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丹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摩擦学重点实验室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摩擦磨损性能
  • 7篇溅射
  • 7篇磁控
  • 7篇磁控溅射
  • 5篇压痕
  • 5篇纳米
  • 5篇纳米压痕
  • 4篇表面磁控溅射
  • 3篇TIB
  • 2篇中间层
  • 2篇润滑
  • 2篇摩擦副
  • 2篇合金
  • 2篇合金表面
  • 2篇干摩擦
  • 2篇干摩擦磨损
  • 2篇干摩擦磨损性...
  • 2篇钢摩擦副
  • 2篇SIC
  • 2篇TINI

机构

  • 10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技术师范...

作者

  • 10篇许晓静
  • 10篇陈丹
  • 6篇田琨
  • 6篇盛新兰
  • 6篇辛喜玲
  • 4篇于春杭
  • 4篇郝欣妮
  • 3篇范真
  • 2篇刘敏
  • 2篇张体峰
  • 2篇凌智勇
  • 1篇邵红红
  • 1篇夏登福
  • 1篇卓刘成
  • 1篇宗亮
  • 1篇程晓农

传媒

  • 2篇润滑与密封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钛基材表面磁控溅射Mg/SiC/DLC薄膜的纳米压痕与摩擦磨损性能
<正>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预制对表层薄膜起诱导作用的特种子层膜(Mg膜)显著降低了表层DLC膜的弹性模量,通过使用SiC子层膜保证了钛基材、Mg子层膜、SiC子层膜、DLC表层膜间的结合性能,并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成功...
许晓静盛新兰郝欣妮陈丹田琨辛喜玲
文献传递
TiNi表面磁控溅射DLC薄膜的纳米压痕与摩擦性能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TiNi合金表面制备出DLC/SiC(类金刚石/碳化硅)双层薄膜(SiC为中间层),采用拉曼光谱仪、纳米压痕仪和球-盘式摩擦磨损仪研究DLC薄膜的结构、纳米压痕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DLC/SiC薄膜石墨含量高、纳米硬度(5.493 GPa)低、弹性模量(62.244 7 GPa)低。在以氮化硅球(半径为2 mm)为对摩件,4.9 N载荷、室温、Kokubo人体模拟体液润滑下,该DLC/SiC薄膜具有低且稳定的摩擦因数,其平均值约为0.094。
刘敏许晓静张体峰凌智勇盛新兰陈丹
关键词:DLC薄膜纳米压痕磁控溅射
不同润滑介质下钢-钢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8
2012年
研究了钢-钢摩擦副在干摩擦、水润滑、酒精润滑和60 N油润滑等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润滑介质可以显著降低钢-钢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在干摩擦、水润滑、酒精润滑和60N油润滑,摩擦载荷为(50~200)g(钢球半径为2 mm)时摩擦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75~0.81,0.45~0.33,0.22~0.15,0.13~0.09;在高载荷下酒精润滑与油润滑磨损速率相差甚小,并且在摩擦磨损初期阶段(500 s之内)摩擦系数相差甚少;同时,酒精润滑条件下的磨损表面形貌与油润滑下的磨损表面形貌极为相似,无明显粘着现象。分析表明,酒精润滑是一种绿色润滑介质,在压延、拉伸工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辛喜玲许晓静田琨范真陈丹
关键词:酒精润滑
超细晶TiNi表面磁控溅射CNx薄膜的纳米压痕与摩擦性能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制备出CNx/SiC(氮化碳/碳化硅)双层薄膜,SiC为中间层。研究了CNx薄膜的组织结构、纳米压痕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CNx薄膜存在微孔缺陷(基体中夹杂物脱落等原因引起)、石墨含量高、纳米硬度(5.23GPa)低、弹性模量(33.29GPa)低,但具有高的硬度与弹性模量比值(0.157)。在200g载荷、氮化硅球(半径为2mm)为对摩件、大气干摩擦条件下,CNx薄膜的摩擦系数约为0.173,磨损后薄膜未出现裂纹和剥落;在500g载荷、室温Kokubo人体模拟体液下,CNx薄膜的摩擦系数约为0.103,但磨损后薄膜出现剥落。剥落的发生可能是由于SBF溶液通过微孔缺陷进入并腐蚀薄膜-薄膜-基材界面所致。
许晓静刘敏张体峰凌智勇盛新兰陈丹
关键词:纳米压痕磁控溅射
纳米晶体Ti表面磁控溅射CN_x/SiC双层薄膜的干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纳米晶体钛表面制备出CNx/SiC双层薄膜,SiC为中间层。研究了CNx薄膜的纳米压痕行为和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Nx薄膜的纳米硬度、杨氏弹性模量、硬度与弹性模量比值分别为8.03GPa,55.0GPa和0.146;在200g载荷、氮化硅球(半径为2mm)为对摩件、大气干摩擦条件下,CNx薄膜的磨损速率为10-6mm3m-1N-1级,摩擦系数约为0.159,磨损后薄膜未出现裂纹和剥落。分析表明,摩擦系数和摩擦化学有关,良好的抗磨性能和硬度与弹性模量比值较之是相一致的。
许晓静宗亮卓刘成郝欣妮陈丹
关键词:纳米压痕
镁合金表面磁控溅射CN_x/SiC双层膜的性能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CN_x/SiC双层薄膜(SiC为中间层),研究了界面结合情况、薄膜的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CN_x/SiC双层薄膜表面颗粒结合紧密,中间层SiC与基体和CN_x层界面的结合很好,均发生了呈梯度的元素扩散,膜基附着力在12N以上;CN_x薄膜具有低的纳米硬度(3.85GPa)、低的弹性模量(30.46GPa),但却具有高的硬度与弹性模量比值(0.126)以及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在以氮化硅(Si_3N_4)球为对偶件的室温干摩擦条件下,其摩擦因数约为0.19,磨损率为4.89×10^(-6)mm·m^(-1)·N^(-1)。
许晓静郝欣妮夏登福陈丹田琨辛喜玲
关键词:镁合金纳米压痕磁控溅射
掺碳TiB_2薄膜/钢摩擦副的干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成功地在钢(Cr12MoV)基材表面制备出TiB2/SiC双层薄膜及掺碳TiB2(TiB2-C)/SiC双层薄膜,SiC薄膜为中间层。研究了掺碳对TiB2薄膜组织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薄膜与基材和TiB2,TiB2-C薄膜间都具有明显且呈梯度的元素扩散;掺入的C以sp3C-C和sp2C-C形式存在,即以类金刚石形式存在;与钢球(直径为4 mm)对摩、干摩擦条件下,TiB2薄膜和TiB2-C薄膜的磨损速率在105mm3/(m.N)级,掺C明显降低了薄膜的摩擦系数(从0.82降低到0.45,5 min)和对对摩件(钢)的元素转移。分析表明,摩擦磨损性能的提高主要是TiB2-C薄膜中的C起到了固体润滑作用所致。
辛喜玲许晓静范真田琨陈丹于春杭盛新兰
关键词:中间层磁控溅射
Cr12MoV钢表面磁控溅射TiB_2-TiN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淬火态Cr12MoV表面制备SiC/TiN、SiC/TiB2-TiN薄膜(SiC为中间层),研究TiN、TiB2-TiN薄膜的组织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SiC薄膜与基材和TiN、TiB2-TiN薄膜间都具有明显的且呈梯度的元素扩散,界面结合良好。在水润滑条件下与钢球对摩时(载荷0.5 N,时间0.5 h),TiN薄膜、TiB2-TiN薄膜具有良好摩擦磨损性能,其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0.33、0.31,低于淬火态Cr12MoV的0.45,磨损速率分别为2.0×10-8和1.5×10-8mm3/(N.m),低于淬火态Cr12MoV的8.66×10-7mm3/(N.m),其中在水润滑条件下TiB2-TiN薄膜比TiN薄膜具有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田琨许晓静范真辛喜玲陈丹于春杭盛新兰
关键词:水润滑TIN薄膜摩擦磨损性能
钛合金表面磁控溅射TiB_2-TiN复合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制备SiC/TiB2-TiN双层薄膜,SiC为中间层,研究了TiB2-TiN复合薄膜的组织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TiB2-TiN复合薄膜具有纳米尺度颗粒(畴)的微结构特征,SiC薄膜与基材和TiB2-TiN复合薄膜间都具有明显且呈梯度的元素扩散;在载荷200g、室温Kokubo人体模拟体液条件下,与氮化硅(Si3N4)球(直径4mm)对摩,其平均摩擦系数约为0.22,磨损速率在10-6 mm3/(m.N)级;并且TiB2-TiN复合薄膜对Kokubo人体模拟体液中的Ca、P元素具有很强的黏附能力。
陈丹许晓静田琨辛喜玲于春杭盛新兰
关键词:钛合金摩擦磨损性能中间层磁控溅射
Ti表面高承载摩擦学SiC薄膜的研究
2011年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金属钛表面制备出碳化硅(SiC)薄膜。研究了SiC薄膜的组织结构、纳米压痕行为和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iC薄膜呈非晶态,含有较多Si-C键;膜-基间结合很好,具有明显的且呈梯度的相互元素扩散;薄膜的硬度(H)为12.1 GPa,杨氏弹性模量(E)为166.2 GPa,硬度与弹性模量比值(H/E)为0.073;在以氮化硅球为对摩件,初始Hertzian接触应力约为685~930 MPa的室温Kokubo人体模拟体液条件下,其磨损速率在10-5 mm3/Nm级,摩擦系数约为0.215,且不出现薄膜的破裂及剥落现象。分析表明,该薄膜在高载荷下仍具有很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其原因是薄膜具有高的韧性和很好的界面结合;高的韧性与H及H/E相对较低有关,而好的界面结合与膜-基间弹性模量的差值较小有关。
郝欣妮许晓静陈丹于春杭邵红红程晓农
关键词:SIC薄膜磁控溅射摩擦磨损性能模拟体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