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明
- 作品数:222 被引量:1,21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生物学更多>>
- 血管介入机器人的血管造影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验证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应用于血管介入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血管介入机器人主要包括机械推进系统和图像导航系统两部分,采用主辅结构.外科医生处于主站点位置,发送控制指令到处于辅位置的机器人,机器人将指令转化为导管动作.在玻璃模型预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外科医牛通过远程控制血管介入机器人,将导管插入到预定的目标,最后评测导管定位误差及手术时间.结果 玻璃检测血管模型预实验中,在机器人的操纵下,造影导管可以进入一个任意分支血管模型,导管定位误差〈1 mm.在10只成年犬上成功进行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犬的肾动脉与椎动脉造影均顺利进行,无手术并发症,实验平均用时35 min,医生未暴露在射线下.结论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安全和可行的,可实现导管的医生远程操作,基本上满足血管造影的要求.
- 田增民卢旺盛王大明刘达张大鹏李志超贾博
- 关键词:机器人动物实验
- 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6年
-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开展已有近30年,可解脱弹簧圈出现后,该方法逐步发展成熟,目前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但对于颅内微小动脉瘤(最大径≤3mm),血管内治疗因导管到位困难㈨、术中破裂率高等问题而一直存在争议。
- 杨鸿春王大明
-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微小动脉瘤最大径
- 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再通治疗不良预后的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机械再通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分析不良预后原因。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再通治疗且年龄≥80岁的患者,收集基线信息、影像学、再通治疗与并发症、临床预后等资料,分析不良预后的具体原因。结果共纳入20例高龄患者,年龄80~96岁,平均(83.3±4.1)岁。均行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再通成功(mTICI 2b-3)率为70%;技术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5%,其中,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为5%。3个月随访预后良好(mRS 0~2级)者35%,预后不良者(mRS 4~6级)55%。分析该11例患者预后不良的原因,归因于发病重或就诊时间较晚者2例;归于再通不成功或再通并发症者3例;归于高龄相关因素者6例,其中,合并闭塞以外动脉多发重度狭窄、侧支血流代偿差、卒中进展迅速者3例,因内科并发症加重致预后不良者3例。结论高龄卒中患者存在内科并发症较多、伴有闭塞血管以外其他动脉重度狭窄等;侧支代偿差、原有内科并发症等可能是再通治疗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
- 祁鹏陆军王利军王俊杰胡深杨希孟陈鲲鹏王海峰王大明
- 关键词:卒中血管成形术预后
- 全身麻醉影响下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术中监测指标的评价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相关麻醉监测指标与运动诱发电位(MEP)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全身麻醉下更可靠地评价MEP监测指标的方法。方法选取2001年2月至2004年6月26例接受脊柱脊髓手术的患者,术中使用依托咪酯和芬太尼进行麻醉,应用双频指数(BIS)和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麻醉深度与肌松状态,使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进行术中监测。记录不同麻醉深度与肌松状态下的TMS—MEP,分析MEP随着麻醉深度与肌松状态而变化的规律,并尝试利用这一规律来分析术中MEP变化的原因。结果所有病例麻醉状态下MEP的波幅均与相应时间的BIS和TOF监测指标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在这些指标问建立有效的回归方程(F=15.274~152.513,P〈0.01)。当麻醉深度与肌松状态发生变化时,将对应的BIS和T1/Tc输入该回归方程,可以对MEP的波幅进行有效地预测。在手术操作导致MEP波幅降低的情况下,MEP波幅的实测值会显著偏离预测值,从而有利于区分MEP变化的真实原因是手术操作,还是麻醉深度与肌松状态的改变。不同患者回归方程的截距与偏回归系数各不相同,且差异较大,回归方程在不同患者之间不能相互替代。结论将麻醉与肌松的监测指标BIS、T1/Tc以及相应的回归方程纳入MEP术中监测结果的分析,是一个非常实用而且有效的方法,可用以排除麻醉状态的波动对MEP变化原因判断的干扰。
- 谢红雯袁庆国沙成姜宏志杨玉明王大明
-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神经肌肉阻滞
- 栓塞体积比在评价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中的作用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栓塞体积比(VER)在评价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在国内7家医院应用GDC栓塞、治疗期≥3年、直径〉2 mm的囊状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共434例(446个动脉瘤)。根据填入动脉瘤内的弹簧圈体积与动脉瘤体积,计算动脉瘤VER。分析VER值与动脉瘤大小、瘤颈、栓塞结果、复发及再出血的关系。结果①小动脉瘤(〈5 mm)、中型动脉瘤(5-10 mm)、大动脉瘤(11-25 mm)、巨大动脉瘤(〉25 mm)的VER分别为(29±7)%、(24±7)%、(18±9)%和(8±7)%,不同大小动脉瘤患者之间的VE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0,P〈0.01);动脉瘤大小与VER值呈负相关(r=-0.50,P〈0.01)。窄、宽颈动脉瘤的VER值分别为(24±8)%、(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446个动脉瘤的VER为(24±8)%。动脉瘤完全栓塞、颈残留、体部残留患者的VER分别为(28±7)%、(23±7)%及(13±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71,P〈0.01),且栓塞程度与VER值呈正相关(r=0.57,P〈0.01)。③术后临床随访〉3年,15个动脉瘤再出血,再出血者动脉瘤VER值为(16±9)%,无再出血者为(24±8)%,P〈0.01。④对357个动脉瘤进行DSA随访,中位随访期为16个月;动脉瘤保持稳定298个(83.5%),VER为(25±8)%,复发59个(16.5%),VER为(20±7)%,P〈0.01。⑤VER是动脉瘤术后再出血和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OR:0.00,95%CI:0.00-0.08;OR:0.001,95%CI:0.00-0.03)。结论VER是评价动脉瘤栓塞程度的客观指标,对于栓塞术后动脉瘤的复发和再出血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 卢小健张鸿祺支兴龙凌锋焦德让赵正伟王大明段传志白如林宋冬雷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随访研究
- 滤网脑保护装置应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观察和护理
- 本研究自2001年10月~2006年5月应用滤网脑保护装置进行颈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型术7l例次,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对其术前准备、术中、术后观察和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 姜学丽郭红王大明刘加春王利军陆军翟乐乐祁鹏
-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护理体会
- 文献传递
- 成人颅骨骨膜窦的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成人颅骨骨膜窦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例成人颅骨骨膜窦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以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10例颅骨骨膜窦均表现为头皮柔软肿物,有波动感;术前检查示颅骨骨膜窦不是颅内静脉回流的主要通道。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头皮肿物消失,术后无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月~16年,均无复发。结论成人颅骨骨膜窦很少单独引流颅内静脉,手术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 王作伟王长春杨玉明谭晔袁庆国沙成王大明
- 关键词:颅骨骨膜窦成人
- 一种可视介入通路建立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介入通路建立系统,其包括穿刺针,可视系统组件和操作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包括针体和手持部,针体与手持部一体连接,可视系统组件与手持部组合连接,可视系统组件包括摄像头,摄像头与移动端或PC端数...
- 高群王大明胡深陆军祁鹏王俊杰杨希孟陈鲲鹏
- 文献传递
- 机械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评价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评价机械可脱式弹簧圈 (MechanicalDetachableSpiral,MDS)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方法 :对 1995年 3月~ 1998年 7月利用MDS栓塞的 64例 66个颅内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个动脉瘤中 ,10 0 %栓塞的 2 5个 ,占 3 7 9% (2 5 /66) ;95 %的 19个 ,占 2 8 8% ;90 %的 11个 ,占 16 7% ;80 %的 6个 ,占 9 1% ;<80 %的 5个 ,占 7 6%。 5 5个 (83 3 % )动脉瘤达 90 %以上栓塞。死亡 2例 (3 1% ) ,永久并发症 3例 (4 7% )。结论 :应用MDS进行囊内栓塞 。
- 王大明凌锋刘树山李萌缪中荣张鸿祺宋庆斌郝蔓春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MDS
- 颅内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栓塞病理的提示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动物模型的栓塞可行性。方法:经颈动静脉吻合等建立以猪的颅底微血管网(ReM)为畸形团的AVM模型,分别用微粒和NBCA栓塞,取ReM、颈动静脉吻合口和脑做病理观察。结果:急性期见细胞变性坏死,中性白细胞浸润和血栓形成等。亚急性、慢性期为单核、异物巨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组织变性、增生和纤维化等。结论:ReM和人脑AVM栓塞病理改变相似,可用于栓塞病理研究。
- 王大明凌锋刘东戈李萌张鸿祺宋庆斌李晓光郝蔓春曲怀谦李化伟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脑栓塞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