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月 作品数:10 被引量:139 H指数:7 供职机构: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CHO、hs-CRP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效果以及对CHO、hs-CRP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的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CHO和hs-CRP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HO、hs-CRP水平分别为(3.09±0.71)mmol/L、(4.65±0.92)m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2.42±2.19)次/周、(2.06±1.29)min/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CHO和hs一CRP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胡人月 李浩劼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单硝酸异山梨酯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心电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麝香保心丸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48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心电图各指标[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最长J-T间期与最短J-T间期差值(J-Td)、12导联心电图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差值(Q-Td)]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43/48),高于对照组72.34%(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Q-Td、J-Td及血清IL-1、hs-CRP、MMP-9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6/48),对照组为10.64%(5/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后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麝香保心丸可纠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抑制炎症反应,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胡人月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硫酸氢氯吡格雷 麝香保心丸 疗效 心电图 吸烟对男性高血压患者晨间血压上升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长期吸烟对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进一步阐述晨间血压上升速度是否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男性高血压患者300例,年龄40~79岁,受试者均无糖尿病病史,根据吸烟状况分为不吸烟组(n=100)、戒烟组(n=100)和吸烟组(n=100),由同一研究小组完成24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双重逻辑方程模型(double logistic curve-fitting procedure)分析动态血压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各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饮酒比例、高血压病程、血糖、血脂、血肌酐、血尿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吸烟组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24h脉压比不吸烟组和戒烟组高(P<0.05或P<0.01),收缩压白昼平台较戒烟组高(P<0.05)。不吸烟组与戒烟组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吸烟组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要高于不吸烟组和戒烟组[(16.5±1.2)比(7.3±0.9)mm Hg/h,P<0.01;(16.5±1.2)比(9.8±0.9)mm Hg/h,P<0.01]。④单因素相关分析示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与收缩压白昼平台、24h脉压有相关性(r=0.151,0.143,P<0.05),不吸烟组及吸烟组收缩压上升速度仅与收缩压白昼平台有相关性(r=0.152,P<0.01;r=0.128,P<0.01)。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上升速度仍与收缩压白昼平台呈正相关(r总=0.232,P<0.01;r不吸烟=0.274,P<0.01;r吸烟=0.283,P<0.01)。⑤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OR=1.326,95%CI1.083~1.624,P=0.006)及收缩压白昼平台水平(OR=1.292,95%CI1.046~1.595,P=0.017)是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期吸烟的男性高血压患者白昼收缩压水平较高,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晨间收缩压上升速度加快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许耀 郝云霞 崔爱东 梁友玲 赵燕 于春英 胡人月 刘爱玲关键词:吸烟 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复律后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左心房内径(LA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的影响,探讨缬沙坦预防心房颤动的作用机制。方法 83例EH伴PA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常规降压药物+缬沙坦+胺碘酮治疗)及对照组[39例,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外的常规降压药物+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Pd、Pmax、hs-CRP、LAD的变化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Pd、Pmax、LAD、hs-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EH伴PAF能够有效维持窦性心律,部分预防心房颤动发生,可能与其降低hs-CRP水平,减小Pd、Pmax、LAD有关。 胡人月 刘爱玲关键词:胺碘酮 心房颤动 高血压 中心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心动脉压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心内科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98例,年龄45~8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组54例,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8例)和多支病变组(5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同步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法)和肱动脉(袖带加压法)的血压,记录中心动脉及肱动脉压力参数,随访2年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 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多支病变组中心动脉收缩压( CASP)、中心动脉脉压( CAPP)、肱动脉收缩压( SBP)、肱动脉舒张压(DB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均为P<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APP≥49 mmHg(中位数)时MACE发生风险明显增高(χ2=11.216,P=0.001),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MACE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χ2=7.716,P=0.005)。在校正年龄、BMI、吸烟及血压水平等因素后,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CAPP(RR:1.095,95%CI:1.030~1.165,P=0.004)是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心动脉压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密切,CAPP是MACE的危险因素。 许耀 徐晗 郝云霞 刘爱玲 崔爱东 梁友玲 于春英 胡人月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中心动脉压 硝苯地平控释片不同时间给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不同时间给药对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清晨血压上升速度是否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初诊高血压患者110例,年龄32~76岁,随机分为两组:清晨服药组(n=55,6:00-8:00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和夜间服药组(n=55,19:00-21:00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由同一研究小组完成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两组动态血压的差异及动态血压与随访18月后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夜间服药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低于清晨服药组(P〈0.01)。夜间服药组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较清晨服药组降低[(7.3±4.8)比(11.3±9.6)mm Hg/h,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与白天收缩压平台、dSBP及24hSBP呈正相关(分别r=0.383、0.206、0.212,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及白天收缩压平台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0,95%CI 1.06~1.35;OR=1.13,95%CI1.01~1.26;均P〈0.05)。结论 夜间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及清晨血压上升速度;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加快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许耀 郝云霞 崔爱东 梁友玲 于春英 胡人月 刘长英 李琳 刘爱玲关键词:时间治疗学 血压变异性 动态血压 心脑血管事件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 研究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COPD伴呼衰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序贯组行有创机械通气,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分界点,拔除气管后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至脱机,有创组持续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至脱机,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ICU住院时间、再插管率、VAP发生率分别为(6.39±1.06)d、(8.02±1.44)d、(12.15±2.84)d、10.34%、6.90%,均显著低于有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序贯组改为无创通气2 h后,序贯组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分别为(2.92±0.81)kPa、(19.26±3.18)kPa、(32.42±4.92)次/min、(31.32±4.03)次/min,与有创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分界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有创通气具有相同效果,且可降低COPD伴呼衰患者的机械通气情况,减少VAP,利于后续治疗。 李浩劼 胡人月关键词:COPD 呼吸衰竭 阿托伐他汀对伴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伴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29例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组(n=44)、20mg组(n=42)和40mg组(n=43),10周后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基线水平相比,阿托伐他汀10、20和40mg组均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LDL-C(P均<0.05),但是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均<0.05)。其中,40mg组较20mg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进一步增加(P<0.001)。20mg和40mg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但仅40mg组血糖升高(P<0.05)。结论:在伴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脂代谢,但是同时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升高,表现为糖代谢受损。 崔爱东 张秀华 赵燕 于春英 胡人月 刘爱玲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代谢综合征 糖代谢 隐蔽性高血压清晨血压波动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隐蔽性高血压(MH)与清晨血压波动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入选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诊室血压<140/90 mm Hg的非高血压受试者320例,年龄40~79岁,由同一研究小组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 h平均收缩压≥130和(或)24 h平均舒张压≥80 mm Hg与否分为正常血压组(n=194)和MH组(n=126),分析两组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随访终止时间为2018年6月,随访终点事件为新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源性死亡。结果 MH组体质量指数、吸烟及糖尿病比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于正常血压组(均P<0.05)。MH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收缩压平台、夜间收缩压平台、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14.9±9.3)比(11.2±9.2) mm Hg/h]高于正常血压组(均P<0.01),MH组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各参数水平也高于正常血压组(均P<0.05)。MH组MACCE发生率高于正常血压组(7.14%比2.06%,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H患者发生MACCE风险明显增加(P=0.009),糖尿病患者MACCE发生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2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MH组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HR=1.589,95%CI 1.161~2.175,P=0.004)、白天收缩压平台水平(HR=1.155,95%CI 1.005~1.327,P=0.042)是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MH患者白天收缩压平台水平升高和清晨收缩压上升速度加快可能是MACCE的危险因素。 许耀 徐晗 郝云霞 刘文娟 王梅 胡人月 辛林泽 刘爱玲关键词:隐蔽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心脑血管事件 前列地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 观察在常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对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进一步探讨影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13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85例,年龄53~79岁(68.5±7.8)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5)和治疗组(n=65),对照组行常规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制剂10 μg,1/日,连用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住院时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受试者随访120 d,记录2组因心衰进展再入院治疗患者例数及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6MWD距离增加,NT-proBNP水平下降,[(359.9±144.4)m vs. (414.9±145.1)m]、[(3120.0±1811.6)ng/L vs. (2350.1±1731.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治疗组第一次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1.2±2.6)d vs.(12.3.±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LVEF、FS提高,LVEDD缩小,[(42.6±7.9)% vs. (45.7±7.7)%]、[(33.3±4.1)% vs. (35.1±4.3)%]、[(52.3±5.8)mm vs. (49.9±6.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0 d,共有26例患者因心衰进展恶化再次住院治疗,其中对照组15例,治疗组11例,治疗组心衰进展恶化再入院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101.6±19.0)d vs. (69.5±1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水平(RR=7.395,95%CI:1.881~29.073)及合并COPD(RR=7.120,95%CI:2.762~18.349)是心衰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可能会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许耀 徐晗 郝云霞 崔爱东 梁友玲 于春英 胡人月 刘爱玲关键词:前列地尔 心力衰竭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