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恩强

作品数:273 被引量:2,175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9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6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6篇胰腺
  • 155篇胰腺炎
  • 155篇腺炎
  • 121篇急性胰腺炎
  • 118篇重症
  • 85篇重症急性
  • 77篇重症急性胰腺
  • 76篇重症急性胰腺...
  • 28篇细胞
  • 23篇外科
  • 20篇手术
  • 20篇急性
  • 18篇脓毒
  • 18篇重症胰腺炎
  • 18篇坏死
  • 16篇预后
  • 15篇血液
  • 15篇炎症
  • 14篇综合征
  • 12篇血管

机构

  • 25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6篇同济大学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肺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公共卫...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遂宁市中心医...

作者

  • 272篇毛恩强
  • 88篇汤耀卿
  • 80篇张圣道
  • 72篇陈尔真
  • 28篇陈影
  • 27篇韩天权
  • 25篇赵冰
  • 24篇费健
  • 22篇雷若庆
  • 21篇李磊
  • 21篇黄洁
  • 20篇秦帅
  • 20篇刘伟
  • 19篇车在前
  • 18篇武钧
  • 18篇盛慧球
  • 18篇瞿洪平
  • 18篇何娟
  • 18篇许志伟
  • 14篇杨之涛

传媒

  • 28篇外科理论与实...
  • 19篇国际外科学杂...
  • 14篇中华外科杂志
  • 14篇中国实用外科...
  • 12篇内科理论与实...
  • 8篇肝胆外科杂志
  • 8篇中华胰腺病杂...
  • 8篇中华危重病急...
  • 7篇肝胆胰外科杂...
  • 6篇诊断学理论与...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中国危重病急...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职业卫生与应...
  • 4篇胰腺病学
  • 4篇中国感染与化...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腹部外科

年份

  • 5篇2023
  • 12篇2022
  • 4篇2021
  • 20篇2020
  • 15篇2019
  • 11篇2018
  • 6篇2017
  • 18篇2016
  • 14篇2015
  • 9篇2014
  • 23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16篇2010
  • 20篇2009
  • 8篇2008
  • 13篇2007
  • 14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2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抗氧化剂治疗对中度重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静脉抗氧化剂治疗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Database和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6年3月18日。收集静脉抗氧化物治疗MSAP和SAP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数据为胰腺炎相关病死率及住院天数。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共620名患者,其中5篇文献提供了详细的随机分配方案,1篇文献随机分配方案存在高度偏倚。在结局指标的评估是否采用盲法、结果数据报告是否完整、研究结果报告是否存在选择性方面,3篇文献存在不详及高度偏倚。未发现其他偏倚。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静脉抗氧化剂治疗MSAP和SAP不影响患者的病死率(12.1%比9.7%,RD=-0.02, 95% CI-0.08~-0.03,P=0.44;RR=0.83, 95% CI0.51~1.34,P=0.44),但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MD=-2.02,95% CI-4.00~-0.05,P=0.04)。结论静脉抗氧化剂治疗可以显著缩短MSAP和SAP患者的住院天数。
孙文武王金龙孙钦龙毛恩强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静脉内META分析
弹力蛋白酶活性对急性胰腺炎严重度的预测
1996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诊断和预后通常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对治疗的反应情况确定。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酶和细胞因子在判断预后中的作用,其中弹力蛋白酶对于预后的判断较为重要。Satake发现,AP时此酶的活性低于正常。鉴于放免法不易普及,我们使用生化方法测定该酶活性,观察其在不同轻重的AP中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选择对象 皆为本院住院患者,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都由临床、实验室检查、CT和/或手术病理证实。发病至入院时间控制在36小时内。凡有剧烈持续的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与上腹压痛,同时有血清或尿淀粉酶短期显著增高为轻度,共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7(20~73)岁;凡腹痛剧烈、发热不退、血清淀粉酶持续不降,出现休克、腹水、低血钙、高血糖、低血氧、低蛋白血症和氮质血症者为重症,共15例(女8例),平均年龄44.6(22~71)岁。并发症是指出现胰内和/或胰外脓肿、假性囊肿和/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F)。
刘兆进王慧珍毛恩强
关键词:胰腺炎严重度弹力蛋白酶
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转分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检测跨膜蛋白DC-SIGN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探讨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的转分化现象。方法:采用AR42J细胞株建立急性胰腺炎的体外细胞模型。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表面DC-SIGN蛋白的表达量,RTPCR检测DC-SIGN m RNA转录水平。结果 :在蛋白质和基因水平,腺泡细胞DC-SIGN在急性胰腺炎早期高表达(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DC-SIGN高表达,表明存在上皮-树突状细胞转分化现象。
谢荣理徐海燕祁梦之毛恩强陈尔真周同聂红费健
关键词:DC-SIGN急性胰腺炎转分化
急诊观察室患者滞留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临时观察室患者滞留时间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解决急诊室拥挤问题提供实践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临时观察室所有出观患者基本信息,根据留观时间不同,分为两组:A组患者留观时间≤7 d,B组患者留观时间>7 d;调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来源、疾病分类、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转归等情况;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留观时间的影响因素,总结留观患者长期滞留的原因。结果研究期间,出观患者共2211例,年龄10~101岁,平均(67.81±18.87)岁,留观时间1~2002 d,平均M(P25,P75)为2.5(1,9)d,急诊临观滞留时间≥72 h共计1076例(占48.67%)。≥60岁患者平均留观时间多于<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观患者中,病情缓解、出观离院1183例,收入病房806例,转回抢救室97例,死亡125例。不同出观结局患者留观时间不同,收入病房患者留观时间最短,死亡患者留观时间最长(P<0.01)。A组出观患者以神经系统疾病最多,B组出观患者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每增加一岁,留观时间>7 d的可能性是原来的1.293倍;以死亡患者为对照,缓解出院患者留观时间>7 d的可能性是其0.301倍,收入病房患者留观时间>7 d的可能性是其0.026倍,转送抢救室患者留观时间>7 d的可能性是其0.183倍。以来自诊室为对照,来自抢救室的患者留观时间>7 d的可能性是前者的0.754倍。结论急诊留观患者滞留时间与患者年龄、疾病危重性、分类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急诊留观患者滞留时间过长可导致急诊室拥挤,影响急诊资源的有效利用,应通过调整国家卫生政策、加强医院管理和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引导患者理性就医,改善公立三甲医院急诊室拥挤现象。
阮雯君景峰赵琴王磊韵周瑛周伟君毛恩强陈尔真
关键词:急诊患者
4281例次深静脉导管的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
目的 本研究对我院近5年来所有送检的深静脉导管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描述其病原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瑞金医院所有临床科室送检的4281例次的深静脉导管标本的病原学结果及耐药性...
杨之涛李洁盛慧球毛恩强陈尔真韩立中
短时血滤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25
1998年
目的:评估短时血液滤过对急性胰腺炎早期(72小时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20例重症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血滤组(1O例)和非血滤组(10例),两组均使用相同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和非手术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胰腺局部病变的CT表现、全身表现和预后.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1小时、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24小时、48小时、第10天分别测定血清TNFα、IL-1β、IL-6、IL-8和SIL-2R5种促炎细胞因子以及IL-2和IL-10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测定滤液中各细胞因子含量,计算清除率.结果:治疗后血滤组病人APACHE Ⅱ积分明显低于非血滤组(P<0.05),CT积分较血滤前和血滤组显著降低(P<0.05)腹痛消失和腹胀缓解时间缩短,细菌培养阳性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也显著降低.治疗后血滤组各时点血清中各种促炎细胞因子含量均较血滤前显著降低,并低于非血滤组(P<0.05);血滤组两种抗炎细胞因子均较血滤显著升高,并高于血滤组(P<0.05).结论:短时血滤对阻止胰腺局部病变和全身病情加重有显著作用,其治疗机理可能与短时血滤阻断细胞因子连锁反应,从而建立起促、抗炎反应的动态平衡有关.
毛恩强汤耀卿韩天权瞿洪平袁祖荣尹浩然张圣道汪关煜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短时血液滤过
磷脂酶A_2和弹力蛋白酶活性与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关系
1997年
①目的探讨磷脂酶A2(PLA2)和弹力蛋白酶活性与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关系。②方法复制动物模型,定量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的磷脂酶A2和弹力蛋白酶活性。③结果PLA2活性只在疾病早期显著升高(q=5.087,P<0.05);其中6,12h两时间,实验组的弹力蛋白酶的活性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8.289,4.276,P<0.01,0.05),且与肺内粒细胞浸润数量呈正相关(r=0.964,P<0.01)。④结论PLA2在肺损伤中是一个早期效应因子,而弹力蛋白酶则是一个持续损害因子,其先后导致急性胰原性肺气肿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葛忠毛恩强胡义利赵宜仁赵宜仁韩天权
关键词:弹力蛋白酶胰腺炎呼吸窘迫
受体细胞因子TGF-β1和TNF-α的基因多态性与肝移植急性生物学排斥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调节区或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肝移植急性生物学排斥的关系。方法:取63例肝移植病人和60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2mL,加入400μL5%EDTA抗凝,用QIAamp DNA Blood Midi Kit抽提DNA。应用美国One-Lambda公司提供的细胞因子基因型检测盒,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行细胞因子基因调节区或启动子区多态性分析。结果:病人年龄、性别、Child分级、手术方式、肝脏原发疾病、血型不配对与急性生物学排斥无明显关系。TNF-α高表达型与低表达型的比例在排斥组中明显高于非排斥组(10/15vs5/33,P=0.016),排斥组中受体TNF-α高表达/受体TGF-β1高表达组合对其他表达形式的比例(9/16)显著高于非排斥组(4/34),P=0.015。结论:受体TNF-α高表达/受体TGF-β1高表达可能是急性生物学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
邓侠兴沈柏用李勤裕汤耀卿陈皓杨卫平毛恩强邱伟华詹茜韩宝三祝哲诚施敏敏姜志宏彭承宏李宏为
关键词:肝移植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多态现象移植物排斥
SAP患者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附7年的数据分析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年龄18~80岁、入院后使用万古霉素且有稳态谷浓度测定数据的SAP伴革兰阳性(G+)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SAP发病到测得万古霉素谷浓度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发病21 d内)、中期组(发病22~28 d)、晚期组(发病28 d以后)。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临床诊断、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肾功能等信息,以及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到58例SAP患者134个万古霉素谷浓度数据,其中早期组41例患者共61个数据,中期组24例患者共33个数据,晚期组28例患者共40个数据。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血肌酐、肌酐清除率(CCr)、白蛋白、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组和中期组万古霉素开始用药时间与晚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15.9±3.2、23.3±2.2比35.0±6.7,均P〈0.05);早期组正水平衡量显著少于晚期组(mL:1?565.2±3?132.1比3?675.1±3?411.5,P〈0.01),而中期组正水平衡量显著多于晚期组(mL:5?078.7±3?892.4比3?675.1±3?411.5,P〈0.05);早、中、晚期组万古霉素日均剂量分别为(14.7±5.0)、(15.0±2.8)、(17.0±4.2)mg/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万古霉素标准治疗浓度15 mg/L相比,所有SAP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7.5±4.3)mg/L〕显著降低(P〈0.01);Bayesian法估算的万古霉素表观分布容积(Vd)为(72.4±15.4)L,清除率(CL)为(9.0±2.8)L/h。与晚期组比较�
何娟毛恩强景峰姜慧婷杨婉花陈尔真
关键词:万古霉素急性胰腺炎重症谷浓度药代动力学
一例重症胰腺炎伴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脓毒血症治疗成功的抗感染策略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讨论一例重症胰腺炎伴发多药耐药(MDR)肺炎克雷伯菌(Kpn)脓毒血症治疗成功的抗感染策略,为MDR-Kpn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记录病人的临床表现,结合各项实验室检验指标及抗感染治疗药物种类、疗程及联用方案,分析抗菌药物治疗策略。结果:该例病人住院期间依次使用了替加环素+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替加环素+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米卡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磷霉素的多药联合治疗方案。入院第52天血培养转阴并保持,各项细菌感染炎性指标转为正常,病情好转稳定,MDR-Kpn脓毒血症治愈。结论:MDR-Kpn在缺乏明确有效的抗菌药物时,及时联合应用治疗Kpn的一线和二线药物,延长疗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张春毛恩强朱莹陆晓彤方洁何娟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重症胰腺炎脓毒血症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