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仲

作品数:110 被引量:32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自然科学总论
  • 18篇哲学宗教
  • 18篇文化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5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7篇哲学
  • 12篇社会
  • 11篇社会建构
  • 11篇科学哲学
  • 9篇数学
  • 8篇主义
  • 7篇客观性
  • 6篇实践哲学
  • 6篇相对主义
  • 6篇科学知识社会...
  • 6篇建构主义
  • 6篇本体论
  • 5篇知识
  • 5篇文化
  • 5篇科学实践哲学
  • 5篇后现代科学
  • 4篇行动者网络
  • 4篇认识论
  • 4篇社会建构主义
  • 4篇皮克林

机构

  • 110篇南京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东华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作者

  • 110篇蔡仲
  • 5篇田静
  • 4篇肖雷波
  • 3篇石诚
  • 3篇赵喜凤
  • 3篇邢冬梅
  • 3篇刘鹏
  • 3篇韦敏
  • 3篇徐凌
  • 2篇李明振
  • 2篇郝新鸿
  • 2篇戴玉
  • 1篇周理乾
  • 1篇喻平
  • 1篇尹海丹
  • 1篇梁文博
  • 1篇金砚
  • 1篇段传彬
  • 1篇汪阳
  • 1篇戴建平

传媒

  • 16篇自然辩证法研...
  • 12篇淮阴师范学院...
  • 9篇科学学研究
  • 8篇科学技术与辩...
  • 6篇自然辩证法通...
  • 6篇南京大学学报...
  • 6篇科学技术哲学...
  • 4篇哲学动态
  • 4篇江苏社会科学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科学文化评论
  • 2篇数学教育学报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科技管理研究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科学与社会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科学与无神论

年份

  • 4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花之争”的科学实践哲学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2014年8月,"两花之争"问题成为了学术与公众舆论的焦点。通过追踪国家药典委鉴定金银花的行动者网络的形成过程,我们发现国家药典委做出这一分类结论的依据是最终的实验报告,其程序化的方法论基础并不充分。因为实验室活动具有情境性,如社会的干预、实验者技能与信誉、现代科技与地方性知识与利益的冲突,都介入了实验或检验过程。因此,要保证其"两花分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国家药典委就应该介入整个实验或检验的过程管理与监督,引入第三方独立的检验机构。
田静蔡仲
关键词:科学实践哲学
“伪健康”食品的社会建构——以可口可乐为例
2020年
当前全球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这与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代表的大品牌食品公司,控制的全球食品体系有着直接因果关系。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可口可乐公司不断追加对科学研究活动的资助,甚至滥用科研成果,干涉科研活动的自主度。通过布尔迪厄的科学场域理论,本文尝试揭露这种大品牌食品的"包装"过程,以表明它的"伪"科学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别应龙蔡仲
关键词:可口可乐滥用
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的证伪主义被引量:16
1998年
证伪主义近年来一直是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了证伪主义在经济学方法论中的起因及其发展的历史线索。本文认为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困难:如经济学理论的证实性差,经济学理论的抽象化,实证性的趋势的加强等是证伪主义的起因。但经济学家在赞扬证伪主义的同时,并没有在自己的实际研究工作中采用证伪主义,造成了布劳格所称之为的“无关痛痒的证伪主义”的尴尬局面,本文认为这是西方经济学家仅注意波普科学哲学中证伪主义的部分,而忽略其批判理性主义和科学知识进化论所造成的结果。
蔡仲
关键词:波普证伪主义拉卡托斯经济学研究科学哲学
警惕伪“科技创业”——对“塞拉罗斯现象”的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塞拉罗斯现象"作为一类伪"科技创业"骗局,指那些不具备基本科学基础与技术条件的创业公司,藉由政治资本和商业资本,频频登上各大媒体、讲台甚至科技会议,以宣称做出划时代的科技创新成果来大量攫取财富。其结局往往是"生于谎言,死于谎言"。掌握充分有效的科技资源,守好同行评议这道大门,是阻止这类骗局出现与泛滥的根本途径。
武天欣蔡仲
关键词:科技创业同行评议
风险概念之演变——从贝克到拉图尔被引量:1
2019年
贝克的风险概念是想避开风险理论中长期存在的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的两个极端,跨越事实和价值的二分,让理论回归于真实的生活世界。但贝克风险概念所实现的仅是方法论上跨越,这使他在分析风险的来源与讨论解决方案时,时常摇摆于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之间。拉图尔在从本体论层面上彻底否定科学与政治之间二元的先验分离,使他不仅能追踪出产生风险的行动者网络,而且为解决风险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江卫华蔡仲
关键词:建构论本体论
伦理价值对科学内核的涉入——以商品化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国内学者对"科学与伦理"问题的考量局限于科学的外围或者发现的语境(如问题的选择、成果的应用),这种研究路径根源于20世纪60年代科学哲学的专业化、去政治化、纯认识论化,进而将伦理价值从辩护的语境中剔除出去。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研究日益的商品化,科学的内涵发生重大转变,经济利益贯穿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包括科学的内核(如数据的选择、方法的设定、结果的评价),由此便衍生出更多的伦理问题,伦理价值涉入科学内核。在上述语境下,科学哲学要想发挥其应有的解释力与规范性,则必须拓展传统科学哲学的合理性概念,关注认知与价值(政治、经济、伦理价值等)双重向度。
洪秀蔡仲
关键词:伦理价值
“同一健康”失序与全球疫情问题被引量:7
2021年
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大都是"同一健康(One Health)"失序的体现,其背后则潜藏着人与动物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误区。理性的人与作为机器的动物之间的森严等级关系,造成了"自我"对"他者"的支配与控制,鼓励了人类对动物和环境的践踏。然而在人类对动物和环境肆意妄为的同时,其自身也以全球疫情、气候变暖等形式受到了反噬。历次针对疫情的"战争总动员"就源于普遍联系的健康网络中人与动物关系的破坏。如果我们不认真反思这种认识论上的误区,那么历次疫情爆发不过是未来更多危机的彩排。只有瓦解泾渭分明的二元对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普遍合作、践行"同一健康"议题,人类才能与动物、环境共同生活与共同发展,在拥有"同一世界"的同时,享有"同一健康"。
秦雨辰蔡仲
关键词:二元论
后现代思潮中的“科学大论战”被引量:1
2003年
“索卡尔事件”后,在全球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后现代思想家与科学卫士之间的“科学大论战”。这场论战的认识论根源在于科学元探夸大了科学实践的社会维度,也反映出了两种文化的新对抗。解决这场论战的关键在于调整好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内容与社会历史内容之间的关系。
蔡仲
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基于科学实践哲学的解读被引量:1
2009年
蔡仲认为,20世纪的科学哲学坚持表象主义的科学观,纠缠于知识和世界或表象之间的关系,陷入某种"认识论"的恐惧。20世纪90年代之后兴起的科学实践哲学转向科学实践的实际过程,转向实验室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与文化语境,带来了新的科学图景乃至划界标准,为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提出了新的任务。邢冬梅认为,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强调科学的实际操作过程,而不是科学的表征性语言。对科学操作过程的把握,就是对科学实践过程中人类的力量和各种非人类的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实际行为的描述,亦即对科学活动在具体的现时秩序中的情境的描述。知识应该被理解为对世界正在进行的参与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一个在原则上可以完成的任务。戴建平认为,劳斯的科学实践概念强调了科学理论、行动者和世界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世界的构造,突出了科学实践的物质性和开放性。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科学的文化研究"方案,试图综合近20年来科学论领域内所有研究科学实践的不同进路。劳斯所强调的科学哲学的批判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蔡仲邢冬梅戴建平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特质
“实验室研究”与科学践行的方法论
2013年
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科学践行哲学的兴起,哲学家开始用参与和考察科学家“践行”的视角,取代传统科学中科学进步的“回溯性”视角,科学哲学摆脱理论优位走向践行优位。结果,科学践行得以真实发生的时空——实验室生活,就成为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焦点,“实验室研究”开始恢复“发现语境”中的“含蓄的”意会部分。
蔡仲
关键词:科学家方法论科学哲学哲学研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