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长征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蛋白激酶
  • 3篇激酶
  • 1篇蛋白激酶A
  • 1篇蛋白激酶活性
  • 1篇底物
  • 1篇电泳测定
  • 1篇修饰
  • 1篇亚基
  • 1篇噬菌体
  • 1篇偶联
  • 1篇配体
  • 1篇启动子
  • 1篇腺苷酸
  • 1篇小鼠
  • 1篇离子
  • 1篇毛细管
  • 1篇毛细管电泳
  • 1篇毛细管电泳测...
  • 1篇金属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李伯良
  • 5篇陈长征
  • 4篇夏其昌
  • 3篇王应睐
  • 2篇杨新颖
  • 1篇范均
  • 1篇许正平
  • 1篇万谦
  • 1篇黄华
  • 1篇王德宝
  • 1篇段治军

传媒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年份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利用金属离子(Fe^(3+))配体层析亲和筛选蛋白激酶识别的底物序列
1997年
将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cAPK)识别的特征底物序列与噬菌体外膜蛋白g^3p融合,展示于线状噬菌体fd的表面,构建了cAPK底物(PKS)噬菌体.噬菌体体外磷酸化标记结果表明,PKS噬菌体上分子量约为60ku的蛋白可被明显磷酸化标记,与PKS-g^3p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一致.利用金属离子(Fe^(3+))配体树脂亲和筛选经cAPK磷酸化标记的Phage display随机15肽库,4轮筛选后挑取单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确定展示于噬菌体表面的多肽序列.结果表明,在所挑选的14个克隆中有5个克隆具有典型的cAPK磷酸化序列特征(R)RXS/T.对这些噬菌体的体外磷酸化标记实验结果显示,其中有(R)RXS/T序列特征的噬菌体可在分子量约60ku处被特征性磷酸化标记,与PKS噬菌体的磷酸化标记特征一致;其他有一些不具备(R)RXS/T序列特征的噬菌体也可被特征性磷酸化.
陈长征夏其昌李伯良王应睐
关键词:蛋白激酶
利用重组噬菌体诱导表达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1996年
将编码噬菌体T7RNA聚合酶的基因克隆至噬菌体M13mp18RF DNA中,置于lac启动子的控制之下,得到了可表达T7RNA聚合酶的重组噬菌体M13HEP。利用该噬菌体感染含T7启动子表达质粒的宿主菌以提供T7RNA聚合酶,可以诱导T7启动子控制下的外源基因的表达。该噬菌体诱导表达系统已成功地表达了多种外源基因,特别是一些表达产物对宿主菌有毒性的基因。同时,通过细菌接合将F'因子从大肠杆菌XL1-blue转至大肠杆菌HMS174,构建了新的大肠杆菌菌株HMS174F',使得T7表达质粒构建、表达及单链制备可以在同一菌株中完成,得到了一个完整的T7表达系统。
陈长征黄华杨新颖夏其昌李伯良王应睐
关键词:噬菌体T7启动子大肠杆菌
一种新的测定蛋白激酶活性的方法──毛细管电泳测定蛋白激酶A的活性被引量:3
1994年
建立了以毛细管电泳为基础的测定蛋白激酶A活性的新方法,可作为激酶测活的通用方法.此法基于底物及其磷酸化产物很容易在毛细管电泳中分开,且酶活力可用积分值计算,同时又发展了连续进样技术,能在一次电泳中同时进行10个以上的酶活性测定,新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精确性均优于常规的同位素法.
万谦陈长征李伯良夏其昌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蛋白激酶活性
小鼠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α的重组表达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将小鼠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cAPK)催化亚基α(mCα)分别以成熟、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以及N端连续六个组氨酸(His_6)融合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且成熟及融合的重组mCα均有明显的蛋白激酶活性,表明蛋白激酶催化核心结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中His_6-mCα可利用金属离子(Ni ̄(2+))配体亲和层析(Ⅰ-MAC)一步纯化,所得融合蛋白可通过His_6亲合手臂(Tag)固相化于金属离子(Ni ̄(2+))配体亲和树脂上,为进一步利用PhageDisplay多肽库筛选cAPK识别的底物序列和专一性抑制剂打下了基础。
陈长征范均许正平夏其昌李伯良王应睐
关键词:蛋白激酶环腺苷酸
蛋白质N端豆蔻酰化修饰的基因工程表达偶联加工系统
1996年
对酵母NM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进行较详细的研究,进而构建了复制子为p15A并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相容性表达质粒pKZMT,将其与表达质粒pCZmCα1共转化进大肠杆菌BL21(DE3)F′,进行双质粒表达偶联加工修饰研究,其中pCZmCα1表达底物蛋白小鼠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α(PKAmCα)。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双质粒表达系统中,PKAmCα都得到了稳定的高表达,尤其在23℃低温诱导表达时,表达产物的可溶性部分明显增多;而酵母NMT被控制在有利于活性功能的可溶性低水平表达。[3H]myristicacid标记测定及放射自显影的结果显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PKAmCα被豆蔻酰化修饰。
段治军陈长征杨新颖李伯良王德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