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剑鸣

作品数:99 被引量:645H指数:1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历史地理
  • 14篇文化科学
  • 12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史学
  • 18篇美国史
  • 17篇学术
  • 15篇国史
  • 13篇民主
  • 11篇政治
  • 10篇美国史研究
  • 9篇世界史
  • 8篇主义
  • 8篇历史学
  • 7篇政体
  • 7篇治史
  • 6篇代表制
  • 6篇世界史研究
  • 6篇美国史学
  • 5篇学科
  • 5篇政治史
  • 5篇审视
  • 5篇史学家
  • 5篇美国历史

机构

  • 35篇南开大学
  • 33篇北京大学
  • 29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96篇李剑鸣
  • 1篇滕延海
  • 1篇郑启芬
  • 1篇刘军
  • 1篇潘洁
  • 1篇马勇
  • 1篇王加丰
  • 1篇王旭东
  • 1篇邵声
  • 1篇王晴佳
  • 1篇何芊

传媒

  • 13篇史学月刊
  • 9篇世界历史
  • 8篇史学集刊
  • 8篇历史研究
  • 8篇美国研究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社会科学论坛
  • 3篇历史教学(下...
  • 3篇世界历史评论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南开学报(哲...
  • 2篇史学理论研究
  • 2篇云梦学刊
  • 2篇新世纪周刊
  • 2篇经济社会史评...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新华文摘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学术界

年份

  • 6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史写作中的时空结构——从奥斯特哈默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谈起被引量:4
2019年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1)一书,被誉为“德国史学领域的里程碑”,(2)很快就有了多种语文的译本,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可是,奥斯特哈默却告诉读者,这部三卷本巨著是“在一座德国小城的一所规模很小的大学中写成的”。(中文版序,第3页)这不免让人深感惊讶。
李剑鸣
关键词:奥斯特全球史哈默
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被引量:12
1992年
一、欧洲文明向美洲的扩张所谓两个世界文明的汇合,实际就是欧洲文明向美洲大陆的移植与扩张,是白种移民对新世界的征服与改造。这一过程以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为起点,历时数百年,其后果与影响均有世界历史意义。欧洲文明体系内部已有的变动,因为与新大陆文明发生接触而加速;另一方面,美洲的面貌在旧世界文明的冲击下也为之一新,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文化传统乃至种族生存,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5-16世纪以来,新旧世界文明的撞击,冲突与融合,塑造了印第安人新的历史命运。
李剑鸣
关键词:世界文明历史命运主流社会印第安部落白人欧洲文明
美国革命时期代表制的实践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在美国革命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语境中,源自英国和殖民地时期的代表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其最显著之处在于,民选代表中出身平凡的"新人"开始挑战传统"绅士"的权威,对平等代表权的追求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代表与被代表者的实际关系与英国有着越来越大的不同,代表制的功能也变得远比英国复杂和发达。但是,这些变化并未遵循某种线性的轨迹,而是在民众和精英的较量与妥协中曲折行进的,体现了民众主义和精英主义两种路径的博弈,并使这种新型的代表制政府具有民众与精英共治的特点。
李剑鸣
关键词:代表制精英主义民众主义现代民主
探索世界史研究的新方法——“新文化史”的方法论启示被引量:8
2012年
提高研究水平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关键,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要切实去做,却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近三十多年来,我们的世界史研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同时也始终受到许多难题的困扰。我们经常谈到领域、资料、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限制,这确实触及了世界史学科发展的要害。目前,研究条件正在逐步改善,我们如果想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就向欧美史学取法仍然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李剑鸣
关键词:世界史研究新文化史方法论世界史学科
殖民地时期美国史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被引量:4
2001年
国内美国史学界对殖民地时期研究相对薄弱,而美国学者的研究则至为丰富。在研究中通常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难题:如何确定殖民地时期在美国历史中的地位?如何看待不 同种族和族裔群体的历史作用?如何理解英格兰文化与北美文化的关系?如何解释北美13个殖 民地从分到合的变化过程?如何借鉴和利用美国学者整理的历史文献和发表的研究成果?这都 是研究殖民地时期美国史所必须处理的问题。
李剑鸣
关键词:殖民地时期多样性
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一个当代学术史的考察被引量:4
2022年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史学经历了三次转型,多种"新史学"次第登场,旧传统崩塌,新传统难以确立,以致当前的中国史学在理念、结构、范式、知识体系、研究方式乃至表述形式等方面,均打上了深重的外来印记。中国史家越来越离不开欧美史学的模式及启发,同时也感受到越来越难以承受的文化压力,由此引发"中学"和"西学"、传统和现代、政治和学术、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多重博弈。为了走出困局,中国史家纷纷设想以多种方式构建自己的史学话语体系,冲破欧美史学的笼罩。然则要在当今学术全球化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不得不继续借用来自欧美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必须取得能为欧美史学界所认可的研究成果。这一悖论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
李剑鸣
关键词:西方史学新史学
并非“完美主义者”的遗憾被引量:1
2003年
“盛世修史”。由刘绪贻教授和杨生茂教授任总主编的六卷本《美国通史》(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 10月版 ) ,是中国美国史学界老中青三代历史学家四分之一个世纪齐心协作、努力探索的学术结晶。它既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美国史学水平的一次检阅 ,更是新时期中国美国史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六卷本《美国通史》的出版不仅对于中国美国史学具有里程碑意义 ,而且对于中国学术界如何有力地抵制游谈无根的浮躁学风 ,对于中国外国史研究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为国外同仁奉献出中国历史学家的外国史精品著作 ,也都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与作用。本刊特约六卷本《美国通史》的撰著者、编辑出版者以及国内著名的美国史学者 ,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 ,围绕通史的撰著和出版历程、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等问题 ,畅谈己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剑鸣教授对本刊的这次学术活动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这些文章短小精悍 ,风格各异 ,思路纷呈 ,持论公允 ,思想深刻 ,情感真切 ,启迪丰富。现予以刊出 ,以飨读者 ,亦为未来的学术史研究者保存一份有价值的材料。是为按。
李剑鸣
关键词:《美国通史》档案资料治学精神
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的成就和地位
2019年
世界史学科在中国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曲折历程,不仅已成为史学史研究的课题,而且也经常进人专业研究人员的反思范围。自2018年年初以来,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社会政治语境中,许多学者回顾和反思本学科过往历程的热情十分高昂,美国史研究者也不例外。
李剑鸣
关键词:美国史研究世界史学科史学史研究政治语境
历史语境、史学语境与史料的解读——以弗吉尼亚州批准美国宪法大会中一条材料的解读为例被引量:26
2007年
"语境主义"意识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学家在解读具体的史料时,只有清楚而准确地把握史料产生的"历史语境",以及由相关研究构成的"史学语境",才有可能探明史料的"原意",进而恰当地运用史料。
李剑鸣
关键词:语境主义双重语境原意
西奥多·罗斯福与中国被引量:3
1993年
中日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以后,中国的主权进一步沦落,列强在华的争夺更趋激烈。美国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推动,在这个时期开始把外交政策的重点由美洲大陆转向整个世界,因而更加重视扩展在华利益,对华政策在其整个外交政策中的地位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李剑鸣
关键词:抵制美货运动义和团运动门户开放政策美国政府中日甲午战争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