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萍

作品数:180 被引量:53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11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9篇天文地球
  • 19篇理学
  • 14篇化学工程
  • 8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1篇分子
  • 29篇分子筛
  • 18篇水热
  • 17篇气田
  • 16篇铝源
  • 14篇模板剂
  • 14篇催化
  • 13篇催化剂
  • 12篇有机模板剂
  • 12篇水热晶化
  • 11篇油藏
  • 11篇油田
  • 11篇盆地
  • 11篇储层
  • 9篇ZSM-5分...
  • 8篇油气
  • 8篇脱硫
  • 8篇裂化
  • 6篇地层
  • 6篇气井

机构

  • 91篇中国石油化工...
  • 27篇中国石油化工...
  • 27篇中国石化
  • 23篇中国石化石油...
  • 21篇中国石油大学...
  • 20篇中国石油大学...
  • 11篇北京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辽宁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化集团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石油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176篇王萍
  • 12篇王杰
  • 11篇陶成
  • 10篇刘文汇
  • 9篇吴小奇
  • 9篇陈迎宾
  • 9篇王殿中
  • 9篇腾格尔
  • 9篇张欣
  • 8篇何兴贵
  • 8篇杨华敏
  • 7篇周志军
  • 7篇孙桂大
  • 6篇杨景利
  • 6篇陈光旭
  • 6篇田晓飞
  • 6篇王岩
  • 5篇高金森
  • 5篇曾华盛
  • 5篇黎华继

传媒

  • 6篇内蒙古石油化...
  • 6篇中外能源
  • 5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工业催化
  • 4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石油矿场机械
  • 3篇石油学报(石...
  • 3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承德石油高等...
  • 3篇中国石油和化...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地质学报
  • 2篇时代文学
  • 2篇钻采工艺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石油钻探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11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1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次生长法制备的混合晶相催化裂化烟气硫转移剂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晶相的催化裂化烟气硫转移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硫转移剂以氧化镁、钛酸镁和镁铝尖晶石三种混合晶相作为脱硫载体和脱硫活性中心,负载金属氧化物作为氧化还原促进剂,采用二次生长法制备得到的,以该硫转移剂...
张强王萍李春义金萍王斌
文献传递
海相油气成藏定年技术及其对元坝气田长兴组天然气成藏年代的反演被引量:6
2018年
我国海相叠合盆地的油气特征及成藏过程表现出很强的复杂性,确定油气成藏年代极其困难,建立有效的成藏定年技术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基于稀有气体He年代积累效应和油气藏保存机制,建立了油气藏4 He成藏定年地质模型及年龄估算公式,明确其为油气成藏定型时间;基于天然气40 Ar/36 Ar比值与源岩钾丰度及地质时代的关系,建立了追溯油气源岩时代的Ar同位素估算模型.磷灰石、锆石(U-Th)/He定年体系的封闭温度与含油气盆地生油气窗的温度范围较为一致,磷灰石、锆石(U-Th)/He年龄可以揭示含油气盆地抬升剥蚀时间、由构造抬升导致的油气藏调整时间,建立了固体沥青、原油中沥青质提取、溶样、Re-Os纯化富集及分离等Re-Os同位素测年前处理技术,可以直接确定固体沥青、原油等的形成时间.按照含油气系统成藏地质要素形成时间或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提出了从确定源岩形成-油气生成-运移充注-调整改造-成藏定型等成藏过程的定年技术序列.开展四川盆地元坝气田源岩时代、生排烃、运移充注、调整改造及成藏定型等关键过程的时间节点综合研究,明确了元坝气田的主力气源为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两期原油充注时间分别为220~175Ma、168~140Ma;油裂解气发生在140~118Ma,元坝地区约97Ma以来发生构造抬升,尤其15Ma以来气-水界面发生调整,约在12~8Ma气藏最终定型并形成现今的气藏格局.
王杰刘文汇陶成腾格尔席斌斌王萍杨华敏
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性能被引量:11
2004年
综述了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分布特征、催化活性特征及其在催化加氢方面的应用。
常慧王萍夏蓉晖曹强王禾徐泽辉
关键词:镍基催化剂催化加氢性能催化活性汽油裂解技术
中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年代学被引量:29
2013年
我国海相叠合盆地存在多期构造运动、多期生排烃、多期成藏以及后期调整改造等特点,使得确定油气成烃成藏年代极其困难,因此基于我国典型海相复杂油气藏的成藏理论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需求,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海相层系油气藏成藏年代学的研究,重点介绍了流体包裹体分析、稀有气体氦氩同位素方法、矿物(U—Th)/He定年分析和自生伊利石K(Ar)—Ar定年等成藏定年的基础和研究进展,并对每种定年手段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评述,最后提出在对我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年代研究时,不能单凭某一种定年方法来判断,而应综合利用不同定年技术方法,同时要结合传统地质学分析方法来综合判断油气充注与成藏时间的思路,希翼推动海相油气成藏定年的发展,并为海相油气成藏理论的深化完善拓展研究思路。
刘文汇王杰陶成胡广卢龙飞王萍
关键词:海相油气同位素测年
一种低硅铝比ZSM-48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硅铝比ZSM‑48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硅源、无机碱和第一有机模板剂的第一混合物进行水热晶化得到的相对结晶度≥90的纯硅ZSM‑48分子筛作为中间产品,再加入铝源、碱源和可选加入的第二有机模板剂...
邢恩会王萍方文秀毕云飞罗一斌
川东北钻井复杂情况风险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川东北地区地质构造非常复杂,钻井地质环境难以预测,给钻井设计与施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习法,建立了钻井复杂情况分析模型,对川东北地区钻井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井漏模型准确率90.5238%、溢流模型准确率99.9855%、井塌模型准确率99.802%、卡钻模型准确率83.33%、钻具失效模型准确率90%,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钻井复杂情况风险分析法准确可靠,能够满足现场施工安全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王萍李文飞张锐王光磊张运成
关键词:川东北
一种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一种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由硅源、碱、晶种和水混合均匀得到的第一混合物在密闭反应釜中150‑200℃下恒温保持不多于10小时,然后加入由铝源、碱和水混合均匀得到的第二混合物,再将所得到的第三混合...
王殿中王萍冯强
文献传递
储层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 ,搞清楚剩余油的分布是关系油田生存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在胜三区进行微构造分析 ,研究实际测井数据 ,认为储层的含油饱和度和综合含水率受微型构造的控制 ,对处于同一开发期的井来说 ,同一韵律层中位于鼻状构造高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要低于位于侧翼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 ,而含油饱和度数值却较高。研究证实 ,微型构造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肖鸿雁王萍杜启振王岩
关键词:储层剩余油沉积微相含油饱和度
优化结算流程 实现井下作业费用的精细化控制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采油厂井下作业费用结算流程的优化,按照"谁出资谁审核"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区(三级)和采油厂(二级)预结算人员的责任,实现了井下作业费用分级核算、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运营模式,对采油厂实现精细化控制作业费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何东华孟凡涛王萍
关键词:井下作业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新技术进展被引量:20
2009年
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研究进展分为四个部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成胶破胶机理研究与认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研制与优选、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性能评价与研究、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压裂液。通常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不含聚合物,只有几种添加剂,在含盐介质中自动成胶而不需要交联剂,遇地层产出油气和水会自动破胶而不需要破胶剂;该体系配液方便,操作性强,可有效控制缝高,施工摩阻小,在低渗透储层中滤失量小,储层伤害小,压后油气增产效果显著,特别适合渗透率小于5×10-3μm2的油气层压裂,在高渗透层中渗透率又比胍胶压裂液大而有利于采用端部脱砂压裂工艺。加强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制备与应用研究以降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成本是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研究的重要方向。
王均何兴贵周小平王萍关兴华
关键词:压裂液粘弹性表面活性剂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