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永旺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佛教
  • 3篇人间
  • 3篇人间佛教
  • 3篇维摩诘
  • 3篇维摩诘经
  • 3篇《维摩诘经》
  • 2篇人间佛教思想
  • 2篇世俗
  • 2篇判教
  • 2篇判教思想
  • 2篇佛教思想
  • 2篇本体论
  • 2篇不二
  • 2篇不二法门
  • 1篇意蕴
  • 1篇哲学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之学
  • 1篇中道
  • 1篇中国佛教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作者

  • 11篇高永旺
  • 1篇赖永海
  • 1篇郑素娟

传媒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2篇宗教学研究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学海
  • 1篇船山学刊
  • 1篇东方论坛(青...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摩诘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影响
2012年
作为大乘佛教兴起的标帜性经典,《维摩诘经》蕴含了丰富的人间佛教思想,主要表现为:一是唯心净土,心净则佛土净,二是世间出世间不二,三是"不住无为,不尽有为"的大乘菩萨行。这对禅宗的"即心即佛"的心性论、"不离世间觉"的出世即入世的解脱论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是禅宗变革的经典依据。同样,《维摩诘经》对注重人本、提倡入世的近现代人间佛教也产出了重要影响,是其重要的思想之源、经典依据。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看,《维摩诘经》、禅宗、近现代人间佛教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
高永旺
关键词:《维摩诘经》禅宗人间佛教
二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被引量:1
2007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主题和哲学范式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推进紧密相连。20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虽然在提升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人的价值等方面做出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但往往仅仅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方面。当前的问题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正本清源的基础上,紧紧面向现实生活,把握内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和原则,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为现实社会的发展提供哲学智慧。
高永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柳刘天人之学及其人性论思想之比较被引量:1
2004年
柳宗元与刘禹锡不仅在诗文方面有卓越成就 ,而且在哲学上亦不乏卓见。他们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揭露了神灵之天产生的原因 ,批判了天命之天的荒谬性。柳宗元的道德本有论与刘禹锡的人性善恶二重论在中国人性论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哲学上的成就影响着其后中国哲学的发展。
高永旺
关键词:刘禹锡天人之学人性论
刘勰的佛学思想与价值取向被引量:4
2008年
刘勰长于佛理,其对"神识"、"空"、"禅"、"涅槃"等佛教思想有着独特的阐释,这对其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有重要影响。然而,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其佛教思想实际上是玄学化了的佛学思想。刘勰以儒为主、儒佛并重的人生观和亦儒亦释的价值取向,是当时文士心态的一种典型反映。
高永旺
关键词:佛学
简论地论师的判教思想
2008年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精研《地论》而知名的僧人,被称为地论师。地论师的代表人物慧光立渐、顿、圆三教与因缘宗、假名宗、诳相宗、常宗等四宗判教思想;在此基础上,自轨立五宗、耆阇立六宗等判教思想。地论师的判教思想,对于华严宗的创立,中国化佛教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高永旺
关键词:判教
从《维摩诘经》到人间佛教
论文拟对《维摩诘经》及其对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进行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力图在揭示《维摩诘经》基本义理、思维方法和理论构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对中国佛教、特别是对现当代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   本论文分为八章:   第...
高永旺
关键词:《维摩诘经》人间佛教思想不二法门大乘佛教世俗化
佛教本体论承诺与终极关切被引量:3
2007年
当前学界对佛教本体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看待问题的视角、所持的立论依据以及对佛教本体论内涵的界定等方面的差异,致使诸多学者在佛教本体论问题上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文章简略述评了关于佛教本体论问题的一些代表性观点,并力图从本体论承诺与终极关切二者的关系出发,探讨关于佛教本体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高永旺郑素娟
关键词:佛教本体论终极关切
净影慧远与嘉祥吉藏的判教思想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慧远以二藏、四宗、顿渐局来判释佛陀所说经教。吉藏则以二藏三法轮来判释佛教经教。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皆以二藏判教思想为旨归。慧远、吉藏的二藏判教思想,是对整个南北朝判教思想的总结,标志着南北朝佛教判教思想的成熟。
高永旺
关键词:慧远吉藏判教
佛教与开放被引量:2
2009年
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佛教与开放的相互关系:一是佛教自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佛教在传入中国后,能够因应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以儒学化为契机,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为佛教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佛教在经藏编修、佛学研究、僧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佛教的开放与开放的社会将使中国佛教能够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赖永海高永旺
关键词:儒学化中国佛教
《道教义枢》中“道性”意蕴与佛性思想被引量:4
2004年
道性思想是在南北朝时期受佛性思想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至孟安排的《道教义枢》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道性理论。《道教义枢》中的道性思想既继承了传统道教的思想,又进一步吸收了佛教的重要思想。《道性义》用理和中道来解说道性,为修道成仙提供形上学的根据。进而,又彰显染净说来为道教完善修行解脱理论。道性思想对于道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和本体论意义。
高永旺
关键词:佛性思想方法论本体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