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璐

作品数:25 被引量:28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14篇社会学
  • 6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社会
  • 5篇青年
  • 4篇就业
  • 3篇大学生
  • 3篇移民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人力资本
  • 3篇资本
  • 2篇当代青年
  • 2篇独生
  • 2篇独生子
  • 2篇独生子女
  • 2篇意愿
  • 2篇社会变迁
  • 2篇社会支持
  • 2篇社会资本
  • 2篇农村
  • 2篇农民
  • 2篇子女
  • 2篇婚姻

机构

  • 1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1篇南京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北卡罗来纳大...

作者

  • 25篇王小璐
  • 8篇风笑天
  • 2篇王晓焘
  • 1篇唐美玲
  • 1篇聂伟
  • 1篇蔡泳

传媒

  • 4篇中国青年研究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教育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市场与人口分...
  • 1篇当代传播
  • 1篇经济论坛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南方人口
  • 1篇广东青年干部...
  • 1篇社会学(智库...
  • 1篇青年发展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4
  • 2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6
2003年
在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始进入职业领域的大背景下,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所得资料,定量描述了处于职业初期的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状况,对青年独生子女与同龄非独生子女在职业适应方面的状况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与青年职业适应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青年总体的职业适应状况较好,独生子女青年与非独生子女青年在职业适应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别。与青年职业适应状况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青年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青年与同事关系的好坏、青年文化程度的高低以及部分职业类型的性质,而是否独生子女则与青年职业适应的状况无关。
风笑天王小璐
关键词:城市青年独生子女人际关系文化程度
人力资本、家庭禀赋与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基于CGSS2010数据库资料分析被引量:47
2014年
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和路径选择。既有研究主要以农民工为分析对象,对整个农民群体的城镇定居意愿仍然缺乏系统的经验性研究。基于CGSS2010农村模块的调查数据,以传统"成本—效益"和新迁移经济理论为分析视角,建立二元logit分析模型,从个体人力资本和农民家庭禀赋角度考察了农民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的总体城镇定居意愿并不强烈,小城镇、县城(县级市)是农民城镇定居的首选层级。个体的人力资本越丰富,越倾向于定居城镇。家庭非农人力资本越丰富,城镇定居意愿可能性更高;家庭总收入、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家庭相对收入地位等家庭经济资本能显著提升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但家庭经济资本中的家庭住房面积和家庭自然资本对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具有抑制作用。人力资本效应和家庭禀赋效应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呈显著差异,因而需要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聂伟王小璐
关键词: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城镇化
从自我呈现到自我认同:网络化个人主义时代的社会化路径被引量:10
2018年
社交网络、互联网和移动革命的结合,使得年轻人的社会生活出现了"网络化个人主义"的契机。本研究选择微信朋友圈作为研究场域,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特征及其社会意义展开分析。首先,内容分析呈现了大学生们多元又矛盾的群体镜像,随后的个案访谈则进一步从文化主位解读了镜像背后的意义。结果表明,新媒介建构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新场景,使得个体对社交生活的空间改造及日常生活的风格养成得以可能,他们藉此在与同辈及代际的互动中展开角色的实践与探索,也在成年之旅中努力消解不确定性焦虑并建构自我认同。
王小璐缪颖
关键词:自我呈现自我认同社会化
青年何以“暮气沉沉”——基于转型期青年压力的分析与反思被引量:14
2014年
针对当前青年"暮气沉沉"的精神状况,本研究依据对全国12个城市2336名城市在职青年调查所得数据,从其承受的压力类型、特征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变迁与青年个体的生命历程相互交织,共同决定了他们的压力构成,其中最主要的压力是经济压力;影响压力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工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本地就业等,且压力存在弱势累积、化解乏力的趋势;压力的存在及个体对自身发展可能风险的顾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青年的蓬勃朝气和锐意进取。
王小璐风笑天
关键词:社会变迁青年社会支持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记录社会变迁中的一代人——人类学学者访谈之六十二被引量:4
2011年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风笑天教授作为第一批介入这一领域的学者,追随着一代独生子女成长的轨迹,已经在这一领域中持续开展了二十多年的研究。他的研究涉及独生子女的教育、独生子女的社会化发展、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等诸多方面,得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结论。他特别指出,针对伴随社会变迁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我们需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以多学科的分析框架和实证研究方法来考察他们自身的发展、考察与他们的家庭及其与整个中国社会有关的诸多问题。
王小璐风笑天
关键词:独生子女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工作转换——基于城乡大学毕业生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城乡大学毕业生在工作转换上的差异,一直以来广受关注却缺乏实证考察。研究表明:当前大学毕业生发生工作转换的比例并不高,城乡两类大学毕业生在工作转换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人力资本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稳定就业,而工作年限与社会资本则会增加其工作转换的可能性。但更为细致的分析发现,与城镇家庭出生者相比,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均呈明显的劣势,且对其工作转换的影响较弱,他们工作转换后的回报也甚微,这意味着城乡差异与资本累积的不平等仍然存在。
王小璐风笑天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城乡比较
从解析“剩女”到建立婚姻角色过渡的分析框架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通过对有关"剩女"文献的回顾和反思,指出"剩女"的概念界定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其是否已经成为一个实质性的社会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论证。透过"剩女"现象所引发的社会关注和研究局限,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婚姻角色过渡的理论视角下对青年的择偶、结婚意愿、婚姻生活和婚姻角色及其成因和后果加以动态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影响婚姻角色过渡的三类因素:社会背景、家庭资源和个人经历,并探索性的将婚姻角色过渡的分析框架解构为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协商机制、行动机制和影响机制。
王小璐
关键词:剩女婚姻
三峡库区待迁移民的搬迁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04年
考察了以往三峡移民研究中被忽略的一个侧面———待迁移民对搬迁所持有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目前大部分待迁移民在搬迁的实际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 ,待迁移民对搬迁的经济衡量具有最为显著的正向作用 ,政策宣传影响及社会资本评价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户口性质在其他因素相同情形下有较大的负向作用。
王小璐风笑天
关键词:三峡库区移民工作
工程移民搬迁动力机制的模型研究
本研究以历来的人口迁移动力理论和行动过程分析框架为出发点,以具体的三峡待迁移民作为工程移民搬迁动力机制研究的实例,考察了工程移民在搬迁主观意愿上的动力大小,并由此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影响动力形成的各因素及其影响力度和途径,探...
王小璐
关键词:工程移民动力机制
沉默的需求:老年女性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困境被引量:8
2014年
文章依据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对老年女性的社会支持现状、需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研究表明:老年女性的社会支持状况尤其是经济供给现状处于劣势,其社会支持需求与现状并非完全契合。原因在于老年女性所参与的非正式社会支持交换隐匿于父权社会所建构的性别分工之下,难以获得社会价值的认同,从而使其客观诉求沦为"沉默的需求"。
王小璐风笑天
关键词:性别老年社会支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