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江流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肿瘤
  • 7篇甲基化
  • 6篇胃癌
  • 6篇胃肿瘤
  • 5篇基因
  • 3篇微小RNA
  • 3篇胃癌组织
  • 3篇甲基化状态
  • 3篇腹腔
  • 3篇癌组织
  • 3篇MIRNA
  • 2篇预后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切除
  • 2篇肿瘤切除术

机构

  • 15篇浙江省肿瘤医...
  • 7篇浙江省肿瘤研...
  • 3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舟山市人民医...
  • 1篇浙江省舟山市...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余江流
  • 15篇凌志强
  • 7篇韩静
  • 5篇吕萍
  • 5篇余齐鸣
  • 4篇郑智国
  • 3篇王实
  • 3篇方铣华
  • 2篇陈超
  • 2篇连燕虹
  • 2篇方军
  • 2篇谭卓
  • 2篇葛明华
  • 2篇徐加杰
  • 2篇解康杰
  • 2篇赵挺
  • 2篇毛伟敏
  • 1篇应莉莎
  • 1篇罗君
  • 1篇方仁桂

传媒

  • 3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NA甲基化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
2012年
胃癌是世界性的高发癌症,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排在各大癌症前列。胃癌的致病因素很多,遗传和饮食习惯对胃癌有重要的影响[1]。研究表明,表遗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表遗传指不因DNA序列改变而引起的基因表达改变,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微小RNA调控等。
余江流凌志强
关键词:胃肿瘤DNA甲基化
食管癌miRNA研究进展
食管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排在各大恶性肿瘤前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中晚期食管癌病人的治疗效果不佳.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miRNA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细胞进程,在包括食管癌在内的各种肿瘤中异常表达。miRNA与癌基因...
余江流凌志强毛伟敏
关键词:食管癌预后作用
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对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腺癌患者癌组织中检测到p16基因甲基化79例(85.9%),癌旁组织11例(12.0%),胃炎患者组织10例(20.8%),健康人未检测到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管侵犯、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p16基因甲基化影响患者预后,但不是胃癌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胃腺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肿瘤进展,恶性程度高,预后欠佳。
吕萍凌志强余江流韩静王实王新宝余齐鸣方铣华
关键词:胃肿瘤P16基因甲基化
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效果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7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ET方案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及疗效评估,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术前临床疗效评价CR 21例,PR42例,SD15例,PD 0例,有效率为80.77%(63/78)。pCR15例(19.23%)。组织学分级与临床有效无关(P>0.05),但与pCR有关(P<0.05),肿瘤分级、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与临床有效及pCR有关(P<0.05)。肿瘤分期、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组织学疗效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较高,组织学分级、肿瘤分期、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是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因子。
吕萍余江流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影响因素预后
血浆微小RNA-122表达与丙泊酚全身麻醉下肝肿瘤切除术后肝损伤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估外周血微小RNA-122(mieroRNA-122,miR-122)表达与丙泊酚全身麻醉下肝肿瘤切除术后肝损伤的相关性。探讨循环血中miR-122可否作为肝肿瘤术后肝损伤的生物标志物。方法筛选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择期行肝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01例。记录患者一般状况、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记录术中肿瘤大小、手术类型、是否肝门阻断、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记录术后12—24h内患者的肝肾功能。术后第1天取外周血测定循环血中miR-122浓度。应用统计学分析循环血中miR-122与术后肝损伤的相关性。结果miR-122与ALT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37(P〈0.05)。miR.122与AST值也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64(P〈0.05)。出血量与ALT、AST、miR-122术后升高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有无肝门阻断与AST、miR-122术后升高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miR-122表达与丙泊酚全身麻醉下肝肿瘤切除术后肝损伤具有良好相关性。miR-122可能对缺血性肝损伤和创伤性肝损伤较为敏感,有可能作为肝肿瘤切除术后肝损伤的标志物。
解康杰凌志强连燕虹余江流韩静方军
关键词:丙泊酚肝肿瘤切除术肝损伤
食管癌相关微小RNA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发现微小RNA(miRNA)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细胞进程,在包括食管癌在内的各种肿瘤中异常表达。miRNA与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的mRNA完全或者部分配对,促进mRNA的降解或者抑制mRNA的翻译。研究发现很多miRNA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miR-21与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4(PDCD4)mRNA相结合,抑制PDCD4的翻译从而促进食管癌的发生。miR-106b-25多顺反子经基因扩增激活,其表达产物抑制P21和Bim蛋白的表达,促进了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
余江流凌志强毛伟敏
关键词:微RNAS食管肿瘤
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游离DNA中TIMP-3基因甲基化与腹腔微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inase 3,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异常甲基化与腹腔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TIMP-3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92例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标本中,有49(53.26%)例检测到了TIMP-3基因甲基化,且TIMP-3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P=0.013)、静脉侵犯(P=0.030)和远处转移(P=0.013)间均存在相关性,与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而与性别、年龄、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状况以及肿瘤部位等不存在相关性(P分别为0.833、0.236、0.300、0.236).生存分析发现TIMP-3基因非甲基化患者具有独立的生存优势(P=0.000).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游离DNA中TIMP-3基因异常甲基化可反映腹腔微转移发生,并提示预后不良.
余江流韩静余齐鸣郑智国方铣华凌志强
关键词:胃癌甲基化腹腔微转移
胃癌组织中TIMP-3基因甲基化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MSP)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40例正常人胃组织、48例胃炎患者胃组织中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TIMP-3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58例(63.0%)检测到TIMP-3基因甲基化,配对的癌旁组织中只有4例(414%)存在TIMP-3基因甲基化,正常人胃组织和胃炎组织中均没有TIMP-3基因甲基化。TIMP-3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生长类型、分化程度、静脉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问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Hp感染状况以及肿瘤着生部位等无关(均P〉0.05)。生存分析表明TIMP-3基因非甲基化胃癌患者具有独立的生存优势(P〈0.01)。结论胃癌患者TIMP-3基因甲基化增强肿瘤的侵袭能力,甲基化水平和肿瘤恶性程度正相关,TIMP-3基因高甲基化提示胃癌患者不良预后。
余江流凌志强韩静吕萍余齐鸣郑智国赵挺王建军
胃癌组织中Syk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中Sy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联反应技术(MSP)检测92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配对的癌旁组织中Sy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选取40例年龄对应的健康志愿者及48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获取的组织DNA作对照。结果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检测到Syk基因甲基化有33.7%(31/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4%(5/92)。健康对照者和胃炎患者均无Syk基因甲基化。Syk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是否有静脉或淋巴管侵犯、TNM分期有关(17〈005)。结论胃腺癌患者Syk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肿瘤进展,预后不佳。
吕萍余江流韩静余齐鸣王实郑智国凌志强
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DH1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DHl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胃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DHl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92例胃癌患者中.有45例(48.9%)检测到了CDHl基因异常甲基化现象,其中完全甲基化12例(13.0%),部分甲基化33例(35.9%)。CDHl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均P〉0.05)。CDHl甲基化与非甲基化患者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0和3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Cox模型分析证实,术前腹腔冲洗液DNA中的CDHl甲基化状态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RR=332.88,95%CI:21.71-5105.07)。结论CDHl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的异常甲基化在胃癌中属于高频分子事件.术前腹腔冲洗液DNA中CDHl甲基化分析可反映胃癌进展状况。
罗君王新保余齐鸣赵挺方仁桂王建军郑智国余江流方铣华王实凌志强
关键词:胃肿瘤甲基化腹腔冲洗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