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波

作品数:35 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8篇细胞
  • 18篇创伤
  • 10篇小鼠
  • 7篇T细胞
  • 6篇创伤后
  • 5篇摄影
  • 5篇细胞功能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免疫
  • 5篇T细胞功能
  • 4篇皂甙
  • 4篇脾细胞
  • 4篇人参
  • 4篇人参茎叶
  • 4篇人参茎叶皂甙
  • 4篇小鼠脾细胞
  • 4篇茎叶
  • 4篇茎叶皂甙
  • 4篇T淋巴细胞

机构

  • 35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5篇耿波
  • 23篇梁华平
  • 21篇王正国
  • 19篇徐祥
  • 18篇罗艳
  • 10篇朱佩芳
  • 6篇胡承香
  • 4篇田丰群
  • 4篇熊仁平
  • 3篇柯新华
  • 2篇曾凡
  • 2篇陈方祥
  • 2篇欧东
  • 2篇于鸿飞
  • 1篇夏爱莲
  • 1篇李邦春
  • 1篇黄昊
  • 1篇董国奇
  • 1篇都定元
  • 1篇吕凤林

传媒

  • 7篇中国医学教育...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现代医学仪器...
  • 2篇解放军医院管...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医疗设备信息
  • 1篇2001全国...
  • 1篇2001年全...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3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伤小鼠脾细胞核因子-кB的表达及其与SIRS发生的关系
大量的研究表明,严重创伤可致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激活并分泌大量炎症介质,该变化在创伤后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淋巴细胞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充分阐明。传统的观点认为,...
罗艳梁华平胡承香耿波徐祥熊仁平王正国
文献传递
现代传播技术对医学摄影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介绍了现代传播与传播技术,医学摄影的现状以及现代传播技术对医学摄影产生的影响.
耿波
关键词:医学摄影
创伤小鼠脾细胞核因子-κB的表达及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2001年
目的:探讨创伤后不同时相点脾细胞核因子-kappaB(NF-κB)的DNA结合蛋白和NF-κB P^(65)蛋白亚型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骨折模型,于创伤后1、4、7d处死动物,分离、纯化脾细胞,提取脾细胞核蛋白。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用免疫蛋白印变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蛋白亚型表达。结果:NF-κB的DNA结合活性在创伤后1、4、7d表达明显增加。NF-κB P^(65)蛋白亚型在创伤后1、4、7d表达明显增高。结论:创伤可明显增强脾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和P^(65)蛋白亚型的表达,在创伤后淋巴细胞活化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罗艳梁华平胡承香耿波徐祥熊仁平王正国
关键词:创伤脾细胞核转录因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30例多发伤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与损伤严重度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2001年
徐祥梁华平高劲谋都定元李邦春罗艳耿波夏爱莲陈方祥王正国
关键词:多发伤血浆白细胞介素10损伤严重度预后
创伤小鼠脾细胞核因子-κB的表达变化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创伤后不同时间点脾细胞核因子 kappa B(NFκB)的 DNA结合蛋白和 NFκB p6 5蛋白亚型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1、4、7日处死动物 ,分离、纯化脾细胞 ,提取脾细胞核蛋白。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MSA)检测 NFκB的 DNA结合活性 ;用免疫蛋白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 NFκB p6 5蛋白亚型表达。结果 :脾细胞 NFκB的 DNA结合活性在创伤后 1、4、7日表达明显增高。 NFκB p6 5蛋白亚型在创伤后 1、4、7日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创伤可明显增强脾细胞NFκB的 DNA结合活性和 p6 5蛋白亚型的表达。在创伤后淋巴细胞活化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发生。
罗艳梁华平胡承香耿波徐祥熊仁平王正国
关键词:创伤核因子-KB脾细胞核转录因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创伤小鼠血清、巨噬细胞、Ts细胞对反抑制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研究了创伤小鼠反抑制T细胞(Tcs)比例、功能的变化及创伤血清、巨噬细胞、抑制性T细胞(Ts)对正常小鼠Tcs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伤小鼠脾细胞中VVL^+细胞百分率于伤后一过性减少,Tcs细胞在T淋转、IL-2、IL-2R检测系统中的反抑制活性均明显受抑;创伤小鼠血清、巨噬细胞、Ts细胞在体外对正常Tcs细胞反抑制活性(T淋转、IL-2、IL-2R检测系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创伤后4天小鼠血清在体内对正常小鼠脾脏VVL^+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降低正常小鼠Tcs细胞的反抑制活性。表明创伤可致Tcs细胞比例及功能发生改变,创伤后血清、巨噬细胞、Ts细胞参与介导了Tcs细胞功能的受抑过程。
梁华平王正国朱佩芳耿波罗艳徐祥
关键词:创伤血清巨噬细胞TS细胞
医学摄影图片的网络化管理被引量:2
2004年
文章介绍了医学摄影图片网络化管理中用户登录、用户查询、当前预约图片显示、分类维护、借阅人基本信息和图片基本信息等9个模块的功能。指出网络化有利于医学摄影图片的集中管理,确保使用所需;有利于医学摄影图片的永久保存和充分利用;有利于促进医院照相室的建设和业务发展。
柯新华欧东耿波曾凡黄昊于鸿飞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黄芪多糖、人参茎叶皂甙对创伤小鼠淋巴细胞膜流动性及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1996年
小鼠腹腔注射黄芪多糖(APS)250mg/kg·d、皮下注射人参茎叶皂甙(GSL)50mg/kg·d连续4天,可明显对抗创伤小鼠脾细胞、胸腺细胞、肠系膜淋巴结细胞膜流动性的降低,提高T细胞质膜、线粒体膜、微粒体膜的流动性,改善T细胞白介素2(IL-2)mRNA、IL-2受体(IL-2R)mRNA、IL-2、IL-2R、T淋巴细胞转化(TLT)的受抑状态。表明APS、GSL可提高创伤后淋巴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
梁华平王正国耿波田丰群
关键词:小鼠创伤人参茎叶皂甙IL-2R黄芪多糖膜流动性
创伤后IL-2表达受抑与核转录因子NFAT变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01年
为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 (nuclearfactorofactivatedT cells,NFAT)的DNA结合活性变化和IL 2表达受抑间的关系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12h及 1、4、7、10、14天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以测定IL 2活性 ;提取脾细胞RNA以测定IL 2mRNA ;提取脾细胞核蛋白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检测NFAT的DNA结合活性。结果显示 ,创伤后脾细胞NFAT的DNA结合活性逐渐下降 ,至伤后 4天时下降最明显 ,仅为正常对照组的 41%。这与创伤后IL 2活性和IL 2mRNA的降低相一致。结果表明 ,创伤后IL 2表达受抑至少部分是由于NFAT的DNA结合活性降低所致。这对于阐明创伤后IL 2受抑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罗艳梁华平徐祥胡承香耿波王正国
关键词:创伤白细胞介素2IL-2MRNANFAT核转录因子
创伤后巨噬细胞抑制T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研究创伤后巨噬细胞抑制T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创伤小鼠的巨噬细胞,加入至正常小鼠T细胞培养系统中,测定T细胞功能及细胞内信使分子。结果:创伤后巨噬细胞在体外可明显抑制经ConA刺激的正常T淋巴细胞转化、白介素2(IL2)的生成、IL2受体α(IL2α)的表达以及IL2mRNA、IL2RαmRNA水平,可升高正常活化T细胞内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游离钙([Ca2+]i)浓度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去除创伤小鼠脾细胞中的巨噬细胞,可不同程度地逆转T细胞功能的受抑状态,并降低cAMP含量,增加cGMP含量、[Ca2+]i浓度及PKC活性。结论:创伤后巨噬细胞可通过改变活化T细胞内信使分子水平。
梁华平王正国朱佩芳罗艳耿波徐祥
关键词:创伤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