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焘

作品数:21 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独生
  • 6篇独生子
  • 6篇独生子女
  • 6篇子女
  • 4篇性别
  • 4篇非独生子女
  • 4篇城市在职青年
  • 3篇大学生
  • 3篇独生子女与非...
  • 3篇社会
  • 3篇教育
  • 3篇家庭
  • 2篇性别差异
  • 2篇应答率
  • 2篇社会调查
  • 2篇无应答
  • 2篇教育获得
  • 2篇就业
  • 2篇城市青年
  • 1篇大学毕业

机构

  • 15篇南京大学
  • 1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江苏省宝应中...
  • 1篇江苏省南京外...
  • 1篇中国康复科学...

作者

  • 20篇王晓焘
  • 5篇风笑天
  • 2篇王小璐
  • 1篇聂焱
  • 1篇唐美玲
  • 1篇邢宇宙
  • 1篇胡丰

传媒

  • 2篇南方人口
  • 2篇中国研究
  • 2篇社会学(智库...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社会
  • 1篇青年探索
  • 1篇经济论坛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山东省青年管...
  • 1篇广东青年干部...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江汉学术
  • 1篇中国青年社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调查中的应答率与无应答偏差被引量:1
2018年
应答率是社会调查的一个指标,以往研究者多以之来度量调查的无应答偏差。然而,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社会调查的实践中,应答率对无应答偏差的度量都是不充分的。社会调查更应该关注无应答偏差而不是应答率的高低。不仅如此,实际社会调查中通常对无应答单位所进行的替换往往并不会减少无应答偏差,其作用仅仅是增加了样本规模;如果在特殊情况下不得不使用无应答替换时,应该对替换的整个过程和所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报告。
王晓焘风笑天
关键词:社会调查应答率
博士生社会化冲突与压力调查及思考被引量:2
2008年
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使博士生群体面对相当严重的压力,并且这种压力状况与博士生不能完成社会化转折,必须同时进行学习和成家立业的社会化过程有关。数据表明,学习对于成家、立业都有较大的影响,而正是这样的影响给博士生带来压力。
王晓焘
关键词:博士生
农村电商集群发展:青年返乡就业的机遇与风险——基于苏北20个“淘宝村”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研究对苏北20个“淘宝村”的1132名返乡青年及部分农村电商从业者和相关人员展开了调查及访谈。结果表明:农村青年的返乡是基于工作与家庭的理性抉择,农村电商的集群发展为其提供了职业发展及家庭生活的新机遇,但返乡青年的电商创业就业也面临着启动资金、产品创新及电商环境等方面的瓶颈,与此同时还存在个体或地区发展的劣势积累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建议农村电商的推进应该立足青年发展,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机会平等的职业路径,并完善农村电商的生态系统。
王小璐王晓焘
关键词:就业
高中生手机问题使用现况及其与孤独感关系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高中生手机问题使用状况,以及高中生孤独感与手机问题使用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网络在线应答,对本省南京市某重点中学和苏中地区某县中学高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2所学校共完成有效问卷852份,其中有手机使用经验者717份,手机使用率为84.2%。手机问题使用量表平均得分是3.844;耐受性和逃避性均分较高,分别是4.251、4.631;高中生手机问题使用随年级的升高而加重(P值均<0.05),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感与手机问题使用之间存在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本调查高中生中手机尚无群体性的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对手机问题使用严重者进行教育干预。
闫子寒朱炤熙刁端勋王晓焘
关键词:高中生手机孤独感
城市在职青年的职业收入变化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以追踪调查的数据定量分析城市在职青年的职业收入变化状况,比较了性别差异以及独生子女青年与非独生子女青年的差异,并通过多元回归讨论影响城市在职青年职业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在职青年的职业收入在两年内普遍有了增长,但增长差异较大。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对职业收入增长都没有显著影响。真正与职业收入增长有密切联系的是地区(是否处于东部地区)、职业(是否企业公司职员或是否从事邮电金融媒体行业)、教育水平以及参加工作时间。
王晓焘胡丰
关键词:城市在职青年
城乡差异与大学生消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被引量:16
2012年
尽管已有不少研究对独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研究,但是其往往过分关注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却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群体内部的差异缺乏敏感。遗憾的是,这使得已有的很多研究获得的结论并不那么可靠。本文以大学生的平均月消费水平为例,使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大学生发展状况调查(2008年)"数据的研究表明,城市来源和农村来源的大学生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月消费差异上的表现是不同的。城市来源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之间没有差异;但是农村来源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占据明显的优势。
王晓焘风笑天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城乡差异
城市青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教育获得
中国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导致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往往关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组间差异,忽视两者的内部差异,而这样一种忽视往往使研究者对家庭这一分析层次视而不见。作为一种对话,本文从中国家庭出发,考察城市青年独生子女和非...
王晓焘
关键词:家庭结构独生子女教育获得非独生子女
城市青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教育获得被引量:20
2011年
已有的研究已经关注了兄弟姐妹数量与教育获得之间的负向关系,但是由于其理论缺乏中国背景而对性别和独生子女缺乏足够的把握。研究将教育获得视为中国家庭中资源转移过程中的一种伴随转移,并且通过2007年全国12个城市青年发展状况问卷调查资料指出,家庭规模对孩子的教育获得存在负向影响,因此,独生子女的教育获得普遍高于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规模的影响存在,但是主要影响女孩;就独生子女家庭而言,由于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并不存在继承人选择的问题,其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王晓焘
关键词: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性别教育获得
城市在职青年的工作转换: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现有文献的分析表明,对于目前城市在职青年工作转换现象尚缺少系统性的经验研究。通过对全国12个城市2537名在职青年的抽样调查资料发现:大约一半的城市在职青年曾经有过工作转换,他们总体上平均转换过2次工作。城市在职青年的工作转换是与青年本身所占有的资源、青年的流动欲望、青年所处的环境以及相关社会背景等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的,至少以下三组变量必须受到重视:(1)青年自身的资源;(2)青年自身的(工作)发展阶段;(3)青年所处的社会背景与社会文化。这也提醒我们,必须将工作转换的研究置入到一个长时期的范围内进行,并且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必须始终重视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重要意义。
风笑天王晓焘
关键词:跳槽城市在职青年
全国大学生考研意愿的性别差异研究
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已广受教育社会学和社会分层研究的关注,研究肯定了性别不平等的存在,但是也肯定这种不平等正在逐渐弱化。已有研究仅仅关注本科及以下的教育阶段,对于本科以上的更高等教育少有涉及。本研究利用&quot;大学生发展...
王晓焘
关键词:大学生性别差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