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梅

作品数:111 被引量:386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31篇生物学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生物学
  • 23篇基因
  • 19篇铜绿
  • 19篇微生物学
  • 18篇单胞菌
  • 18篇医学微生物
  • 18篇医学微生物学
  • 18篇铜绿假单胞
  • 18篇假单胞菌
  • 17篇铜绿假单胞菌
  • 16篇噬菌体
  • 16篇教学
  • 14篇蛋白
  • 14篇菌体
  • 12篇葡萄球菌
  • 12篇球菌
  • 11篇金黄色葡萄球...
  • 11篇黄色葡萄球菌
  • 10篇活性
  • 8篇抗生素

机构

  • 1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324...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成都军区
  • 1篇重庆市渝中区...
  • 1篇亚拉巴马大学
  • 1篇生物化学与分...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11篇胡晓梅
  • 74篇饶贤才
  • 69篇胡福泉
  • 36篇黎庶
  • 26篇李明
  • 25篇朱军民
  • 24篇丛延广
  • 24篇黄建军
  • 24篇陈志瑾
  • 23篇金晓琳
  • 18篇申晓冬
  • 18篇周莹冰
  • 15篇汪正清
  • 13篇张克斌
  • 11篇谭银玲
  • 11篇陈炜
  • 9篇姜北
  • 9篇胡金川
  • 8篇刘启富
  • 8篇杨杰

传媒

  • 20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微生物学杂志
  • 8篇医学研究生学...
  • 7篇免疫学杂志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生命的化学
  • 4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2篇微生物与感染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2006中国...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 13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7篇2001
  • 1篇2000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可溶性表达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实现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全基因的可溶性表达。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MAL PEA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BL2 1中进行表达 ,然后利用直链淀粉树脂对表达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结果 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pMAL P2X载体上成功地插入了PEA全基因。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 ,表达的融合蛋白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 2 0 %。表达产物经超声处理后 ,80 %的融合蛋白存在于上清液中 ,说明实现了PEA的可溶性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SDS PAGE电泳 ,显示为一条蛋白带 ,分子量约为 112kD。结论 成功地对PEA全基因进行了可溶性表达和纯化 ,获得了稳定表达的工程菌 ,为深入研究PEA的致病机制和制备用于免疫导向治疗的重组毒素奠定了基础。
胡晓梅饶贤才黄建军金晓琳胡福泉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重组质粒基因表达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减毒疫苗株的制备
本实验室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CMCC50093为野生株,先经实验室培养初步筛选,进而采用自杀载体pYG4,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敲除yncD基因,获得一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减毒疫苗株候选。通过与野生株生物学性状比较分析,该疫苗株...
熊坤陈志瑾胡晓梅胡启文饶贤才丛延广
关键词:生物学性状
文献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38kDa-U1融合抗原的表达、纯化及其抗原活性测定
2006年
丛延广刘利陈志瑾饶贤才胡晓梅李明黎庶胡勇胡福泉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融合抗原层析纯化活性测定基因拼接抗体反应
利用废水液体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利用工厂废水或动物血制作培养基 ,以液体发酵方式培养产朊假丝酵母NCTC 35 76菌及甘饲 85 0 1菌。离心分离菌体 ,测定菌体生物生长量 ,并观察蔗糖、温度、酸碱度、发酵时间、种子液接种量对生物生长量的影响。生化方法分析NCTC 35 76菌单细胞蛋白的品质 ,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单细胞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 ,玉米淀粉厂废水 ,不必调pH ,不用添加其它任何组分 ,即可直接用于液体发酵产朊假丝酵母NCTC 35 76菌 ;pH 4.0~ 7.0均对生长量无明显影响 ;2 4h培养已达到最好生长量 ,再延长时间已不能提高产量 ;2 8℃及 37℃培养无明显差别 ,在3 %~ 17%种子液接种量范围内 ,接种量与生长量有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 ,玉米淀粉厂废水单一成分即可用于液体发酵产朊假丝酵母NCTC 35 76菌 ,原料成本低 ,且易于产品分离纯化和工业化生产中的连续培养 ,是单细胞蛋白生产的良好途径。
刘启富陈志谨金晓琳张克斌饶贤才胡晓梅胡福泉
关键词:废水利用发酵产朊假丝酵母单细胞蛋白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它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密切相关。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泛。这就要求医学专业学生在掌握这门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然而,由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本身具有知识点多而散、难记忆、易混淆等特点,因此,传统的以课本为主体,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医学教育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综合性医学人才的目标[1]。
赵岩胡晓梅胡福泉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现代医学教育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基础课堂组织
从重组痘苗病毒获得JEV蛋白的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报告应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Immunoperoxidaseassay,IPA)、微斑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Microplaqueimmunoperoxidaseassay,MPIPA)和免疫印迹试验(Immunoblotassay,IBA)对我室构建的3株含有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JEV)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株重组病毒均可在乳地鼠肾细胞(BHK-21-15clonecell)上表达JEV蛋白。(1)在感染的细胞浆、细胞膜和微孔板培养的单层细胞上显示特异的免疫酶斑。(2)可于感染6h后的单层细胞上检出JEV蛋白。(3)用免疫印迹分析观察到3~4条区带(19KD、37KD、51KD和56KD)。
刘启富蹇锐胡晓梅娄元梅朱德钟
关键词:重组痘苗病毒蛋白日本脑炎病毒
噬菌体PaP3推定基因tls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初步验证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对BLAST推定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的tls基因功能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采用PCR方法从噬菌体PaP3基因组扩增出tls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再经酶切纯化后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QE31,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超声裂菌后收集包涵体,并用裂解缓冲液溶解包涵体蛋白。然后利用Ni-NTA亲合层析纯化蛋白,通过透析使H6-TLS复性。最后构建含有末端酶大亚基酶切位点的底物质粒pMD-cos,检测复性蛋白活性。结果通过上述方法,成功构建了pQE-tls表达载体,融合蛋白H6-TLS表达量占菌体总量的30%。同时成功构建了目的蛋白的底物质粒pMD-cos。经由亲和层析初步纯化及透析复性后,H6-TLS可检测出核酸内切酶的活性,能将底物质粒部分线性化。结论成功地获得了具有内切酶活性的H6-TLS融合蛋白,为tls基因的认证提供了实验证据,为进一步鉴定和利用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申晓冬胡福泉李明胡晓梅周莹冰张克斌
关键词:基因表达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基因组测序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对新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dsDNA溶原性噬菌体PaP3进行基因组测序。方法 用CsCl梯度离心纯化噬菌体PaP3颗粒 ,提取噬菌体基因组DNA ,建立shot-gun随机文库 ,从文库中随机挑取克隆进行测序并完成序列组装 ,同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合酶切片段的变性、复性实验分析基因组末端。结果 共进行了 778条序列的测定与拼接 ,测序量达到 1 3 5倍覆盖率 ,得到一条长为 4 42 4 9bp的重叠群 ,此重叠群错误率为 9 4 6ERR 1 0KB ,测序结果和酶切图谱分析表明该PaP3基因组是一 4 42 4 9bp长的线性平端dsDNA分子。其碱基组成为A =2 4 2 4 % ,G =2 6 1 8% ,T =2 3 6 3% ,C =2 5 94 % ;稀有碱基 =0 ;A +T =4 7 87% ,C +G=52 1 3%。结论 噬菌体PaP3基因组是由 4 42 4 9bp组成的线性平端双链DNA分子。测序完成为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克斌金晓琳朱军民胡晓梅饶贤才胡福泉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基因组测序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基因组的初步注释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对已完成测序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基因组进行初步注释。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网上工具对噬菌体PaP3进行开发阅读框 (Openreadingframe ,ORFs)检索 ;编码序列鉴定 ;对公共数据库进行BLAST查询 ,分析基因的可能功能 ;对存在高度同源性序列的推定蛋白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在PaP3基因组中检索到2 5 2个大于 10 0bp的ORFs ,其中有 69个ORFs可确认为推定基因 ;核苷酸对核苷酸的BLASTn分析未发现有意义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 ;核苷酸对蛋白质的BLASTx分析共发现了 4个在公共数据库中有高度同源性序列的ORFs ,根据其同源性蛋白的功能推定ORF13 0 5 2 14 761编码产物为引物酶 解旋酶 ,ORF40 2 80 4172 8编码产物为末端酶大亚单位 ,ORF4172 8 42 2 2 5编码产物为溶菌酶 ,ORF16912 185 49编码产物为DNA聚合酶 ;绘制出了上述这四种蛋白的系统发生树。结论 噬菌体PaP3具有 2 5 2个大于 10 0bp的ORFs ,其中 69个为推定基因 ,有 4个推定基因的功能被确认为分别编码引物酶 解旋酶 ,末端酶大亚单位 ,溶菌酶及DNA聚合酶。
张克斌金晓琳朱军民胡晓梅饶贤才胡福泉
关键词:噬菌体基因组铜绿假单胞菌
人肽抗生素hPAB-β分子的同源模建及其突变体设计
2003年
目的 :获得肽抗生素hPAB β的分子结构 ,设计其突变体。  方法 :在序列比较的基础上 ,利用同源分子对hPAB β进行同源模建 ,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其突变体 ,通过PCR引入突变法获得突变体基因序列 ,将其克隆到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pQE CP4中 ,转化JM 10 9大肠杆菌进行表达。  结果 :模建结果表明 ,hPAB β由一个α螺旋和3个 β片层构成 ,二级结构保守 ,具有两亲性结构 ;其α螺旋推测与活性寡聚体形成有关 ;Asp4带负电 ,可能通过削弱寡聚体中央微孔口处阳电荷富集区而降低目的分子的生物学活性。利用PCR成功克隆了所设计的突变体基因 ,通过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实现了突变体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结论 :基于分子同源模建的肽抗生素hPAB β突变体的设计、克隆和成功表达 ,为筛选肽链更短。
饶贤才金晓琳黎庶胡金川胡晓梅陈志瑾胡福泉
关键词:肽抗生素同源模建突变体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