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晴佳

作品数:33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22篇史学
  • 7篇历史学
  • 4篇史学史
  • 4篇情感
  • 4篇古学
  • 4篇别史
  • 3篇中国史
  • 3篇史学家
  • 3篇西方史学
  • 3篇历史研究
  • 3篇国史
  • 2篇当代史
  • 2篇当代史学
  • 2篇兴盛
  • 2篇学术
  • 2篇哲学
  • 2篇中国史学
  • 2篇社会
  • 2篇史书
  • 2篇史学方法

机构

  • 3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柏林自由大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作者

  • 31篇王晴佳
  • 2篇胡箫白
  • 1篇刘军
  • 1篇李剑鸣
  • 1篇马勇
  • 1篇王加丰
  • 1篇王旭东
  • 1篇于尔根·科卡

传媒

  • 5篇高等学校文科...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河北学刊
  • 3篇史学理论研究
  • 2篇史学集刊
  • 2篇江海学刊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抗日战争研究
  • 2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文史哲
  • 1篇历史研究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史学史研究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方史学如何完成其近代转型?——四个方面的考察被引量:4
2016年
自文艺复兴之后,历史写作在西方经历一个显著的转变,其影响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渐渐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历史写作的一个普遍的范式。西方史学的这一转型,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些因素在其他文明中也曾出现。大致而言,促成西方史学完成其近代转型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文艺复兴催生的博古学研究,让史家不但重视实物史料,更助长了研究的风气;第二,17世纪以来研究方法的改进,特别对历史文献学的重视,滋生了对传统史学的不满和批判;第三,科学技术的长足进展,让不少哲人希求总结历史演进的规律,由此诞生了历史哲学;第四,上述史学方法和历史观念的变更,特别是脚注方法的运用,让历史写作不但能叙述史实,而且展现研究成果和历史解释,自吉本开始,逐步演变为现代史学的基本写作模式。
王晴佳
关键词:史学方法历史哲学伏尔泰
拓展历史学的新领域:情感史的兴盛及其三大特点被引量:12
2019年
情感史研究在近年的兴盛,与社会史、妇女史、家庭史等流派的兴起相关,而以其关注的重点及未来的走向而言,其意义在于将原来被人忽视的感性的因素,重新纳入历史研究的范围,由此对丰富和拓展历史学的领域,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情感史研究者不但以历史上的情感为研究对象,也从情感、感性的角度,重新分析和描述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当今的情感史研究论著反映了上述特点,同时也有助展示这一学派的活力及其研究的价值。
王晴佳
关键词:情感
特约评论人语
2012年
承《文史哲》杂志邀约之赐,让我在徐国琦教授大作发表之前,便有机会深入研读,受益实在匪浅。我与徐教授认识已有二十余年,对他辉煌的求学经历和近年的累累硕果,不但了解而且充满敬意。此处能饶舌数语,妄作评论,深感荣幸,并祈望得到徐教授的指正。
王晴佳
关键词:求学经历
西方史学如何完成其近代转型?——四个方面的考察
2016年
一、博古学与历史学 长期任教于牛津大学的现代意大利学者阿诺尔多·莫米利亚诺曾经这样写道:“我一生都对一种人特别好奇:他们与我的职业相近;我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志趣,也能分享他们的热诚,可他们的最终目标,又让我感到神秘莫测。这一种人对历史的事实充满兴趣,但对历史学却兴味索然。”莫米利亚诺所描述的,正是近代欧洲早期的博古学者。
王晴佳
关键词:西方史学历史学学者古学
我们应该怎样研究史学史?——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先生去世之际的反思被引量:1
2018年
国际史学史名家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先生于2017年11月26日去世,这是史学史领域的一大损失。伊格尔斯生前与本文作者有师生情谊,并合作出版了包括《全球史学史》在内的著作。在伊格尔斯逝世之际,作者对史学史研究的今后走向,就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是如何具有全球的眼光,平等地对待世界各地文明历史意识的不同表现,克服将书写的历史作为史学史研究唯一对象的偏见。第二是提倡史学史研究的时代感和批判意识,从时代变化的角度探究历史研究和写作的变化,并对以往的历史书写,具有批评的态度,以求促进历史学的进步。
王晴佳
关键词:伊格尔斯史学史兰克史学
米歇尔·福柯与现代史学思潮变化之渊源被引量:1
2019年
在现代世界,如果要指出一个对当代史学的主导观念、书写内容和研究方法均有重要影响的人士,那么非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莫属。语言、符号、表象1960年,34岁的福柯在巴黎郊外的一所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同时完成了他的国家博士论文,题为《疯狂与非理性:古典时代的疯癫史》。1964年此书出版了缩写本,不久又有了主要依据缩写本而译成的英文本——《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王晴佳
关键词:考古学人文科学思想史史学思潮
性别史和情感史的交融:情感有否性别差异的历史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性别史和情感史大约同时在20世纪末兴起,成为当今世界史坛引人瞩目的新流派。从西方史学发展的角度着眼,性别史和情感史的勃兴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情感表达的性别差异着手,史家揭示了性别构成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情感和性别于是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性别构成的历史演变揭示,男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一种普遍和深入的权力关系,在近代社会表现尤为明显。性别史和情感史的联手,揭橥了欧洲二元论哲学思维的不足,有助于重新思考传统的历史分期,检讨以理性主义为前提的近代史学遗产。总之,性别史、情感史及与之相关的身体史、家庭史、儿童史等学派的兴盛,挑战了近代史学的“宏大叙事”,从“由内而外”的角度探究人的自身,涉及历史研究中更为根本和关键的问题,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身体的交流和互动及家庭、子女和社会的关系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始终。
王晴佳
关键词:妇女史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学衡派”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和诠释被引量:3
2014年
与胡适等人提倡的"新文化运动"相对立,以梅光迪为领袖的"学衡派"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别样的诠释,对西方文明有着更全面的理解。梅光迪等人早年的教育以及留学经历极大影响了其学术旨趣。梅光迪早年接受了较完整的国学熏陶,到美国以后,又倾慕白璧德提倡的"新人文主义",强调现代文明的成功无法与传统相割裂。"学衡派"力图融合中西、汇通古今,在科学主义盛行的年代,突出人文的重要。"学衡派"的努力在当时并不成功,但与现代诠释学或有异曲同工之处。
王晴佳胡箫白
关键词:梅光迪学衡派
米歇尔·福柯与现代史学思潮变化之渊源被引量:4
2019年
在现代世界,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对当代史学的主导观念、书写内容和研究方法均有重要的影响。首先,福柯改变了近代历史学的主旨,摒弃了启蒙运动思想家希图探究历史规律的所谓"大写的历史"。其次,福柯为"它者"写史,将历史研究的对象从中心转移到了边缘,譬如疯狂、疾病、身体、性等,引发了史学界的诸多新潮——医疗史、性别史、身体史、儿童史、情感史等等。再次,福柯改造了历史研究的方法,指出史家不能仅仅依赖文献,而需要扩大史料的范围,将建筑、机构、规则、技术、物品、习俗等能承载记忆的东西都包含进来。复次,福柯提倡用话语取代语言,提出"考古学"和"系谱学"的概念来考察话语的构成和网络,直接导致了历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最后,福柯指出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揭橥了近代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所建构的知识体系背后的权力架构和网络。
王晴佳
关键词:福柯当代史学史学理论史学方法
美德、角色、风气:清末到五四学术思想变迁的一个新视角被引量:1
2020年
从清末到五四,中国的学术思潮产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学术领袖的变更:留美归国的胡适等人迅速崛起,取代了尚处盛年的严复、梁启超等人。胡适主张考订史料、“小心求证”,代表了一种新的“学术美德”,与近代欧美史学强调“如实直书”、科学治史的发展相类,同时又衔接和重振了乾嘉学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由是五四注重“考订”的学风取代了清末热衷“通论”的风气。五四时期学者之治学生涯,受此学术风气之影响。他们向这一风气看齐,展现为人所认可的“学术美德”,扮演合乎期望的“学者角色”。但“学者角色”有内外两个方面:一个学者之内在性格,与人所期望的角色并不一定符合,学者的学术生涯由此会产生明显的变更。晚清、五四学人处于中国学术的成长期,他们所展现的“学术美德”和扮演的“学者角色”,展现了学者个人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与时代风气之间的一种辩证和复杂的内、外互动之关系。
王晴佳
关键词:学术风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