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昕亚

作品数:16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6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石笋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洞穴滴水
  • 3篇水化学
  • 3篇同位素
  • 3篇耕地
  • 3篇古气候
  • 2篇农用
  • 2篇农用地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末次冰期
  • 2篇古气候变化
  • 2篇冰期
  • 2篇城市
  • 2篇O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防治

机构

  • 13篇西南大学
  • 3篇国土资源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王昕亚
  • 8篇胡蓉
  • 7篇王建力
  • 5篇邱道持
  • 4篇李廷勇
  • 4篇张美良
  • 4篇林玉石
  • 4篇莫燕
  • 2篇杨琰
  • 2篇严焕德
  • 2篇李红春
  • 2篇谢德体
  • 2篇袁道先
  • 2篇袁红
  • 2篇覃嘉铭
  • 2篇何潇
  • 2篇李俊云
  • 2篇袁天凤
  • 1篇张莲
  • 1篇李清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岩溶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城市与减灾
  • 1篇全国第十一届...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灯光植物对旅游洞穴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以湖南梅山龙宫为例被引量:1
2006年
洞穴次生碳酸钙(CaCO3)沉积物是旅游洞穴最主要的观赏景观,由于洞穴的不合理开发和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导致许多旅游洞穴环境发生了变异,如繁殖出大量灯光植物,景观风化剥蚀,景观褪色等,直接影响了该洞穴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湖南省新化县梅山龙宫旅游洞穴系统为例,从温度变化,灯光系统和人类活动方面对龙宫洞穴次生碳酸钙(CaCO3)沉积物滋生灯光植物的原因和机理进行阐述,并对防治灯光植物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王昕亚王建力胡蓉袁红严焕德
关键词:旅游洞穴
区域农用地转用的特征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选取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7 2004年农用地数量和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直辖以来重庆市农地转用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差异,并进一步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农地转用的三大驱动因子:经济发展驱动力、农业科技进步驱动力、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驱动力.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区域农用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胡蓉邱道持王昕亚莫燕袁天凤
关键词:农地转用主成分分析
重庆新崖洞XY6石笋4.5ka以来高分辨率δ^(18)O、δ^(13)C记录的气候变化被引量:14
2006年
对采自重庆市东北部奉节县新崖洞XY 6石笋进行ICP-M S-U系测年表明,该石笋生长时期为4.5~0.25 ka。石笋在4.5~4.1ka、3.2~2.5ka、1.85~1.5ka期间相对偏负的1δ8O和1δ3C值记录了3个相对湿润的时期;其中以4.5~4.1ka时期δ18O最偏负,之后突然偏重,表示了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的快速结束;之后东亚夏季风在波动中逐步减弱。该石笋没有明显记录到发生在1.1~0.9ka的“中世纪暖期”事件。在4.1~3.2ka、2.5~1.85ka、0.5~0.25ka期间相对偏正的1δ8O和1δ3C值代表3个相对冷干的时期,0.5~0.25ka是欧洲小冰期事件在本地区的表现。该地区气候在1.5~0.5ka相对平稳,从前半段的相对暖湿过渡到后半段的相对冷干。XY 6石笋1δ3C与1δ8O具有非常一致的变化趋势,可能暗示了该地区为“暖湿、冷干”的水热配套模式,也表明本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快速的,并没有明显的滞后期。δ13C与δ18O变化峰值的差异表明,在东亚季风区植被变化不仅取决于夏季降水的多寡,可能更主要的是受制于有效湿度的变化。
李廷勇李红春袁道先杨琰王建力王昕亚李俊云覃嘉铭张美良林玉石
关键词:石笋古气候
重庆市耕地安全问题初探被引量:3
2005年
重庆市作为我国农业人口最多的直辖市,耕地安全形势严峻,如耕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持续下降,整体质量不高,耕地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食物保障能力不足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为实现重庆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应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宣传教育,构建耕地安全保障体系和加强土地市场的建设。
胡蓉王昕亚
关键词:耕地安全可持续利用
重庆新崖洞XY2石笋δ^(18)O记录的57~70kaBP古气候变化及其对D-O和H事件的反映被引量:15
2007年
重庆新崖洞XY2石笋57~70kaBP之间的高分辨率δ18O记录在相当于冰芯记录中的D-O18暖事件时期,复现了冰芯记录中的“缓慢变冷,快速变暖”的气候转换特征.δ18O在59和64kaBP分别有极小值,反映气候相对暖湿,夏季风较强;而在60kaBP有极大值,夏季风较弱.它们分别对应于北半球高纬度记录中的Dansgaard-Oeschger(D-O)17至18暖事件以及Heinrich6(H6)冷事件.这与葫芦洞(Hulu)MSL石笋的记录相当一致,但是两者与董歌洞(Dongge)D4石笋的记录差异较大.这说明石笋δ18O记录在反映夏季风变化时,空间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差别.要取得中国东部夏季风变化的整个格局,多地点多记录的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不同的是,高分辨率石笋δ18O记录均显示在MOIS4的最冷时期(64~65kaBP)中国东部地区的气候对应于D-O18暖事件,说明海陆相的气候变化是有差异的.
李廷勇袁道先李红春杨琰王建力王昕亚李俊云覃嘉铭张美良林玉石
关键词:石笋Δ^18O
我国耕地资源的资产价值核算研究被引量:25
2013年
在对耕地资源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从耕地资源的价值内涵出发,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角度构建耕地资源的资产价值量核算体系,并对1998年到2008年我国耕地资源的资产存量和流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耕地资源的资产价值总量潜力巨大,现有耕地资源价值在市场上被大大低估.耕地资源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呈逆向变化.研究结果有助于摸清我国耕地资源的资产量,丰富资源性资产的评估理论和方法,为农村土地资源的资产化运营和管理,探索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胡蓉邱道持谢德体王昕亚莫燕
关键词:耕地资源资产价值
耕地与田园城市的思考——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被引量:5
2006年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对耕地景观生态系统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方法揭示了耕地特殊而优越的景观生态保护功能,结合田园城市理论,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提出协调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有效途径。
胡蓉邱道持王昕亚莫燕张莲
关键词:耕地田园城市
洞穴滴水水文水化学过程分析及控制因素探讨——以重庆芙蓉洞为例
洞穴沉积物作为一种自然历史档案提供古气候变化的记录,已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石笋年层概念的提出,使精确分析高分辨率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成为了可能,但是,在利用洞穴沉积物进行古气候重建的过程中,也有人注意到岩溶次生沉...
王昕亚
关键词:洞穴滴水水化学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重庆地区末次冰期短尺度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石笋记录
根据SM1石笋沉积旋回结合碳、氧同位素变化曲线,我们把26.5-24.17kaB.P.时段气候变化分为三个阶段。总的气候变化趋势是,δ180值由偏负逐渐向偏正方向变化。反映东亚夏季风由强变弱,气温由高变低。
何潇李清李廷勇王建力王昕亚林玉石张美良
关键词:TIMS东亚季风
文献传递
重庆芙蓉洞洞穴滴水地球化学初探被引量:19
2007年
2005年10月至次年4月的6个月内对重庆芙蓉洞滴水地球化学过程的监测发现:芙蓉洞2个观测点滴水均是矿化度很低的重碳酸盐水型,而地球化学过程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人为影响相对较小;滴水中的pH、电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而2个观测点水化学组分的差异以及变化趋势的延迟,也可以初步判断出2个观测点可能由于水类型的不同而使其组分有所差异.
王昕亚李廷勇胡蓉王建力
关键词:洞穴滴水地球化学水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