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平

作品数:18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襄阳市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6篇磁共振成像
  • 4篇动脉
  • 4篇他汀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颅内
  • 4篇颅内动脉
  • 4篇灌注
  • 4篇黑质
  • 3篇动脉狭窄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强化降脂
  • 3篇颅内动脉狭窄
  • 3篇加权成像
  • 3篇降脂
  • 3篇灌注成像
  • 3篇伐他汀

机构

  • 17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17篇高平
  • 12篇李光
  • 9篇王普清
  • 9篇周佩洋
  • 7篇徐峰
  • 7篇刘焦枝
  • 4篇曹治华
  • 3篇张贵斌
  • 3篇武夏夏
  • 2篇黄瓅
  • 2篇王璞
  • 2篇冯玉华
  • 1篇赵传军
  • 1篇丁志刚
  • 1篇曹志华
  • 1篇杨峰
  • 1篇潘初
  • 1篇周静然
  • 1篇谢宝君

传媒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氧化氮前体与供体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影像学评估被引量:1
2012年
评估NO前体/供体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影像学评估受累脑区脑损害情况等系列变化。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18只,硝酸甘油组(NG组)18只,左旋精氨酸组(L-ARG组)18只。各组根据处死大鼠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3、24 h时间点,并进行Longa评分、HE染色及弥散加权成像观察其疗效。结果再灌注3 h时,与模型组比较,NG组、L-ARG组大鼠Long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0.90)分vs(1.50±0.52)分vs(1.42±0.50)分,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24 h时,模型组大鼠细胞神经元大量脱失,但NG组、L-ARG组大鼠细胞神经元脱失不明显;再灌注3、24 h时,与模型组比较,NG组、L ARG组大鼠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区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早期给予NO前体/供体具有显著的缺血后脑保护作用。
周佩洋高平曹治华丁志刚王普清张贵斌
关键词:一氧化氮供体再灌注诊断显像
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测量黑质小体形态特征及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采用3.0T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分析黑质小体.1区的具体影像特征,探讨其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54例确诊PD患者(PD组)及51名非PD病志愿者(对照组)行3.0TESWAN序列扫描,在幅度图上对黑质内黑质小体.1区特征高信号最宽处(a)、同层黑质与楔形高信号长轴垂直的中段宽度(b)、椭圆形部分消失后残余带状高信号最宽处(c)进行测量、数据采集,由2名医师按征象的“有”、“无”重新分类的结果与临床金标准对照,并计算判断PD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连续选取新收入的11例临床疑似PD患者(UD组)做同样检查,按前述研究所得结论对其行影像诊断,将做出的诊断与之后的临床最终诊断行对照研究。结果对照组51名中49名(96.08%)均在双侧或单侧黑质致密部后外侧见黑质小体-1区特异性高信号,该高信号可呈“水滴”状、楔形及椭圆形外观,其大小(a/b)平均为(0.31±0.07)mm。PD组中所有患者(100%)“水滴”后方椭圆形高信号均表现缺失,黑质小体-1高信号的缺失用于判定PD的敏感度达100.0%(54/54)、特异度约96.1%(49/51)。UD组11例中7例“水滴”状高信号完全缺失者及1例双侧“c”值较小者经临床证实为PD,2例特征高信号存在者及2例C值较大者入院后确诊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结论PD患者在3.0TESWAN上黑质小体-1区特征高信号消失,分析该高信号存在与否及其尺寸有可能是诊断PD和鉴别PD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高平周佩洋李光王普清刘焦枝徐峰武夏夏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黑质
MRI对Wernicke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MRI对Wernicke脑病(W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诊断为WE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表现为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者13例,视力障碍或眼肌麻痹者7例,共济失调者9例;12例患者脑部MRI图像可见第三、四脑室旁、中脑导水管周围、乳头体、四叠体、丘脑等部位不同程度对称性水肿,9例DWI(b=1000s/mm2)图像病灶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部分区域可强化。4例患者脑部MRI无异常表现。结论:MRI可为Wernicke脑病的临床早期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信息,但部分病例MRI可无异常表现,故临床有相关病史且出现类似症状却无异常MR征象时,也应考虑到本病。
高平谢宝君李光周佩洋
关键词:韦尼克脑病维生素B1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临床中常见的小肠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癌、腺癌、类癌瘤和恶性肿瘤4种。小肠淋巴瘤和小肠癌在临床中较常见,而且症状不明显,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对其的诊断主要通过多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采用了独特的锥形X线束,多排探测器,可以获得多层图像,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为研究多层螺旋CT用于小肠淋巴瘤和小肠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效果,选取我院小肠淋巴瘤和小肠癌患者各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徐峰高平李光刘焦枝
关键词:CT小肠淋巴瘤小肠癌
CT和MRI术前评估颞骨段面神经鞘瘤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CT及MR检查术前评估颞骨段面神经鞘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颞骨段面神经鞘瘤的患者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同时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9例面神经鞘瘤患者6例位于左侧,3例位于右侧,病变单独累及迷路段2例,鼓室段1例,乳突段1例;累及迷路段+鼓室段3例,鼓室段+乳突段2例。1例肿瘤与面神经可见分界,余8例均未见明显分界,2例可见乳突及外耳道软组织肿块。CT主要表现为面神经走形区边缘规则或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伴不同程度不规则或虫蚀状骨质破坏及面神经管增粗,部分可见骨质硬化;MRI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的肿块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及MRI相互结合可准确地显示颞骨段面神经鞘瘤的位置和形态及周围情况,可作为面神经鞘瘤术前评估的首要检查方法。
杨峰周静然赵传军高平潘初
关键词:面神经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
强化他汀治疗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10mg/d)、B组(20mg/d)和C组(40mg/d)各40例,治疗至少持续12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值的变化,评价强化调脂疗效。结果 3组在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A组、B组和C组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3%、13.5%和5.4%;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个月,3组相对脑血流量和相对脑血容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相对达峰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12个月的强化调脂治疗(40mg/d)可以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缺血区脑组织血流灌注。
高平周佩洋王普清李光曹志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降血脂药CT灌注成像
MRI诊断女性泌尿生殖系统复杂畸形1例
2014年
病例 女,14岁,未婚,学生,月经未来潮,有先天性膈疝,已行修补术,去年开始出现轻~中度腹胀痛3次,间隔数月,腹痛时常伴轻度腹泻,一直以消化不良自行服药治疗。
高平李光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磁共振成像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影像学评估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ICAS)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症状性ICAS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低剂量组(10 mg/d)、标准剂量组(20 mg/d)和强化组(40 mg/d),每组患者各40例。临床随访52周,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值及血管狭窄程度的变化,评价强化降脂疗效。结果三组在治疗后26周和52周,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容量(r CBV)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低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相对达峰时间(r TT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化组r TTP与治疗前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组平均狭窄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与治疗后低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他汀强化降脂治疗(40 mg/d)可以降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提高脑血管的血流灌注。
周佩洋高平王普清曹治华王璞黄瓅冯玉华张贵斌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
Nigrosomes-1在3.0T磁敏感成像中的形态最佳观察位置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与人口老化密切相关[1]。PD的神经病理基础为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变性、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以及黑质和蓝斑存在Lewy小体,从而导致基底节和皮层环路的功能异常[2]。
高平周佩洋李光王普清刘焦枝徐峰武夏夏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敏感加权成像黑质
阿托伐他汀对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复发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口服10(A组)、20(B组)、40 mg/d(C组)阿托伐他汀至少持续1年,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来预防脑卒中复发,临床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血流灌注情况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评价强化治疗的效果。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后12个月hs-CRP水平较治疗后6个月明显下降(P<0.05)。C组在降低hs-CRP水平方面显著优于A、B组。在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三组患者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容量(r CBV)均明显升高(P<0.05),A、B组相对达峰时间(r TTP)和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r TTP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40 mg/d较阿托伐他汀20 mg/d和10 mg/d在抗炎及改善脑血流灌注方面有显著优势。
高平周佩洋王普清李光曹治华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T灌注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