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凤娟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影像
  • 5篇影像学
  • 4篇X线
  • 3篇影像学分析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影像分析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脊柱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X线摄影
  • 1篇豆状核
  • 1篇豆状核变性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机构

  • 11篇郑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1篇王凤娟
  • 2篇周裕晓
  • 2篇王福转
  • 2篇吕祥柱

传媒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临床医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匿性骨折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隐匿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8例外伤患者先行普通x线检查未发现有明确骨折,但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做螺旋CT(SCT)扫描,其中63例做了磁共振(MRI)扫描。结果178例中有59例患者骨折:胫骨平台12例,髋臼9例,鼻骨7例,骶骨6例,肱骨髁上骨折9例,肋骨5例,腰椎4例,胸椎7例。结论SCT及MR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主要途径,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王凤娟
关键词:隐匿性骨折X线螺旋CTMRI
小儿肠套叠的X线表现及空气灌肠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的X线表现,提高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及X线表现,并经灌肠诊断性治疗。结果 138例儿童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率86%,肠套叠整复成功率随病程的延长而降低,2~24h为94%,24~36h为83%,36~48h为66%,48~72h为50%。结论及时发现小儿肠套叠,有助于提高空气灌肠治疗儿童急性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
王凤娟
关键词:肠套叠空气灌肠X线摄影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的影像学分析
2013年
目的:研究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MO)影像特点。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56例HMO影像及家族史。结果:58例HMO疾病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其中胫骨及股骨多发,并且对称存在18例,双手及腕关节次之10例,肱骨4例,尺桡骨9例,肋骨3例,骨盆9例,肩胛骨7例;跟骨部位1例。结论: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骨良性肿瘤,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好发,其次为长骨端,其有典型遗传倾向,瘤骨发生部位具有家族倾向性。
王凤娟
关键词: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影像分析
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为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价值,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并经手术证实为结肠癌致肠梗阻的43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术前均行MRI和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征。结果显示,MRI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检出率(100%)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88.37%),漏诊率(0)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11.63%),P<0.05。MRI对狭窄肠段、侵犯浆膜下或肠旁组织、狭窄肠段与正常肠管交界处改变、缺血性结肠炎检出率分别为100%、97.67%、97.67%和39.53%,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90.70%、86.05%、83.72%和1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盲肠扩张的检出率为79.07%,多层螺旋CT为7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MRI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效果优于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吕祥柱王福转王凤娟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
婴幼儿肺气漏的X线与CT表现
2008年
王凤娟
关键词:气胸纵隔积气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肝豆状核变性脑磁共振成像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表现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脑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表现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证实2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脑部MRI及9例患者的1H-MRS表现,其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6~44岁;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平扫检查;9例患者行1H-MRS检查。结果26例患者脑部MRI检查,呈长T_(1)长T_(2)信号22例,稍短T_(1)短T_(2)信号1例,混杂长T_(1)混杂长T_(2)信号3例,病灶典型者依受累部位不同,分别表现为“八字”征、“展翅蝴蝶”征;病灶位于豆状核26例,尾状核16例,丘脑12例,中脑9例,桥脑5例,齿状核4例,额叶白质区2例,颞叶1例,1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9例患者行1H-MRS分析,选取38个体素,18个体素置于双侧豆状核,6个体素置于尾状核头部,9个体素置于丘脑,3个体素置于桥脑,2个体素置于额叶。其中22个体素胆碱化合物(Cho)升高,17个体素肌酸(Cr)下降,20个体素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下降。结论肝豆状核变性的MRI及1H-MRS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及1H-MRS对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并了解不同病程时期,指导临床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均有独特的临床作用。
侯效芳臧晨苗园园赵晶晶王凤娟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颅脑照射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
CT薄层影像学对肺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CT薄层影像学对肺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8年1月-12月接诊肺小结节患者120例CT薄层影像学诊断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成良性组(84例)及恶性组(36例)。结果良性组84例患者中结核21例、炎性假瘤27例、错构瘤13例、肺脓肿10例、支气管囊肿12例。恶性组36例患者中腺癌14例、小细胞癌10例、鳞癌6例、转移癌4例及类癌2例。恶性组CT边缘、短毛刺、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发生比高于上良性组(P<0.05),空洞、空泡征、钙化及空气支气管征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前二位分别是边缘不光滑、分叶征;特异性前二位分别是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准确性前二位分别是分叶征、胸膜凹陷征;阳性预测值前二位分别是分叶征、毛刺征。恶性组"1+2"个征象比高于良性组(P<0.05),"1+3"、"2+3"、"1+2+3"个征象比低于良性组(P<0.05)。结论 CT薄层影像学对肺小结节良恶性诊断有一定价值,恶性结节多3个征象,且图像清晰容易鉴别,可推广。
吕祥柱王福转王凤娟
关键词:CT薄层影像肺小结节良恶性
髋关节创伤的影像学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创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78例髋关节创伤的患者均做了X线平片检查,其中65例做了SCT扫描,28例做了MRI扫描,回顾性分析髋关节创伤的X线、SCT、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0例髋臼骨折;35例股骨颈骨折,其中3例为病理性骨折;6例为股骨头的隐匿性骨折;5例股骨头骨骺分离;12例髋关节脱位。结论 X平片经济方便,但对于体位较厚、重叠严重的部位显示受到一定限制,仅作为髋关节创伤诊断的基础检查,SCT和MRI对骨、软骨及软组织显示优于前者,对诊断髋关节创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王凤娟
关键词:髋关节创伤影像分析
眶内炎性假瘤MRI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眶内炎性假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眶内炎性假瘤的MRI平扫及其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均为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证实。结果 48例炎性假瘤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四型:1肿块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位于肌锥内;2弥漫炎症型,眶内被病灶填充,边界模糊,眼直肌与病灶分界不清,视神经被包绕,压脂增强扫描T1WI显示视神经不强化;3泪腺炎型,表现为泪腺增大,T1WI信号稍低、T2WI呈中等信号,压脂序列呈稍高信号;4肌炎型,眼外肌不同程度增粗,主要累及上直肌和内直肌。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眶内炎性假瘤的信号特征、大小、形态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因此对眶内炎性假瘤能够做出定位、定性诊断。
王凤娟周裕晓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及CT影像学诊断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及 CT表现。方法收集9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 X线及CT资料。结果92例有骶髂关节表现异常,包括:早期关节面侵蚀、骨皮质局限性增厚、硬化,关节间隙正常;后期关节面呈虫蚀样改变,关节面皮质密度不规则增高,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最终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其中12例髋关节、骶髂关节及腰椎均有不同程度异常。结论 X线及CT检查已成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途径。
王凤娟周裕晓
关键词:X线摄影计算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