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新法

作品数:53 被引量:239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13篇理学
  • 6篇文化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淀粉
  • 11篇淀粉微球
  • 7篇反相
  • 5篇丙烯
  • 5篇
  • 4篇煤炭
  • 4篇接枝
  • 4篇接枝共聚
  • 4篇交联
  • 4篇共聚
  • 4篇反相悬浮
  • 3篇有机硫
  • 3篇乳液
  • 3篇脱硫
  • 3篇反相乳液
  • 2篇动力学
  • 2篇亚甲基
  • 2篇亚甲基双丙烯...
  • 2篇阳离子化
  • 2篇油剂

机构

  • 33篇陕西能源职业...
  • 30篇陕西科技大学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航天长征化学...

作者

  • 52篇赵新法
  • 22篇李仲谨
  • 9篇王博涛
  • 7篇杨黎燕
  • 7篇宋军旺
  • 7篇肖昊江
  • 5篇刘节根
  • 5篇凌洁
  • 4篇蔡京荣
  • 4篇朱雷
  • 4篇郭睿
  • 4篇王磊
  • 3篇余丽丽
  • 3篇赖小娟
  • 3篇石振海
  • 3篇周少丽
  • 3篇张光华
  • 2篇田颖
  • 2篇程磊
  • 2篇宁青菊

传媒

  • 9篇陕西能源职业...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应用化工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煤化工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煤炭转化
  • 1篇中华纸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油脂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精细化工
  • 1篇煤质技术
  • 1篇合成材料老化...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修饰碳糊电极研究载药淀粉微球的吸附机理被引量:8
2006年
在反相乳液体系中合成了载药淀粉微球,分析了微球的结构特征。分别制备了碳糊电极和淀粉微球修饰碳糊电极,选择具有多个羟基和烯醇结构的抗坏血酸为模型药物。以pH=6.4的磷酸盐缓冲液为底液,支持电解质KCl浓度为0.1 mol.L-1。逐次降低抗坏血酸的浓度,测定不同电极的检测下限。选用1.0×10-4mol.L-1的抗坏血酸溶液,在-0.4 V^0.9 V的电位范围内以50 mV.s-1的速度扫描,记录A^V图。通过比较不同工作电极作用下抗坏血酸的氧化特征,可以推论淀粉微球对抗坏血酸的富集作用更多的依赖于微球结构中的-OH、-NH2与抗坏血酸分子中-OH之间的氢键缔合作用。
赵新法李仲谨李晓钡王磊刘节根
关键词:修饰碳糊电极淀粉微球抗坏血酸
交联淀粉微球的反相悬浮合成及成粒机理
2011年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Span60和Tween60为分散剂,N和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淀粉微球,分析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对淀粉微球溶胀度和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并探讨CSMs的成粒机理。
凌洁赵新法陶燕
关键词:淀粉微球可溶性淀粉反相悬浮
地勘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
2018年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在关于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方面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培养学生,这种培养模式对于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而言都有着一定的优势。地勘专业在目前阶段面临着招生难、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而许多煤炭企业又存在着用工难的现状,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同时解决双方的困难。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订单学生,学校可以根据订单要求调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时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改革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以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地进行考核;积极开展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教材建设这一系列举措作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贺亚维赵新法张蔚红段雅琪霍磊闫媛子
关键词:师资建设教学改革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树叶洗净、烘干、粉碎后用NaOH溶液浸泡后水洗至中性并烘干;将烘干后的树叶在通有N<Sub>2</Sub>的条件下,加入NaOH溶液对烘干后的树叶进行活化处理,再加入引发剂;用NaOH溶液中...
王磊李仲谨宋凉赵新法朱雷刘保健来水利蔡京荣韩敏黄凤萍全晓程磊王博涛
文献传递
载药淀粉微球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反相乳液法合成了载药淀粉微球。扫描电镜图片表明,淀粉微球呈圆球形,表面粗糙,孔隙发育。红外光谱图存在酰胺基吸收峰,说明可溶性淀粉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发生了交联反应。循环伏安法分析结果预示淀粉微球对抗坏血酸的富集作用更多地依赖于微球与抗坏血酸分子的氢键缔合作用。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改变对微球吸附量有显著的影响。
赵新法
关键词:淀粉微球反相乳液法
三氯化钛-分光光度法测定决明子蒽醌被引量:4
2003年
提出了三氯化钛 -分光光度法测定决明子中总蒽醌含量的新方法。该法是基于在强酸性介质中 ,亚钛盐可还原蒽醌类化合物 ,从而使紫色的亚钛盐转变为黄色的钛盐 ,该物质在 349nm处有最大吸收。该法的线性范围为 6~ 4 0 μg/mL ,r =0 .9996 ,回收率为 96 %~ 98%。
杨黎燕郎惠云王会玲赵新法
关键词:决明子蒽醌中药
超声波提取决明子蒽醌成分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确定超声提取决明子中的蒽醌类成分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于40 kHz下采用超声提取决明子中的蒽醌类成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提取决明子中蒽醌的工艺条件,并与热回流法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3种因素对超声波提取决明子中蒽醌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0 min,提取2次。与传统热回流提取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20 min的提取率相当于热回流1.5 h的提取率,大大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结论]超声法提取法避免了长时间高温加热对蒽醌有效成分的破坏。
杨黎燕赵新法
关键词:蒽醌超声波提取正交试验
煤中矿物质在气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分析被引量:31
2005年
综述了煤气化反应催化剂类型 ,介绍厂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以煤中矿物质及其在气化反应条件下的转化产物为据 ,说明了煤中矿物质对气化反应的催化效应 ,指出了以煤中矿物质为催化剂 ,对于简化气化工艺设计、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赵新法杨黎燕石振海
关键词:矿物质气化催化
煤有机硫赋存形态模拟与微生物脱硫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3年
分析了煤的有机质结构和煤中有机硫赋存形态的复杂多样性 ,依据煤化学结构模型的预示以及煤化程度加深对芳核缩合程度增加的基本规律 ,探讨了模型化合物选择的理论依据及其规律性 ,归纳了微生物降解煤中有机硫的三种典型机理 ,综述了 DBT,NTH,BTH和 BMS等模型化合物及其部分衍生物微生物脱硫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运用多模型化合物选育降解煤中有机硫的微生物、多菌群复合培养和单一菌株广谱脱硫性能研究的新理念 。
赵新法张光华杨黎燕
关键词:有机硫赋存形态微生物脱硫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5
2019年
以自制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C-GO)/聚苯胺(PANI)复合材料为改性填料,对环氧树脂(EP)进行改性,制备了C-GO/PANI/EP复合涂料,研究了复合涂料的防腐性能和防腐机理。结果表明,当C-GO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涂料硬度最高,吸水率最低,防腐性能最佳。C-GO/PANI是通过填补EP表面的空隙,改善EP的屏蔽性能,阻止O2和H2O的渗入,从而提高EP的防腐性能。
王博涛宋军旺郭睿赵新法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功能化聚苯胺涂料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