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禹飞

作品数:23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腥黑穗病
  • 7篇小麦
  • 7篇黑穗病
  • 6篇腥黑穗病菌
  • 6篇黑穗病菌
  • 6篇PCR
  • 6篇病菌
  • 5篇转基因
  • 5篇基因
  • 4篇冬孢子
  • 4篇印度腥黑穗病...
  • 4篇孢子
  • 4篇环斑病毒
  • 4篇斑病
  • 3篇小麦矮腥黑穗...
  • 3篇矮腥黑穗病
  • 2篇烟草环斑病毒
  • 2篇药剂
  • 2篇药剂处理
  • 2篇油菜

机构

  • 20篇上海出入境检...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出入境检...
  • 1篇辽宁出入境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3篇沈禹飞
  • 11篇潘良文
  • 11篇陶庭典
  • 10篇易建平
  • 8篇陈家华
  • 8篇胡永强
  • 7篇郑建中
  • 6篇印丽萍
  • 6篇戚龙君
  • 6篇陶军
  • 5篇杨翠云
  • 3篇代光辉
  • 3篇于翠
  • 3篇周国梁
  • 1篇柴燕
  • 1篇顾振芳
  • 1篇马雅军
  • 1篇韩伟
  • 1篇周培
  • 1篇张舒亚

传媒

  • 5篇植物检疫
  • 3篇上海农业学报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粮食与油脂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种子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3
  • 7篇2002
  • 8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口检疫病害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应用PCR技术快速检测小麦矮腥黑穗病
代光辉杨翠云马雅军沈禹飞倪江周培顾振芳陈佩青郑建中易建平陶庭典戚龙君
1.该项目从2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的3个候选引物,并利用它们,对13个菌株进行了RAPD扩增分析。用随机引物S446扩增的特异条带可将三种小麦腥黑穗病菌明显区分。这是该引物用于区分三种小麦腥黑穗病菌的首次报道。2.该项...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穗病分子生物学聚合酶链反应
进口转基因油菜籽检测方法研究
潘良文罗达沈禹飞陈家华胡永强许惠民陶军
本研究从检测目的基因着手,从进口油菜籽中检测出合成的CP4-EPSPS基因、修饰的GOX基因、抗草丁膦除草剂基因(BAR,PAT),雄性不育基因(BARNASE),雄性不育恢复基因(BARSTAR)等六个目的基因,同时也...
关键词:
啤酒大麦药剂处理对TCK冬孢子的杀灭效果及问题被引量:2
2002年
参考啤酒大麦加工工艺流程中所采用的药剂及浓度,设计不同浓度的漂白粉、石灰、甲醛以及石灰加漂白粉,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简称TCK)冬孢子分别处理4h,接种于3%琼脂培养基上,然后移入5℃生长箱内培养,观察药剂处理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漂白粉浓度达到0.05%以上时,孢子基本不能萌发;几种浓度的生石灰处理对TCK孢子几乎没有灭活作用;0.01%甲醛可以明显抑制TCK孢子的萌发;对TCK孢子直接浸水处理45d仍有50%以上的萌发率。大麦加工工艺中所采用的漂白粉及石灰处理浓度不足以杀灭TCK冬孢子;其污水处理中采用0.05%浓度的甲醛可抑制孢子的萌发。
杨翠云郑建中沈禹飞戚龙君陶庭典易建平周国梁
关键词:杀灭效果啤酒大麦药剂处理冬孢子萌发率小麦矮腥黑穗病菌
套式PCR直接检测印度腥黑穗病菌冬孢子被引量:25
2002年
用印度腥黑穗病菌冬孢子制备模板DNA ,利用印腥特异性引物T3 /T6,T3 /T4和套式PCR(nestPCR)扩增技术直接检测印腥冬孢子 ,检测的灵敏度可达 1个冬孢子。检测时间缩短为 1天。这种简单、快速、灵敏、实用和准确的PCR检测技术适用于口岸印腥检疫的需要 ,解决了常规PCR检测中DNA制备需要萌发冬孢子和检测时间长的难题。
易建平陶庭典潘良文沈禹飞印丽萍郑建中
关键词:套式PCR印度腥黑穗病菌冬孢子小麦病害
油菜内源特异参照基因寻找与检测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对油菜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3-PEPCase,PEP)基因、PCR 检测的引物和相应的靶序列引物进行同源性分析,建立了PEP基因的检测方法。
潘良文沈禹飞陈家华胡永强陶军
关键词:油菜PCR方法
转基因抗虫保铃棉(Bollgard~ひ)检测方法研究
2003年
运用常规 PCR方法和实时荧光 PCR方法对转基因抗虫保铃棉外源基因 Ca MV 35 S启动子、NOS终止子、标记基因NPT II和目的基因 Cry IA(c)进行了检测。建立了快速、准确的抗虫保铃棉籽转基因成分的 PCR检测方法。
张舒亚潘良文沈禹飞陈家华胡永强
关键词:PCR生物技术安全性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和黑麦草腥黑穗病菌的单孢检测被引量:10
2003年
设计了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 (Tilletiaindica)和黑麦草腥黑穗病菌 (Tilletiawalkeri)通用引物H4 /H7和H11/H12 ,结合T .indica特异性引物Tin3/Tin4和T .walkeri特异性引物Tin11/Tin4建立了检测T .indica和T .walkeri冬孢子的套式PCR (nestedPCR)检测方法。检测的灵敏度达 1个冬孢子 ,检测时间缩短为 8h。PCR产物的测序验证了PCR反应的可靠性。这一方法克服了冬孢子休眠或不具存活力以及常规PCR检测时间长的困难 。
易建平陶庭典印丽萍沈禹飞潘良文郑建中
关键词: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套式PCR冬孢子检疫
进境黑麦草种子中黑麦草腥黑粉菌的鉴定被引量:8
2002年
从广州 (1997)和天津 (1999)进境的美国黑麦草种子中均发现一种类似中国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小麦印度腥黑粉菌 (TilletiaindicaMitra)的冬孢子。其大小分别为 2 8 9~ 4 3 7μm和 2 9 2~ 4 0 2 μm ,淡黄色至暗褐色 ,半透明至不透明 ,球形至亚球形 ,疣状突起常呈钝圆状 ,表面有脊状突起。检疫中常因其与印腥冬孢子极为相似而引起误诊。经形态学特征观察、PCR分析和PCR扩增产物测序分析 ,鉴定为黑麦草腥黑粉菌 (Tilletiawalkeri)。
易建平陶庭典沈禹飞戚龙君印丽萍郑建中
关键词:黑麦草种子腥黑粉菌冬孢子形态学特征
最新植物病毒属名一览表
2001年
陶庭典易建平沈禹飞朱永芳
关键词:植物病毒属名
进口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和大豆中CP4-EPSPS基因的检测比较研究被引量:45
2001年
由于国际上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争议 ,因此对没有加施标签予以声明的情况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转基因产品进行检测就显得十分迫切且意义重大。本研究以进口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和大豆为材料 ,通过比较分析外源的CP4 EPSP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表达的氨基酸序列 ,设计出两对不同的引物 ,采用PCR方法分别对转基因油菜籽和大豆中外源的CP4
潘良文陈家华沈禹飞胡永强陶军韩伟
关键词:抗草甘膦大豆PCR转基因作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