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永海

作品数:38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佛教
  • 6篇宗教
  • 6篇文化
  • 6篇佛学
  • 5篇哲学
  • 5篇社会
  • 4篇中国佛教
  • 4篇中国佛学
  • 4篇主义
  • 3篇学科
  • 3篇儒学
  • 3篇社会主义
  • 3篇禅宗
  • 3篇佛性
  • 2篇顿悟
  • 2篇心灵
  • 2篇心灵净化
  • 2篇印度佛教
  • 2篇原始佛教
  • 2篇哲学学科

机构

  • 36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37篇赖永海
  • 1篇高永旺
  • 1篇欣文
  • 1篇李开
  • 1篇石义华
  • 1篇任静伟
  • 1篇印淳

传媒

  • 5篇江苏社会科学
  • 3篇哲学研究
  • 2篇江海学刊
  • 2篇学术月刊
  • 2篇新世纪图书馆
  • 2篇佛学研究
  • 1篇中国宗教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浙江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探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6
  • 2篇1992
  • 1篇1989
  • 2篇198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墨子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宗教思想的矛盾统一被引量:2
1985年
古代哲学家自身思想中的矛盾现象,最甚者莫过于墨子。在《明鬼下》,墨子以其朴素唯物主义的“三表法”,论证了鬼神的存在。他以当时社会上流传着的有人看见杜伯其鬼射杀周宣王等传说,说明“鬼神之有岂可疑哉”!以夏虞殷商西周三代圣王皆以鬼神为有,论证鬼神“何能谓无”,以“鬼神之能赏善罚恶”、“治国家利万民”,验证鬼神之确实存在。本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宗教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但在这里却如此地集中二者于墨子一身,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赖永海
关键词:墨子宗教思想三表法朴素唯物主义小生产者周宣王
价值与市场化
2010年
赖永海
关键词:价值观市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济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
2014年
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和强大生命力,已经被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事实所充分证明。但是,中华文化中究竟是哪些文化元素和思想内容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应该如何发掘和弘扬中华文化中这些优秀的文化元素,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思想资源?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赖永海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涵养文化元素历史事实
“宗教与文化”笔谈
2006年
赖永海
关键词:文化政治
当代中国人道德价值的困境及重构被引量:4
2015年
传统意义的道德与人性之间始终存在着张力和冲突,人类的道德价值始终在这种张力和冲突之间,按照历史逻辑特有的规律演进。当代中国正处于"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重构、文化的转型,特别是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诸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所谓的技术革命,更使得既有的道德价值面临激烈的挑战和冲突,从而使道德价值陷入诸如认知和抉择以及实践困难的尴尬境地。集中表现为"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一元价值观和多元道德价值观的冲突""传统道德价值观和现代道德价值观的冲突"等三大冲突、"道德价值抉择的困境""道德价值导向的困境""道德价值虚化的困境""道德价值物化的困境"四大困境以及"自利和利他的矛盾""德福一致和德福背离的矛盾""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矛盾""经济发展和道德滑坡的矛盾""德性伦理和制度伦理的矛盾"五大矛盾。由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断裂、道德价值的教育缺位、道德和经济的"二律背反"等原因,当代中国人正面临道德信仰缺失以及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上的道德价值困境。要走出道德价值困境,需要从德性伦理、制度伦理、道德因果律等方面对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进行重构。
任静伟赖永海
关键词:当代中国人
人的自觉与以人为本
2014年
郭沫若说:孔子的最大贡献是"人的发现"。此谓春秋以前,"天命"主宰一切,天神思想是思想界的统治思想。孔子"发现"了人,提出:"远天道,近人事","不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把思想界的视野从"天"拉向人,拉向现实的人生。孔子的人学思想对于后来儒家思想、中国佛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学术文化都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赖永海
关键词:孔子
近现代“人生佛教”与儒家的“人本”哲学被引量:14
2000年
在中国佛教史乃至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 ,人们经常碰到这样一些问题 :隋唐之后 ,禅宗为什么能够战胜各宗而独盛 ,进而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 ?近现代以来 ,人生佛教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本文分别从禅宗思想的儒学化、儒学与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相互关系 ,近现代以来新儒学的复兴与人生佛教的相互关系等方面 。
赖永海
关键词:小农经济人生佛教儒学化宗法制度人本
宗教与科学之异同、联系与斗争
2002年
宗教与科学在产生之后 ,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十分复杂 ,既经常发生冲突、相互斗争 ,有时又相互联系、关系密切。其联系常建立在宗教的修行方法上 ,其斗争 ,则多因一些科学结论常与某些宗教的传统教义尖锐对立而起 ,调和或解决这种矛盾最常见的方法 。
赖永海
关键词:宗教教义
禅宗前后期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6
1987年
本文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关系的角度,对禅宗前后期的思想发展进行了考察和论述.文章指出,禅宗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把佛教的佛性学说与中国的心性理论融为一体,以心的宗教取代对佛陀的崇拜;前期以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为特点,后期以超佛越祖、无情有性为标志,而出现这一差别的根本原因是,前期以即心即佛为主流,后期则直以真如为佛性.
赖永海
关键词:自性即心即佛语录
朱子学与佛学被引量:4
2006年
朱子的佛教态度是双重的,既排佛又容佛:一方面,朱子受佛教佛性理论的影响,逐渐走上注重心性本体、注重反观心源的道路;另一方面,朱子对佛教之违背儒家伦理纲常的思想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宋明理学家对佛教的态度多与朱子相类。
赖永海
关键词:朱子学佛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