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生兰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三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3篇剥离术
  • 2篇粘膜
  • 2篇粘膜剥离
  • 2篇切除
  • 2篇胃癌
  • 2篇膜剥离
  • 2篇膜剥离术
  • 2篇内镜下粘膜剥...
  • 2篇ESD
  • 1篇血糖
  • 1篇胰高血糖素
  • 1篇抑素
  • 1篇粘膜切除
  • 1篇粘膜切除术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病变
  • 1篇生长抑素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时间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三明市第一医...

作者

  • 5篇陈生兰
  • 3篇宋鹏
  • 3篇吴联晖
  • 3篇何金财
  • 3篇林国伟
  • 3篇林明芳
  • 3篇纪艳华
  • 2篇张明诚
  • 2篇李剑英
  • 2篇李剑英
  • 2篇张娅东
  • 2篇林国伟
  • 2篇陈宏斌
  • 2篇苏华丽
  • 2篇黄跃
  • 1篇胡维维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胃粘膜组织激素与胃癌、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研究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胰高血糖素等胃肠激素在胃癌癌组织及消化性溃疡的含量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内镜及活检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2 4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 2 0例 ,胃溃疡 (GU) 18例 ,胃癌 (GC) 15例 ,胃镜下取胃窦粘膜及胃癌癌组织 ,用RLA法测定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含量。结果 胃癌癌组织中 ,胃泌素、胃动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分别为 168 9pg/mL± 62 5pg/mL、43 5 5pg/mL± 97 1pg/mL、12 3 4pg/mL± 41 3pg/mL ,明显高于DU(87 3pg/mL± 2 0 4pg/mL、3 72 2pg/mL± 86 9pg/mL、84 8pg/mL± 2 3 6pg/mL)、GU(92 5pg/mL± 2 6 3pg/mL、3 84 6pg/mL± 78 6pg/mL、64 9pg/mL± 18 2pg/mL)、及CSG(76 9pg/mL± 3 0 6pg/mL、2 86 7pg/mL± 64 3pg/mL、3 6 7pg/mL、14 3pg/mL)组 (P <0 0 1) ,生长抑素的含量 2 8 7pg/mL± 16 3pg/mL却显著低于DU(78 4pg/mL± 3 2 3pg/mL)、GU(86 9pg/mL± 2 8 8pg/mL)及CSG(4 6 8pg/mL± 13 4pg/mL)组 (P <0 0 1)。同时亦发现上述激素在GU及DU组的含量亦明显高于CSG组 (P <0 0 1)。结论 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并与溃疡的形成相关。
黄跃陈宏斌林国伟李剑英张娅东陈生兰张明诚
关键词:胃癌消化性溃疡
胃粘膜组织激素与胃癌、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研究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胰高血糖素等胃肠激素在胃癌癌组织及消化性溃疡的含量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方法 内镜及活检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2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20例、胃溃疡(GU)18例、胃癌(GC)15例,胃镜下取胃窦粘膜及胃癌癌组织,用RIA法测定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含量。结果 胃癌癌组织、胃泌素、胃动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分别为168.9±62.5pg/ml、435.5±97.1pg/ml、123.4±41.3pg/ml明显高于DU(87.3±20.4pg/ml、372.2±86.9pg/ml、84.8±23.6pg/ml)、GU(92.5±26.3pg/ml、384.6±78.6pg/ml、64.9±18.2pg/ml)、及CSG(76.9±30.6pg/ml、286.7±64.3pg/ml、36.7±14.3pg/ml)组(P<0.01),生长抑素的含量28.7±16.3pg/ml却显著低于DU(78.4±32.3pg/ml)、GU(86.9±28.8pg/ml)及CSG(46.8±13.4pg/ml)组(P<0.01)。同时亦发现上述激素在GU及DU组的含量亦明显高于CSG组(P<0.01)。结论 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并与溃疡的形成相关。
黄跃陈宏斌林国伟李剑英张娅东陈生兰张明诚
关键词:胃癌胃动素GU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胃泌素
EMR、ESD联合EMR和单独ESD治疗结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EMR、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联合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单独ESD治疗结直肠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的36例EMR、34例ESD联合EMR及28例单独ESD治疗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患者,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手术耗时、整块切除率,术中术后出血、穿孔发生率及局部残留复发率。结果 EMR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ESD联合EMR组的手术时间与单独ESD组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9、26.4、28.8分钟。三组的整块切除率(72.2%、94.1%、100%);三组的术中出血率(30.6%、17.6%、21.4%);三组的穿孔发生率(11.1%、0%、7.14%);局部残留及复发率(16.7%、5.9%、3.57%)。结论 ESD联合EMR和单独ESD治疗结直肠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当,而EMR组的整块切除率,局部残留复发率,术中出血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ESD联合EMR可以简化操作,在治疗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时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可做为ESD初学者的入门技术。
宋鹏吴联晖林国伟何金财林明芳李剑英陈生兰苏华丽纪艳华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胃固有肌层来源小肿瘤内镜下套扎后剥离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下先套扎后剥离的方法治疗胃固有肌层来源小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经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明确肿物(长径≤12 mm)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患者,在内镜下先用橡皮圈套扎,然后进行剥离治疗,记录术中术后出血、穿孔情况及标本大小,对切除物行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并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胃镜复查及EUS随访。结果 26例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手术操作时间:(15±2)min,术中出血量:<2 m L,标本大小:4 mm×6 mm^10 mm×12 mm,术后无出血及穿孔发生,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确诊胃平滑肌瘤8例,胃间质瘤18例(危险度分级:均为极低)。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应用内镜下先套扎后剥离的技术治疗胃固有肌层来源的小肿瘤显示了一定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但尚需要进行大规模临床研究及长期随访进一步明确其治疗价值。
吴联晖何金财林国伟宋鹏林明芳陈生兰胡维维纪艳华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套扎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在上消化道病变中的治疗体会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方法行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方法:50例上消化道粘膜及粘膜下病变患者均行ESD治疗,其中A组为经典ESD,B组为改进ESD.结果:A组与B组操作时间分别为(60±12)min、(40±11)min;整块切除率:A组96%,B组100%;手术并发症:A组、B组术中出血率分别为24%与8%,术中穿孔分别为8%与0%.结论:改进ESD可以作为上消化道病变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吴联晖林国伟宋鹏何金财林明芳李剑英陈生兰苏华丽纪艳华
关键词:ESD手术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