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泽龙

作品数:152 被引量:424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6篇文学
  • 14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0篇诗歌
  • 30篇文学
  • 29篇新诗
  • 29篇现代诗
  • 26篇现代诗歌
  • 21篇中国现代诗
  • 20篇代文
  • 19篇中国现代诗歌
  • 18篇意象
  • 18篇现代文
  • 18篇现代文学
  • 12篇艺术
  • 1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1篇学史
  • 11篇诗学
  • 11篇文学史
  • 10篇意象艺术
  • 10篇节奏
  • 9篇语言
  • 9篇汉语

机构

  • 140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东吴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湖北工业职业...

作者

  • 140篇王泽龙
  • 7篇王雪松
  • 5篇倪贝贝
  • 4篇王建雄
  • 3篇叶琼琼
  • 3篇钱韧韧
  • 2篇张立群
  • 2篇王海燕
  • 2篇陈超
  • 2篇杨葵
  • 2篇杨柳
  • 2篇王璐
  • 2篇程继龙
  • 2篇杨四平
  • 2篇高健
  • 2篇周少华
  • 2篇肖柳
  • 1篇李润霞
  • 1篇洛夫
  • 1篇洪子诚

传媒

  • 9篇华中师范大学...
  • 8篇学习与探索
  • 8篇人文杂志
  • 6篇文艺研究
  • 5篇河北学刊
  • 5篇文学评论
  • 5篇兰州大学学报...
  • 4篇江汉论坛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天津社会科学
  • 4篇诗探索
  • 4篇湖北理工学院...
  • 3篇新华文摘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湖北社会科学
  • 3篇江汉大学学报...
  • 3篇扬子江(诗刊...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写作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8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没的诗神重新归来——纪念《朱英诞集》出版被引量:2
2018年
今天,我们在北京大学聚集一堂,热烈庆祝《朱英诞集》的出版,可以说是我们向一位中国现代优秀诗人朱英诞的一次晚到而隆重的致敬。朱英诞为他的老师林庚先生推荐,从1939年至1945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讲授新诗与写作,这个时期也是朱诞诗歌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收集在朱英诞集子中的《春草集》《小园集》《深巷集》《夜窗集》《逆水船》《花下集》《损衣诗抄》等十多部诗集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王泽龙
略论法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特征被引量:3
2004年
文章论述了法国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的主要特征 ,即文学译介的时代性特征 ,文学译介的功利性目的 ,文学接受的本土化倾向 。
王泽龙
关键词:法国文学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翻译
新世纪以来徐志摩诗歌研究回顾与思考
2020年
徐志摩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传奇诗人。其短暂的生命书写了一段中国新诗史上无可替代的篇章。文章对新世纪以来徐志摩诗歌研究进行梳理和综合评述。这一时期的徐志摩诗歌研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各个不同研究方向的深入和新视野的开拓,使得徐志摩诗歌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在诗歌创作研究、诗学理论和思想研究、史料研究和文学史书写三个方面都有深入和拓展,同时也出现了跨学科的研究尝试,以及在传播与接受视角中引入文学活动系统外部环节的新研究思路。
王璐王泽龙
关键词:诗歌研究
朱英诞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被引量:7
2013年
出于多方机缘,朱英诞走近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找到了新诗创作的切入点。他领悟了象征主义心物感应的精义,获得了重新感知世界的方法;象征主义的暗示法启发他将意象提升为一种居于主体地位的表达方式,提高了表现力;在"纯诗"观念的启发下,朱英诞萌生了带有本体意味的"真诗"意识,触动了新诗本体。朱英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象征主义诗风,他的大量诗作具有独立价值,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王泽龙程继龙
关键词:象征主义诗歌暗示
从摩罗诗人到狂人——鲁迅关于“真的人”的人学问题研究
2018年
从写作《摩罗诗力说》开始,鲁迅一直在探索"真的人"的存在方式。留学时期,鲁迅赋予摩罗诗人以"精神界之战士"的天才形象。归国后,鲁迅作《狂人日记》,把"真的人"的形象具象化为"狂人"的一个方面。从摩罗诗人到狂人,鲁迅关于"真的人"的研究从抽象的异域形象发展到具体的本土形象,从空想的浪漫派精英到现实的自省型先驱,已经有了大跨度的进展。但是,他对于将来一定会出现"真的人",还存在确信却渺茫的希望,这种希望一直伴随他此后的人学研究。
武楚璇王泽龙
关键词:《摩罗诗力说》《狂人日记》
现代白话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建构被引量:8
2019年
"五四"时期新诗形式的建构主要是通过诗歌语言变革的途径实现的。清末民初的科学思潮与西方现代诗歌为中国诗歌语言的变革提供了最适宜的历史语境,现代白话构成了新诗语言的基础,古代、近代白话诗歌是现代汉语诗歌的源头,欧化白话是影响现代白话的重要因素。现代汉语语义关系改变了传统诗歌的思维方式,现代诗歌对内在诗意的追求与事理表达的逻辑化呈现,形成了其以句为核心、注重句子之间关系的整体思维特征。现代白话的叙事性特征、现代虚词的大量入诗、人称代词与标点符号的普遍使用,重新建构了新诗的形式与趣味。
王泽龙
关键词:现代白话新诗形式现代汉语诗歌诗歌语言语言变革现代诗歌
论徐訏《鬼恋》的叙事审美特征被引量:13
2003年
文章从诗思融会、现代传奇性追求、内叙事表现三个方面 ,对徐的代表作《鬼恋》
王泽龙余文镜
关键词:文学评论小说浪漫主义生命本质审美追求
1930年代中国新诗讲义与新诗的经典建构被引量:2
2021年
五四文学革命之后,中国新诗面临着重建新秩序的问题。1930年代,各类大学开始开设新诗课程,为学生讲授新诗,因而在新诗的这一初始阶段的传播过程中,对新诗规范的确立、知识的建构、经典的确认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课程讲义按照学科规范,遵循新诗的发展时序,梳理新诗的流变,挑选代表性的诗人和诗集,将新诗主张、诗歌群体编为前史,并予以命名,为早期新诗确立了基本规范,争取了学科地位与入史资格。其次,新诗的课堂讲义凸显了对讲述对象的价值评价,总结了新诗人及其新诗作品的历史贡献,初步建构了新诗的经典地位。再者,新诗讲授注重对新诗经典文本的挑选与讲习,为新诗发展提供了示范性引导,体现了新诗讲授者的现代性诗学意识。
王泽龙
关键词:课堂讲授
论穆旦诗歌语言的欧化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穆旦是中国现代诗人中最具欧化特征的诗人。大量使用长句子是穆旦诗歌语言欧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长句子的使用改变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功能,提高了表现力,扩大了信息容量,提高了细节描绘能力;革新了诗歌句子间的关系,在诗句间建立起严密的逻辑关系。穆旦诗歌语言的欧化与现代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现代情思的特质息息相关。
叶琼琼王泽龙
关键词:诗歌语言
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论被引量:3
2005年
文章探讨了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特征。前期意象艺术重在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化用,并以诗歌意象的繁复性与视觉性建构,表现出对“五四”后新诗潮的反思;后期意象倾向主要体现了对传统审美观念、传统文化的隐喻性检讨与重新审视,明显反映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潮的影响。
王泽龙
关键词: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