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彦
-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十二指肠降段(含壶腹)切除术治疗早期十二指肠乳头癌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降段(含壶腹)切除术治疗早期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实施的3例十二指肠降段(含壶腹)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10 min。术后病理显示均为十二指肠乳头T1期腺癌,切缘阴性。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胆、胰、肠吻合口瘘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2~35个月,患者均健康生存,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也无术后糖尿病、上行性感染、胆汁反流性胃炎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对于早期十二指肠乳头癌,十二指肠降段(含壶腹)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 江慧洪王晖李阿建陈建军刘德军骆明德骆明德王晓彦
- 关键词:壶腹
- X线透视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操作体会被引量:11
- 2007年
- 螺旋型鼻肠管是一种具有螺旋记忆性能,其远端可白行恢复螺旋状.进入胃内8~12h后,鼻肠管在胃蠕动作用下.自行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和空肠。但临床上发现.由于急性重症胰腺炎、胃瘫等疾病本身就存在胃肠麻痹,鼻肠管自行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可能性较小.往往于24h后行X线摄片发现,鼻肠管卷曲缠绕于胃内。
- 裘佳培燕敏姚学新王晓彦李琛陈军项明
-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放射摄影术介入性鼻肠管
- 消化道癌合并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18例消化道癌合并胃肠道间质肿瘤(DTCGIST)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8例DTCGIST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所有病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术前胃镜检查仅1例发现GIST和消化道癌同时存在,其余17例只发现了消化道癌。DTCGIST中的消化道癌大体与镜下都未见特殊,但DTCGIST中的GIST体积均较小,且镜下核分裂像<5个/50HPF,淋巴结内未见转移的GIST细胞。免疫组化显示,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的阳性率分别为88.89%(16/18)、88.89%(16/18)、61.11%(11/18)、33.33%(6/18)、16.67%(3/18)。结论与单纯的消化道癌或单纯的GIST相比,DTCGIST无特异性临床特征。DTCGIST中的GIST多为早期病变,恶性程度低,但仍为潜在恶性。
- 裘佳培燕敏姚学新王晓彦陈军项明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特征
- 早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并探讨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对50例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1004枚淋巴结再次切片,然后进行HE染色和用抗细胞角质的单克隆抗体CAM5.2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和早期胃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34例弥漫型早期胃癌中有11例(32.35%)存在微转移,而16例肠型早期胃癌中仅有1例(6.25%)存在微转移。微转移与原发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有关,弥漫型癌较早期胃癌更易发生微转移(P<0.05)。结论应用抗细胞角质的单克隆抗体CAM5.2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检测早期胃癌区域性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淋巴结微转移对早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 王晓彦毕任达金晓龙朱正纲
- 关键词:早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细胞角质蛋白
- 急诊手术腹部正中切口术后切口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预测列线图,以预测普外科急诊手术病人腹部正中切口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方法:收集247例就诊于本院外科急诊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切口并发症组68例,无切口并发症组139例。用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回归分析以筛选风险预测指标。对纳入的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以量化预测模型。C指数和校正曲线来评估模型的判别能力及准确性。结果:年龄(≥60岁)、吸烟、腹部手术史、术前低白蛋白血症、C反应蛋白升高及腹部间断+连续缝合方式6个指标纳入预测模型。此模型的C指数为0.747(95%CI:0.678~0.816),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和准确性。结论:该列线图可用于预测普外科急诊手术病人腹部正中切口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 於平王越翟述昱王晓彦黄梁毛恩强
- 关键词:急诊腹部手术切口并发症列线图
- 胃异位胰腺一例
- 2005年
- 冯润华姚学新王晓彦燕敏朱正纲
- 关键词:异位胰腺
- 胃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03年
- 本综述介绍了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atic node SLN)的定义;淋巴结造影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几种主要方法,并重点介绍前哨淋巴结在胃癌方面的临床研究和进展。
- 王晓彦
- 关键词:胃癌前哨淋巴结
- 两种内镜下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下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45例,A组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开术(LC)治疗,B组接受经皮经胆囊十二指肠乳头肌球囊扩张排石术治疗。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术中术后指标及实验室指标以(x±s)表示,并采用独立t检验;临床预后及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术后近期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及远期结石复发率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CA19-9、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AST均较术前降低,术后1周B组上述指标低于A组(P<0.05)。结论两种内镜下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相当,经皮经胆囊十二指肠乳头肌球囊扩张排石术的安全性更为理想,值得推荐。
- 刘远滨黄梁韩意隋亮王晓彦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 腹茧症临床分析(附9例报告)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诊治的9例腹茧症病人的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4例术前CT检查明确诊断腹茧症,余5例经剖腹探查确诊。1例接受非手术治疗好转,8例手术治疗。术中发现部分或全部小肠或伴有部分结肠包裹在纤维茧状膜中。手术方式为腹茧切除,肠粘连松解。术后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4例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8例生存病人中,1例失访,7例随访6个月至10年,其中1例慢性腹痛,2例肠梗阻,1例腹胀,3例情况良好。结论:腹茧症的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腹部增强CT伴或不伴二维图像重建检查的特征性图像是术前诊断的关键。手术治疗是首选,总体预后满意。
- 夏怡唐永华耿志超赵雪松黄梁毛恩强陈尔真王晓彦
- 关键词:腹茧症腹部CT肠梗阻
- 损伤控制理念在腹部急诊与外伤中的应用经验(附120例报告)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腹部外伤与继发性腹膜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应用损伤控制手术救治120例腹部急诊与创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完成消化道穿孔、继发性腹膜炎病人急诊溃疡穿孔修补术97例,十二指肠造瘘5例,平均手术时间(65±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21)m L。无围术期死亡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8例,切口感染4例,无消化道漏、腹腔感染的发生。完成腹部损伤病人十二指肠造瘘术6例,胰腺损伤快速止血、清创及引流术5例,创伤性肝破裂肝深部缝扎及大网膜填塞术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00±2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0±65)m L。8例病人术后入ICU复苏。1例严重胰腺损伤病人术后3 d死亡。围术期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4例,肾功能不全2例,胰漏1例,胆漏1例,肝脓肿1例。结论 :行损伤控制手术病人,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在外科创伤和急诊病人中疗效满意。
- 韩意黄梁史霆刘远滨许臻晔隋亮於平夏怡耿志超毛恩强王晓彦
- 关键词:腹部创伤外科急诊损伤控制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