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艳

作品数:80 被引量:279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6篇细胞
  • 26篇创伤
  • 10篇转录
  • 10篇小鼠
  • 9篇转录因子
  • 9篇护理
  • 8篇核转录因子
  • 8篇T细胞
  • 8篇创伤后
  • 7篇细胞功能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细胞
  • 7篇护士
  • 7篇T细胞功能
  • 6篇炎症
  • 6篇核因子
  • 5篇蛋白
  • 5篇脾细胞
  • 5篇小鼠脾细胞
  • 5篇免疫

机构

  • 38篇第三军医大学...
  • 3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重庆市急救医...
  • 1篇创伤烧伤与复...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乐山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市开州区...

作者

  • 80篇罗艳
  • 40篇梁华平
  • 32篇徐祥
  • 29篇王正国
  • 18篇耿波
  • 14篇杨相梅
  • 12篇胡承香
  • 10篇朱佩芳
  • 6篇陈红梅
  • 5篇李冬梅
  • 4篇熊仁平
  • 4篇耿波
  • 3篇代佳平
  • 3篇刘昕
  • 2篇李春梅
  • 2篇国华
  • 2篇田丰群
  • 2篇夏爱莲
  • 2篇陈方祥
  • 2篇黄娟

传媒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重庆医学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感染.炎症....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护理学杂志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12篇2001
  • 2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都保训练哨联合跟踪健康干预在哮喘患者使用都保吸入剂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都保训练哨联合跟踪健康干预在哮喘患者使用都保吸入剂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呼吸内科门诊2015年6-12月诊治的6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和观察组(都保训练哨联合跟踪健康干预),每组30例。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夜间症状、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量(PEF)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MARS-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P<0.05)。两组患者夜间症状、PEF、FEV1、ACT评分、MARS-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保训练哨联合跟踪健康干预能提高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减少夜间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用药依从性。
罗艳李赵兰王婷婷
关键词:哮喘
创伤小鼠脾细胞核因子-κB的表达及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2001年
目的:探讨创伤后不同时相点脾细胞核因子-kappaB(NF-κB)的DNA结合蛋白和NF-κB P^(65)蛋白亚型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骨折模型,于创伤后1、4、7d处死动物,分离、纯化脾细胞,提取脾细胞核蛋白。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用免疫蛋白印变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蛋白亚型表达。结果:NF-κB的DNA结合活性在创伤后1、4、7d表达明显增加。NF-κB P^(65)蛋白亚型在创伤后1、4、7d表达明显增高。结论:创伤可明显增强脾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和P^(65)蛋白亚型的表达,在创伤后淋巴细胞活化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罗艳梁华平胡承香耿波徐祥熊仁平王正国
关键词:创伤脾细胞核转录因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外源性胍丁胺抑制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化及损伤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胍丁胺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化及损伤的影响,并探究其与NF-κB、MAPK通路及活性氧(ROS)的产生是否相关。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MTT法检测0~4 mmol/L胍丁胺作用24 h对HUVECs细胞活力的影响。HUVECs细胞机分为:(1)空白对照组;(2)脂多糖(10μg/m L)组;(3)胍丁胺干预组:脂多糖(10μg/m L)+胍丁胺(0.125、0.5、1 mmol/L)。ELISA法检测24 h细胞上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 ICAM-1)、可溶性血管间粘附分子-1(s VCAM-1)、可溶性E-选择素(s E-selectin)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确定胍丁胺最适干预浓度(1 mmol/L)。后续实验中HUVECs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10μg/m L)组、胍丁胺(1 mmol/L)组及脂多糖(10μg/m L)+胍丁胺(1 mmol/L)共同组,作用1、6、24 h;抑制剂组即在脂多糖刺激前1 h,用10μmol/L NF-κB(PDTC)、ERK1/2(PD98059)及p38(SB203580)抑制剂进行预处理。q RT-PCR法检测ICAM-1、VCAM-1、E-selectin、MCP-1、血红素氧合酶(HO-1)、醌氧化还原酶(NQO1)m RNA表达水平;DCFH-DA作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VCAM-1、ICAM-1、p65、磷酸化-p65(p-p65)、IκBα、p-IκBα、ERK、p-ERK、p38、p-p38、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HUVECs经10μg/m L脂多糖刺激24 h后,上清s VCAM-1、s ICAM-1、s E-选择素、MCP-1含量明显升高(P<0.05),细胞内ROS明显增加(P<0.05);刺激6 h后各因子m RNA水平升高(P<0.05);(2)胍丁胺(1 mmol/L)干预后上述指标显著下调(P<0.05),这与p38、ERK及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的抑制效应相似;(3)胍丁胺干预组6 h HO-1 m RNA表达较脂多糖组明显增加(P<0.05),而NQO-1无明显变化;(4)胍丁胺明显抑制脂多糖刺激引起的细胞内p38、ERK、核内p65(Ser536)与胞浆IκBα磷酸化,并上调胞浆IκBα蛋白水平。结论胍丁胺可能通过抑制NF-κB、MAPK通路的激活下调粘附分子及趋化因子水平,并增强HO-1表达
殷商启朱俊宇罗莉杨霞梁华平罗艳
关键词:胍丁胺MAPK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脂多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创伤小鼠淋巴细胞膜流动性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1997年
研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创伤小鼠淋巴细胞膜流动性及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SOD体内应用(10000U/kgd,伤后0-3d)可明显降低创伤小鼠血清、脾脏、胸腺、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及T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提高淋巴细胞膜及T细胞质膜、线粒体膜、微粒体膜的流动性,对创伤后T细胞转化活性降低、白细胞介素2(IL-2)生成减少、IL-2受体(IL-2R)表达受抑、IL-2介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IL-2MLPR)降低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作用。表明SOD可保护创伤后淋巴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并提高淋巴细胞的功能。
罗艳梁华平王正国耿波徐祥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创伤淋巴细胞膜流动性药理学
不同体位对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体位对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不同体位下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的对照试验文献。经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SPSS20.0及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13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4篇为临床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简单后仰位比较,嗅物位可以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的声门视野[比值比(OR)=1.35,95%置信区间(95%CI):1.11~1.63,P=0.002],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OR=0.50,95%CI:0.37~0.66,P<0.00001),更易于插管(OR=1.58,95%CI:1.37~1.83,P<0.00001);与嗅物位比较,斜坡位的声门视野差异不明显(OR=0.87,95%CI:0.59~1.30,P=0.50),首次插管成功率无明显差异(OR=1.44,95%CI:0.76~2.75,P=0.26)。结论嗅物位能够提高声门视野,提高插管成功率,建议作为临床气管插管患者的首选体位;斜坡位在声门视野和首次插管成功率上不劣于嗅物位,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RCT进行研究。
黄娟陈红梅罗艳周丽杨相梅
关键词:气管插管直接喉镜META分析
IL-6与骨保护素联合抑制RANKL体外诱导的溶骨效应
目的:运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模型,研究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联合抑制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
王信罗艳张健陈婷梅廖文波
SELEX实验中两种富集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03年
比较指数富集系统进化配体 (SELEX)实验中 ,液相筛选与固 液相筛选方法的差异对筛选富集库亲和力的影响。液相筛选、膜截留结合核酸的技术路线与固 液相筛选、固相中直接获取结合核酸的途径相比较 ,前一种方法更容易富集到与靶目标结合的目的序列。
胡承香邸雁飞朱旭东顾长国李磊吕凤林梁华平徐祥罗艳刘琛
严重多发伤患者并发症的预测和辅助诊断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 TNF- α、IL- 6、IL- 10和 C-反应蛋白对伤后感染并发症的预测和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EL ISA法测定 34例 ISS≥ 16分的多发伤患者伤后血浆 TNF- α、IL- 6、IL- 10和 C-反应蛋白的变化 ,同时监控体温和血 WBC,并与 11例健康对照比较 ;应用 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伤后早期多发伤患者血浆 TNF- α、IL- 6、IL- 10和 C-反应蛋白出现不同程度升高 ;在伤后早期未并发感染前感染患者血浆 TNF- α、IL- 10、CRP以及体温和 WBC与非感染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待并发感染后则明显升高 ,而血浆 IL- 6在整个观察期间感染组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对感染并发症的辅助诊断价值 ,CRP的灵敏度最高 ,体温和 WBC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 ,IL- 6有较高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论 对多发伤伤后感染并发症的辅助诊断 ,这些指标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IL- 6是最好的伤后感染并发症的预测和辅助诊断指标。
徐祥梁华平杨文琼何义平罗艳王正国高劲谋都定元李邦春夏爱莲
关键词:多发伤细胞因子CRP
创伤小鼠脾细胞核因子-кB的表达及其与SIRS发生的关系
大量的研究表明,严重创伤可致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激活并分泌大量炎症介质,该变化在创伤后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淋巴细胞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充分阐明。传统的观点认为,...
罗艳梁华平胡承香耿波徐祥熊仁平王正国
文献传递
游离皮瓣移植术手术前后的护理被引量:3
2010年
游离皮瓣移植是将一块离体的皮瓣,通过小血管吻合技术将皮瓣的血管与缺损部位的血管吻合,立即得到良好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从而在移植部位永久存活,达到消灭创面、整复畸形和缺损的目的 ,又叫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患者多为意外受伤,也有因疾病或溃疡所致的皮肤及软组织缺损,骨或肌位外露。虽然此手术可恢复受皮区外形和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手术较复杂,风险高,在围手术期需要精心的护理才能提高成活率。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从开展该项手术以来,无论从治疗技术或护理方面,都在努力钻研、不断提高,自2009至2010年共开展18例游离皮瓣移植术,效果良好。
罗艳王艳李春梅
关键词:游离皮瓣手术前后护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