管(ACNT),用FTIR、XPS等手段证明碳纳米管实现了叠氮化;借助超声波的作用使ACNT均匀分散于单体中,然后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三唑/碳纳米管(PTA/ACNT)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观察ACNT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状况和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了ACNT的添加分数对PTA/ACNT复合材料玻璃化温度(Tg)、热稳定性(Td5)和导热系数(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TA纯树脂相比,当ACNT添加分数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Tg提高了33℃,在氮气中Td5提高了15℃,在空气中Td5提高了8℃;当ACNT添加分数为5.0%时,复合材料30℃的λ提高了45%,150℃的λ提高了30%。
张存超万里强许建文郭冰黄发荣
关键词:复合材料碳纳米管热学性能
笼型八聚(乙炔基二甲基硅氧)倍半硅氧烷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笼型八聚(乙炔基二甲基硅氧)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1)利用格氏反应合成1,3‑二乙炔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2)1,3‑二乙炔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水解得到乙炔基二甲基硅醇,采用...
黄发荣步晓君周燕闫德强
文献传递
碳纤维/聚三唑树脂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行为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研究了碳纤维/聚三唑树脂复合材料(T700/PTA)在80℃、相对湿度98%条件下的湿热老化行为。分别采用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吸湿称重、动态热机械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考察了复合材料在湿热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变化、吸湿特性和形貌变化;利用半经验数学模型对复合材料进行强度拟合和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受湿热影响显著,尤其在老化初期;复合材料吸湿第一阶段符合Fick扩散定律,扩散系数D=1.129×10-6mm2/s;吸湿后试样的动态热机械分析谱图上出现两个转变,干燥后次级转变消失;湿热老化后,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减弱;利用数学模型预测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保留率为50%时的老化寿命为33600h,T700/PTA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湿热老化性能。
李玉玲万里强黄发荣杜磊
关键词:碳纤维湿热老化
一种刚性结构聚三唑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刚性结构聚三唑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即利用芳香型胺类化合物经重氮化反应和叠氮化反应制得到芳香型叠氮化合物,再与四炔丙基化合物通过1,3-偶极环加成反应来制备新型刚性结构的聚三唑树脂。发明的一系列新型刚性结构...
杜磊黄发荣万里强李瑜婧周浩鄂彦鹏
文献传递
氯化含硅芳炔树脂的合成被引量:14
2007年
以二氯硫酰为氯化剂,在0℃下将含硅芳炔(SA)树脂结构中的硅氢基团转化为硅氯基团,合成了氯化含硅芳炔(Cl-SA)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Cl-SA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硅氢基团的转化率达到90%,炔基活性基团未发生变化。以Cl-SA树脂和三甲基硅醇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制备了三甲基硅氧基含硅芳炔(SiO-SA)树脂;以Cl-SA树脂和二甲胺为原料,制备了二甲胺基含硅芳炔(N-SA)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N-SA和SiO-SA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凝胶渗透色谱表征结果显示,与SA树脂相比,N-SA和SiO-SA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基本不变。
周围张健尹国光黄发荣
关键词:含硅芳炔树脂氯化反应
聚硅烷改性含硅芳炔树脂的耐热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含硅芳炔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温下可形成C/SiC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用聚硅烷对含硅芳炔树脂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含硅量。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改性含硅芳炔树脂的固化行为,采用TGA考察了改性含硅芳炔树脂固化产物及其烧结物的热稳定性能,并用XRD对烧结物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改性后的含硅芳炔树脂黏度降低、硅含量提高;固化物和烧结物在1200℃下空气中的残留率均提高了40%以上;固化物经1450℃烧结后形成了β-SiC,含聚硅烷30%的改性树脂烧结物中SiC含量达到41%。
刘衍兵郭康康齐会民黄发荣杜磊
关键词:聚硅烷含硅芳炔树脂共混改性抗氧化
含硅氧烷芳炔树脂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7
2009年
芳炔树脂具有优良的工艺性能和耐热性能,将成为重要的高性能树脂基体。利用格氏试剂法合成了含硅氧烷芳炔树脂(SiOAR),通过FT-IR1、H-NMR1、3C-NMR、GPC、DSC、DMA和TGA等技术对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表征。结果显示,SiOAR在室温下是粘性液体,能溶解于常用溶剂;树脂固化反应放热量低,能在200℃左右固化;树脂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350℃;在氮气和空气中,热分解温度Td5(失重5%时的温度)分别达589℃和556℃。
高飞王帆张玲玲汤乐黄发荣杜磊李仲平
关键词:含硅芳炔树脂硅氧烷
新型共聚三唑树脂体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N,N,N′,N′-四炔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PDDM)、4,4′-联苯二苄叠氮(BAMBP)和二乙炔基苯(DEB)为单体原料,以1,3-偶极环加成反应进行三元共聚,制备出共聚型三唑树脂(C-PTA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及不同结构DEB对C-PTA树脂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MBP、TPDDM、DEB的最优摩尔配比为1∶0.7∶0.7,此配比下C-PTA树脂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65℃,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中的5%热失重温度Td5分别为329℃和340℃。当参与共聚反应的DEB全为间位结构时,C-PTA树脂的Tg最高。
吴长伟杜磊唐磊李瑜婧万里强黄发荣
关键词:玻璃化转变温度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