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光

作品数:47 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成像
  • 9篇磁共振
  • 8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5篇肺损伤
  • 5篇MRI
  • 4篇血管
  • 4篇妊娠
  • 4篇细胞
  • 4篇激素
  • 4篇MRI诊断
  • 3篇孕产
  • 3篇孕产妇
  • 3篇受体
  • 3篇受体Α
  • 3篇相关受体
  • 3篇相关受体Α
  • 3篇淋巴
  • 3篇颅内

机构

  • 25篇武汉大学
  • 19篇湖北医药学院...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麻城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作者

  • 46篇李光
  • 12篇刘焦枝
  • 12篇高平
  • 12篇夏文芳
  • 9篇詹丽英
  • 7篇徐峰
  • 6篇柳舟
  • 6篇周佩洋
  • 5篇王普清
  • 5篇张迪
  • 4篇周青山
  • 4篇伍威
  • 4篇周晨亮
  • 4篇王常永
  • 3篇王立莎
  • 3篇张亮
  • 3篇武夏夏
  • 2篇邹捍东
  • 2篇王璐
  • 2篇余追

传媒

  • 9篇武汉大学学报...
  • 5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测量黑质小体形态特征及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采用3.0T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分析黑质小体.1区的具体影像特征,探讨其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54例确诊PD患者(PD组)及51名非PD病志愿者(对照组)行3.0TESWAN序列扫描,在幅度图上对黑质内黑质小体.1区特征高信号最宽处(a)、同层黑质与楔形高信号长轴垂直的中段宽度(b)、椭圆形部分消失后残余带状高信号最宽处(c)进行测量、数据采集,由2名医师按征象的“有”、“无”重新分类的结果与临床金标准对照,并计算判断PD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连续选取新收入的11例临床疑似PD患者(UD组)做同样检查,按前述研究所得结论对其行影像诊断,将做出的诊断与之后的临床最终诊断行对照研究。结果对照组51名中49名(96.08%)均在双侧或单侧黑质致密部后外侧见黑质小体-1区特异性高信号,该高信号可呈“水滴”状、楔形及椭圆形外观,其大小(a/b)平均为(0.31±0.07)mm。PD组中所有患者(100%)“水滴”后方椭圆形高信号均表现缺失,黑质小体-1高信号的缺失用于判定PD的敏感度达100.0%(54/54)、特异度约96.1%(49/51)。UD组11例中7例“水滴”状高信号完全缺失者及1例双侧“c”值较小者经临床证实为PD,2例特征高信号存在者及2例C值较大者入院后确诊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结论PD患者在3.0TESWAN上黑质小体-1区特征高信号消失,分析该高信号存在与否及其尺寸有可能是诊断PD和鉴别PD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高平周佩洋李光王普清刘焦枝徐峰武夏夏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黑质
ICU高危妊娠妇女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妇女的基础情况及特点,发现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相关高危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其实践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6例高危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基础情况及特点和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孕产妇的年龄、学历、怀孕次数、既往病史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与高危风险密切相关,如年龄大于35岁、小学及初中学历、孕次越多,则风险越大(P<0.05)。也发现妊娠过程中的高血压、子痫、出血、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流产、感染、糖尿病、胎盘异常均能增加孕产妇的高危风险(P<0.05)。96例患者中2例数据不全排除,3人死亡,死亡率约为3.1%。结论:分析高危妊娠妇女的高危风险影响因素,制定相关高危风险评分表很有必要,有利于早期识别高危妊娠妇女,尽早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综合救治,有利于提高高危妊娠妇女的生存率。
石昭坤李光左小淑陈伟詹丽英
关键词:高危妊娠合并症
CICARE沟通模式用于危重孕产妇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与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危重孕产妇快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的96例危重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在院期间是否实施CICARE沟通模式下的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为快速康复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Car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结果,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危重孕产妇在年龄、学历、孕周、产次、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ar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CICARE沟通模式联合快速康复对促进危重孕产妇的早期活动和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预防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应用推广。
王莎莎詹丽英方婷李光
关键词:危重孕产妇快速康复
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感染源、微生物特征、治疗情况与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例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主要感染源为生殖道。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12例孕产妇治愈出院,2例孕产妇死亡。死亡孕妇均存在脓毒性休克。死亡组孕妇入ICU时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的平均值(10.5分)高于存活组SOFA评分的中位数(3.3分)。死亡组孕妇入ICU时的体温均为36.0℃,低于存活组体温的中位数(37.7℃)。结论: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SOFA评分在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发热患者一直倍受重视,对于体温正常患者更加不容忽视。
王常永李光夏文芳方婷柳舟詹丽英
关键词:脓毒症妊娠产褥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磁共振弥散成像组和常规磁共振成像组。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分别根据磁共振弥散成像组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患者进行扫描的结果及常规磁共振组使用常规磁共振对患者脑部扫描的结果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出现脑卒中患者情况。结果磁共振弥散成像组患者的发作期阳性检出率(97.50%)及缓解期阳性检出率(92.50%)均明显高于常规磁共振成像组,且治疗1年后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数(5.00%)明显低于常规磁共振成像组(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诊断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磁共振扫描,是一项高效的诊断技术,值得推广。
李光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成像短暂性脑缺血脑卒中
MRI对Wernicke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MRI对Wernicke脑病(W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诊断为WE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表现为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者13例,视力障碍或眼肌麻痹者7例,共济失调者9例;12例患者脑部MRI图像可见第三、四脑室旁、中脑导水管周围、乳头体、四叠体、丘脑等部位不同程度对称性水肿,9例DWI(b=1000s/mm2)图像病灶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部分区域可强化。4例患者脑部MRI无异常表现。结论:MRI可为Wernicke脑病的临床早期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信息,但部分病例MRI可无异常表现,故临床有相关病史且出现类似症状却无异常MR征象时,也应考虑到本病。
高平谢宝君李光周佩洋
关键词:韦尼克脑病维生素B1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临床中常见的小肠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癌、腺癌、类癌瘤和恶性肿瘤4种。小肠淋巴瘤和小肠癌在临床中较常见,而且症状不明显,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对其的诊断主要通过多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采用了独特的锥形X线束,多排探测器,可以获得多层图像,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为研究多层螺旋CT用于小肠淋巴瘤和小肠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效果,选取我院小肠淋巴瘤和小肠癌患者各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徐峰高平李光刘焦枝
关键词:CT小肠淋巴瘤小肠癌
再上"前线",不辱使命
2020年
1月17日晚,正在医院值夜班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E师李光接到医院的紧&召Е令:20时内,入驻金银潭医院。几乎来不及做任何准备,包括李光在内的4名医生、3名护士连夜赶到金银潭医院,着手接管该院南楼6层重症监护病区。此后,李光开始了他在金银潭医院24个昼夜的奋战。2月10日,从“前线”撤下,隔离、调整了两周以后,李光选择再次“逆向而行”,回到金银潭医院南楼6层重症监护病房,开始了又一轮的奋战。
黄薏李光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重症监护病区南楼前线
强化他汀治疗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10mg/d)、B组(20mg/d)和C组(40mg/d)各40例,治疗至少持续12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值的变化,评价强化调脂疗效。结果 3组在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A组、B组和C组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3%、13.5%和5.4%;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个月,3组相对脑血流量和相对脑血容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相对达峰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12个月的强化调脂治疗(40mg/d)可以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缺血区脑组织血流灌注。
高平周佩洋王普清李光曹志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降血脂药CT灌注成像
成人烟雾病颅内出血部位及原因的MSCTA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探讨成人烟雾病(MMD)颅内出血的部位及原因。方法:搜集30例年龄>30岁的出血性MMD患者的临床及MSCTA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脑叶出血6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15例,脑室内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MSCTA表现为①本组患者颈内动脉分叉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20例,单侧10例;双侧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25例,单侧3例;双侧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7例,单侧3例;双侧颞浅动脉狭窄2例,单侧3例。②脑底动脉环、基底节区及病变血管周围异常增生血管网形成28例。③侧支代偿供血:大脑后动脉扩张形成软脑膜吻合支代偿22例;前交通动脉增粗,由健侧代偿供血10例;眼动脉扩张5例;颈外动脉分支动脉扩张形成穿膜支与颅内软脑膜动脉吻合8例。④合并脑动脉瘤形成11例。⑤脑出血与侧支循环的关系:15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及5例脑室出血患者均见异常增生血管网;6例脑叶出血患者见软脑膜侧支代偿丰富,其中1例枕叶出血与大脑后动脉瘤破裂有关。结论:MMD出血以丘脑、基底节区及脑室出血多见。异常增生血管、扩张的侧支代偿动脉及动脉瘤破裂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
王立莎朱磊张悦李光王勇
关键词:烟雾病颅内出血血管造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