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成都市留守妇女社会网络现状分析
- 2013年
- 本文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看成都市留守妇女丈夫外出务工后其社会关系得到了改善她们得到了亲戚朋友政府的帮助,和家庭内人员关系以及周边邻里的关系都变好。
- 陈敏吴银涛
- 关键词:留守妇女社会网络
- 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夫妻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留守妇女为例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困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城乡二元体制壁垒逐渐松动。在城市资源优越性的拉动和农民追求物质生活的推动下,农村劳动力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城市社会中特有的“...
- 陈敏
- 关键词:留守妇女家庭经济夫妻情感婚姻稳定性
- 文献传递
- 公益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缺失性思考——儿童希望基金会的“益益事件”为背景
- 2012年
- "益益"事件在网络中掀起了不小浪潮。各路媒体也竞相报道这一事件。这是即"郭美美"等此慈善丑闻后,又一针对慈善救助的网络群体事件。本文就以这一事件为背景,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在当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作为第三部门的慈善救助组织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 陈敏
- 关键词:慈善救助社会保障制度
- 个体·经验·认同——论疫情下的灾难书写
- 2021年
- 灾难是文学永恒的母题,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灾难的爆发,都会或隐或显地促进文学创作。如今新型冠状病毒发展为席卷全球的疫情,成为新世纪以来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灾难。面对复杂的"问题化"现实,我们不仅为文学在此刻重返现实、介入现实而感到庆幸,更重要的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观照灾难文学书写传统,思考灾难书写如何在兼顾审美性的同时把握好个体创伤、集体经验和认同构建这三个重要的维度,从而以诗性之思的文学语言艺术地呈现疫情与人类、社会、族群以及个体命运之间的多元隐喻关系。
- 魏红珊陈敏
- 论《牡丹亭》与《阿宝》离魂主体性别的转变
- 2020年
- 《牡丹亭》与《聊斋志异·阿宝》都通过离魂情节来表现主人公在追求恋爱自由时的抗争精神,体现了至情的观念。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离魂情节继承与发展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牡丹亭》与《聊斋志异·阿宝》对传统离魂情节的发展之处在于,离魂主体形象更加细腻以及离魂主体的性别出现转变。本文首先通过对《牡丹亭》与《聊斋志异·阿宝》分别在表现不同离魂主体时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来说明明传奇与文言短篇小说在表现不同离魂主体时各自艺术形式的恰当性;接着从作家的自恋人格、双重性别的创作心理和社会现实背景来分析离魂主体出现转变的原因,以此来重新审视《牡丹亭》与《聊斋志异·阿宝》深刻的文化内涵。
- 陈敏
- 关键词:牡丹亭
- 成都市农村留守妇女人口特征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 2013年
- 在农业生产女性化的背景下,留守妇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认识其人口学特征,便于了解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的发现就是,成都市留守妇女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学习能力不强。由于家庭负担,留守妇女自身能力提高的可能性不大。
- 陈敏
- 关键词:留守妇女人口学特征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