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超重肥胖比率不断增长,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关注儿童肥胖问题,探究儿童饮食行为与肥胖的脑结构关联.慢食行为是儿童饮食行为中潜在的重要关键因素,在增强饱腹感的同时减少能量摄入,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肥胖问题,但已有研究未深入探讨其脑结构基础.本研究选取99名儿童,年龄范围为9~12岁,平均年龄为10.476±0.855岁,通过儿童饮食行为量表的慢食维度测量儿童的慢食行为,使用磁共振成像仪采集脑影像数据,获取脑区皮层体积并映射到中国儿童脑体积常模上,进一步得到儿童脑区皮层体积在常模上的相对位置参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慢食行为(r=-0.383,P<0.001)呈负相关,与舌回皮层体积(r=0.304,P=0.002)和后扣带回皮层体积呈正相关(r=0.392,P<0.001),慢食行为与后扣带回皮层体积呈负相关(r=‒0.221,P=0.028).中介模型表明后扣带回皮层体积在儿童慢食行为与身体质量指数之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88.后扣带回具有重要的奖赏和执行控制功能,引导注意力焦点(进食体验、进食过程)和支持内部导向认知(奖赏状态、饱腹状态).慢食行为的儿童感知进食过程并识别饱腹信号,适时停止进食行为,而快速进食的儿童在进食体验带来的奖赏中忽视了饱腹状态,往往与过度进食产生肥胖有关.本研究提供了儿童慢食行为和身体质量指数稳健的脑结构基础证据,并且为从减缓餐内饮食速度入手改善儿童肥胖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虽然目前大量研究基于Vitousek和Hollon(1990)提出的饮食失调认知模型对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者或饮食失调者的注意偏向进行探讨,但对其注意偏向的成分仍未得出一致结论,且尚无研究查考其时间进程特点。研究采用更具生态效度的身体图片为实验刺激,刺激呈现时间2000ms,采用传统经典的点探测范式与眼动追踪技术结合,探讨胖负面身体自我女性对身体信息注意偏向成分的时间进程。基于前人的工作(Castellanos et al.,2009;Garner,Mogg,&Bradley,2006),研究考察了四个眼动数据:首视点定向偏向分数、首视点潜伏期偏向分数、首视点注视时间偏向以及总注视时间偏向分数,系统探讨了注意定向、探测时间、最初注意维持/回避以及总体注意维持/回避。眼动数据发现,胖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者对不同身体图片存在不同的注意偏向模式,对胖图片为注意警觉—维持模式,具体表现为早期加速探测、注意定向,以及最初的注意维持和总体注意维持;对瘦图片仅为注意警觉,具体表现为早期加速探测;行为数据支持实验组对胖图片的注意维持以及对身体图片的注意脱离困难。该结果部分支持Vitousek和Hollon(1990)的模型,即负面身体自我图式能够易化对图式一致信息的加工,而未发现对图式不一致信息的回避或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