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采后
  • 2篇荔枝
  • 2篇果皮
  • 2篇采后生理
  • 1篇低温贮藏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氧化
  • 1篇多酚氧化酶
  • 1篇色素
  • 1篇皮色
  • 1篇贮藏
  • 1篇总酚
  • 1篇香蕉
  • 1篇荔枝果皮
  • 1篇荔枝果实
  • 1篇酶促
  • 1篇酶促褐变
  • 1篇酶活性
  • 1篇果皮色素
  • 1篇果实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陈绵达
  • 3篇刘淑娴
  • 3篇李月标
  • 3篇张东林
  • 3篇林植芳
  • 2篇林桂珠
  • 2篇李双顺
  • 2篇陈芳
  • 1篇蒋跃明

传媒

  • 2篇Acta B...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中国果树

年份

  • 2篇1991
  • 2篇198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香蕉低温酶促褐变被引量:126
1991年
7℃低温导致香蕉果皮变褐,褐变程度可用提取液的OD_(450)值表示。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OD_(450)增大;还原性物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含量迅速下降;多酚氧化酶底物多巴胺先有增加,接着降低。 低温下,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常温低,PPO和POD的游离态酶活性增高。此外,H_2O_2处理加速果皮变褐,刺激PPO及POD活性;棓酸丙酯处理起相反的效应。故认为香蕉低温褐变是低温损伤、酶促褐变引起的一个复杂过程。
蒋跃明陈绵达林植芳陈芳
关键词:香蕉酶促褐变
采后荔枝果实中氧化和过氧化作用的变化被引量:173
1988年
采后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果实的果皮和果汁中的抗坏血酸及果汁的谷胱甘肽含量逐渐下降。果皮的谷胱甘肽含量先增多(采后3天)接着减少。超氧物歧化酶活性随采后时间加长而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高。采收7天后果皮中丙二醛含量增加2倍,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6—7倍,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只为原来的44%。内源清除活性氧能力的减弱与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表明,荔枝果实的衰老与活性氧的伤害有关。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可作为果实衰老的一个指标。
林植芳李双顺张东林刘淑娴李月标林桂珠陈绵达
关键词:荔枝采后生理果实成熟果实衰老过氧化物酶
全文增补中
间断性零上低温贮藏对采后荔枝果皮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1991年
荔枝原产我国,果实鲜红,肉质多汁,甜润可口,是世界名贵水果之一。但其组织结构幼嫩,且成熟时正值盛夏,采后生理活动旺盛,在常温自然状态下1~2天则变褐、腐烂,色、香、味俱失,是最不易保存的水果之一。目前生产上多采用零上低温冷藏方法来延长荔枝鲜果的供应期。本文是根据荔枝贮藏保鲜的实际生产操作和运销情况。
张东林李月标刘淑娴陈芳陈绵达
关键词:荔枝贮藏果皮
采后荔枝果皮色素、总酚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65
1988年
成熟度约八成的“淮枝”在采收后2天内,色素的合成代谢仍相当活跃。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的含量增高,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增大,总酚保持原有水平,叶绿素降解,反映了果实达到完全成熟的特征.随后,上述各项参数因果实的衰老而下降,与采收当天相比,7天后花色素苷为90%,类黄酮为59%,总酚为71%,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为46%。讨论了酚类、花色素苷及两种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及对荔枝果实在成熟、衰老褐变中的作用。
林植芳李双顺张东林林桂珠李月标刘淑娴陈绵达
关键词:酚类多酚氧化酶采后生理苯丙氨酸解氨酶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