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静

作品数:20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肿瘤
  • 10篇胃癌
  • 7篇基因
  • 5篇甲基化
  • 5篇癌组织
  • 4篇胃癌组织
  • 4篇胃肿瘤
  • 4篇细胞
  • 3篇预后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脓毒症患者
  • 3篇急性肾损
  • 3篇急性肾损伤
  • 3篇并发
  • 2篇蛋白
  • 2篇新药
  • 2篇新药筛选

机构

  • 16篇浙江省肿瘤医...
  • 5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
  • 3篇浙江省肿瘤研...
  • 2篇杭州医学院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舟山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韩静
  • 15篇凌志强
  • 7篇余江流
  • 6篇郑智国
  • 4篇余齐鸣
  • 3篇吕萍
  • 3篇王实
  • 2篇连燕虹
  • 2篇卢中秋
  • 2篇吴斌
  • 2篇徐海苗
  • 2篇方军
  • 2篇邱俏檬
  • 2篇方铣华
  • 2篇葛明华
  • 2篇吴怡晨
  • 2篇洪广亮
  • 2篇解康杰
  • 2篇孙文勇
  • 2篇王久利

传媒

  • 3篇浙江医学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第二届中国医...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钙黏蛋白10基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原钙黏蛋白10(PCDH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CDH10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CDH10蛋白的低表达率为63.4%(128/20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0)。胃癌组织中PCDH10低表达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P=0.000)、肿瘤大小(P=0.000)、淋巴管侵犯(P=0.001)、浸润深度(P=0.000)、淋巴结转移(P=0.000)、远处转移(P=0.001)及TNM分期(P=0.000)显著相关,而与患者性别(P=0.757)、肿瘤诊断时年龄(P= 0.312)、肿瘤部位(P= 0.512)、肿瘤生长模式(P= 0.366)、肿瘤分化程度(P= 0.091)和静脉侵犯(P= 0.056)无明显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CDH10低表达的胃癌患者与PCDH10正常/高表达患者比较,其总生存期显著缩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CDH10低表达不是影响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CDH10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肿瘤发生进展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洪莲莲魏丽君陈香浏王久利韩静凌志强
关键词:胃癌基因表达预后
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为临床病情判断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10月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治疗的90例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
韩静邱俏檬吴斌洪广亮卢中秋
胃癌中微小RNA相关研究进展
2013年
近期大量研究发现微小RNA在胃癌的发展、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已有报道证实miR-451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胃癌的筛查,miR-203、miR-21可能成为胃癌诊断的标志物。微小RNA既可以发挥癌基因作用,也可以发挥抑癌基因作用,如miR-141通过对正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表达的抑制来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韩静凌志强
关键词:胃肿瘤微RNAS
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对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腺癌患者癌组织中检测到p16基因甲基化79例(85.9%),癌旁组织11例(12.0%),胃炎患者组织10例(20.8%),健康人未检测到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管侵犯、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p16基因甲基化影响患者预后,但不是胃癌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胃腺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肿瘤进展,恶性程度高,预后欠佳。
吕萍凌志强余江流韩静王实王新宝余齐鸣方铣华
关键词:胃肿瘤P16基因甲基化
血浆微小RNA-122表达与丙泊酚全身麻醉下肝肿瘤切除术后肝损伤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估外周血微小RNA-122(mieroRNA-122,miR-122)表达与丙泊酚全身麻醉下肝肿瘤切除术后肝损伤的相关性。探讨循环血中miR-122可否作为肝肿瘤术后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方法筛选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择期行肝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01例。记录患者一般状况、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记录术中肿瘤大小、手术类型、是否肝门阻断、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记录术后12—24h内患者的肝肾功能。术后第1天取外周血测定循环血中miR-122浓度。应用统计学分析循环血中miR-122与术后肝损伤的相关性。结果miR-122与ALT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37(P〈0.05)。miR.122与AST值也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64(P〈0.05)。出血量与ALT、AST、miR-122术后升高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有无肝门阻断与AST、miR-122术后升高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miR-122表达与丙泊酚全身麻醉下肝肿瘤切除术后肝损伤具有良好相关性。miR-122可能对缺血性肝损伤和创伤性肝损伤较为敏感,有可能作为肝肿瘤切除术后肝损伤的标志物。
解康杰凌志强连燕虹余江流韩静方军
关键词:丙泊酚肝肿瘤切除术肝损伤
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定量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原钙黏蛋白10基因甲基化水平及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原钙黏蛋白10基因(PCDH10)基因启动子区域5’-胞嘧啶-磷酸-鸟嘌呤基序(CpG)岛甲基化在原发性胃癌无创性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MSP)检测202例胃癌、52例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68例慢性胃炎组织和血清及120例健康人血清中PCDH10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等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PCDH10甲基化率(80.2%、162/202)显著高于配对癌旁组织(26.7%、54/202)、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组织(23.1%、12/52)及慢性胃炎标本(14.7%、10/68)(均P=0.000)。肿瘤组织与配对血清PCDH10甲基化水平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Aζ值是0.862(P=0.000)。血清PCDH10甲基化水平与患者诊断时年龄(P=0.018)、幽门螺杆菌(Hp)感染(P=0.000)、肿瘤大小(P=0.000)、肿瘤分化(P=0.002)、淋巴管侵犯(P=0.000)、静脉侵犯(P=0.007)、浸润深度(P=0.000)、淋巴结转移(P=0.000)、远处转移(P=0.015)、临床分期(P=0.000)及不良预后(P=0.000)有相关,而与患者性别(P=0.435)、肿瘤部位(P=0.458)及生长模式(P=0.435)无明显相关。结论PCDH10甲基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洪莲莲魏丽君陈香浏王久利韩静凌志强
关键词:胃癌DNA甲基化
MicroRNA21在胃癌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胃癌是世界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恶化快、转移早、预后差,根治性手术机会少,5年生存时间短。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胃癌在手术、新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下,5年生存时间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严重威胁着...
韩静
关键词:胃癌淋巴转移发病机制肿瘤标志物
文献传递
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及其应用,其命名为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ZJB‑ENC1,于2016年06月16日保藏于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6118。本发明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的...
刘小珍郑智国凌志强葛明华孙文勇徐海苗孙薇戴雅兰韩静龚万钢泮晓丹魏海滨
文献传递
番茄红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血液中,具有预防多种癌症、抗老化等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口腔癌细胞增殖、增强细胞间连接通讯来预防口腔癌的发生,通过降低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活性来抑制大肠癌的发展,使抗转移基因如nm23-H1等的表达量增加而发挥抗转移作用。
韩静凌志强
关键词:肿瘤番茄红素
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游离DNA中TIMP-3基因甲基化与腹腔微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inase 3,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异常甲基化与腹腔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TIMP-3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92例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标本中,有49(53.26%)例检测到了TIMP-3基因甲基化,且TIMP-3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P=0.013)、静脉侵犯(P=0.030)和远处转移(P=0.013)间均存在相关性,与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而与性别、年龄、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状况以及肿瘤部位等不存在相关性(P分别为0.833、0.236、0.300、0.236).生存分析发现TIMP-3基因非甲基化患者具有独立的生存优势(P=0.000).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游离DNA中TIMP-3基因异常甲基化可反映腹腔微转移发生,并提示预后不良.
余江流韩静余齐鸣郑智国方铣华凌志强
关键词:胃癌甲基化腹腔微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