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强

作品数:25 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病理
  • 8篇临床病理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6篇免疫
  • 5篇组织化学
  • 5篇胃穿孔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病理学
  • 5篇穿孔
  • 4篇新生儿
  • 4篇淋巴
  • 3篇婴儿
  • 3篇腮腺
  • 3篇文献复习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临床病理特点
  • 3篇复习
  • 3篇病理分析

机构

  • 19篇池州市人民医...
  • 7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湖州市第一人...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王志强
  • 11篇王宗敏
  • 8篇李松梅
  • 6篇黄述斌
  • 5篇徐亮
  • 4篇吴红芳
  • 4篇王海平
  • 3篇夏丽娜
  • 3篇方伟
  • 2篇周爱娣
  • 2篇张普
  • 2篇赵志光
  • 1篇周先明
  • 1篇齐玉萍
  • 1篇谢丽微
  • 1篇王细宏
  • 1篇宋文灿
  • 1篇夏慧
  • 1篇张大贵
  • 1篇李荣

传媒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2009年浙...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胎儿心脏横纹肌瘤超声诊断与引产后病理解剖分析
胎儿心脏横纹肌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良性肿瘤,国内外仅见个案报道,本文介绍了三例胎儿心脏横纹肌瘤引产后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了超声诊断方法。
王志强吴红芳王宗敏陈肖鸣
关键词:胎儿心脏横纹肌瘤超声诊断引产后病理解剖
文献传递
颈淋巴结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interdigitating den-dritic cells sarcoma,IDCS)的组织来源、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少见的IDCS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侵犯副皮质区可见残存的淋巴滤泡。肿瘤细胞呈组织细胞样,胞质丰富、淡嗜酸性、边界不清,核大、泡状,核仁清晰,嗜酸性。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S-100和vimentin均(+),Ki-67增殖指数在10%~20%之间,CD68弱(+);HMB-45、EMA、CK(AE1/AE3)、CAM5.2、CD34、CD5、CD15、CD20、CD21、CD30、CD34、CD45、ALK-1、SMA均(-)。超微结构显示:肿瘤细胞核不规则,有切迹,核仁清晰,核膜下不规则凝结染色质,胞膜表面有杂乱的指状突起。结论 IDC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颈淋巴结,临床症状及病理形态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孤立性病变预后较好,而多发或多器官累及者预后差。
王志强章方莉王宗敏李松梅王海平
关键词:淋巴结肿瘤电镜
C-kit和Cx43在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c-kit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spontaneous neonatal gastricperforation,SNGP)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在新生儿SNGP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1~2010年手术治疗的19例SNGP胃组织标本,以8例无消化道畸形新生儿尸检胃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c-kit和Cx43检测。结果 SNGP患儿胃壁穿孔处肌层缺失,穿孔周围肌束明显变薄。与对照组比较,SNGP患儿胃组织中c-kit阳性细胞以及Cx43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新生儿SNGP与胃壁ICC数量减少、缝隙连接结构破坏有关。
夏丽娜王志强王宗敏张普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C-KIT缝隙连接蛋白43新生儿
新生儿胃穿孔促进因素探讨
王志强赵志光
胸腺原发腺癌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男,64岁。体检发现纵隔肿块1个月于2010年10月20日入院。患者偶有活动后胸闷、心慌、呼吸困难。
李松梅王志强王海平周爱娣
关键词:腺癌胸腺纵隔肿块
宫颈原位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宫颈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1例宫颈腺体病变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分析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11例病例中4例伴有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2例伴有子宫肌瘤,1例伴有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上有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发现赘生物、月经淋漓不净或无症状,临床采用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Leep)术、全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及更大范围切除。光镜下宫颈部分腺上皮呈复层或假复层异型增生伴核分裂增多,凋亡小体均可见,局灶或弥漫多灶分布,病变上皮与宫颈腺上皮有移行。免疫组化示病变上皮p16弥漫胞浆和胞核强阳性,与阴性宫颈腺上皮形成明显对照,ki-67阳性占60%~90%。结论宫颈原位腺癌是非常少见的宫颈腺上皮原位病变,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建议行宫颈锥切等保守治疗,尤其是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术后要进行密切随访。
李松梅黄述斌王志强徐亮方伟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P16KI-67
血清sP-selectin、sICAM-1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对乙肝肝硬化预后评估的意义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旨在探讨血清sP-selectin、sICAM-1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对乙肝肝硬化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池州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6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免疫球蛋白和相关血清指标。比较不同肝硬化患者和肝癌患者血清指标差异性,Pearson分析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免疫球蛋白和相关血清指标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肝硬化转肝癌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OR>1参数对肝硬化转肝癌预测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sP-selectin、sICAM-1、IgM、IgG、IgA显著高于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sP-selectin、sICAM-1、IgM、IgG、IgA显著高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中,C级患者sP-selectin、sICAM-1、IgM、IgG、IgA显著高于B级和A级患者(P<0.05)。B级患者sP-selectin、sICAM-1、IgM、IgG、IgA显著高于A级患者(P<0.05)。多发癌灶患者和单发癌灶原发性肝癌患者sP-selectin、sICAM-1和免疫球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原发性肝癌患者sP-selectin、sICAM-1和免疫球蛋白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5)。肝硬化患者sP-selectin、sICAM-1、免疫球蛋白之间均互为正相关性(P<0.05)。以肝硬化是否转原发性肝癌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AST、sP-selectin、sICAM-1、IgM、IgG、IgA均是肝硬化转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可得,sICAM-1和sP-selectin诊断肝硬化转肝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其他因素。结论:血清sP-selectin、sICAM-1对乙肝肝硬化预后评估具有较高临床诊断精度,对肝硬化转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高于单纯免疫球蛋白检测,故其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
王烈胡义忠徐秀亮王志强王细宏徐元宏
关键词:SICAM-1免疫球蛋白乙肝肝硬化预后
组织形态多样腮腺上皮-肌上皮癌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女,58岁。因左腮腺区无痛性肿块2年余,近20余天肿块渐增大于2011年9月人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专科检查:张口正常,腮腺导管口未见红肿,挤压可见清亮分泌物。肿瘤界限清楚约4cm×3cm×2cm,扪诊呈结节状,高起处较软,低凹处较硬,活动可。CT见左腮腺区不规则肿块,边界较清,内部密度不均,可见多发沙粒样钙化。术中发现肿块包绕面神经并与外耳道软骨粘连,完整剥离肿块,保护面神经及腮腺导管。
王志强张普王宗敏
关键词:无痛性肿块腮腺导管专科检查术中发现腮腺区
乳腺癌组织及间质浸润淋巴细胞中PD-L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乳腺癌组织及间质浸润淋巴细胞(strom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癌,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PD-L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免疫组化亚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肿瘤细胞中PD-L1总阳性率为35.3%,尤其在三阴型乳腺癌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率最高,在管腔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乳腺癌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6.1%、37.5%、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L1在sTIL中的总阳性率为51.5%,且在三阴型乳腺癌中最高,阳性率为81.0%;PD-L1在管腔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乳腺癌sTIL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L1在乳腺癌与sTIL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D-L1在三阴型乳腺癌中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乳腺癌,阻断PD-L1/PD-1信号通路,有望成为乳腺癌尤其是三阴型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黄述斌侯永微李松梅王志强徐亮王海平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配体-1免疫治疗
婴儿鼻软骨间叶性错构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儿女,胎龄37+1周,出生体重2.75kg,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于2009年5月出生于温州医学院附属育婴儿童医院。出生后鼻塞,呼吸不畅呈持续性,伴张口呼吸,哭闹或吮吸时加重伴紫绀,无呼吸暂停。
王志强张大贵张普王宗敏赵志光
关键词:动脉瘤样骨囊肿间叶性错构瘤鼻软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婴儿出生体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