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荣
- 作品数:1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兴化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诵读品味经典,经典浸润人生——论经典诵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体现被引量:2
- 2011年
- "经典诵读"是将经典和诵读完美结合,经典是内容,诵读是形式。经典诵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可以概括为:一、经典诵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体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生品位,彰显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三、经典诵读培养训练学生语感,呈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
- 沈玉荣
- 关键词:诵读人文性民族性
- 从接受美学看中学文学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
-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结果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目标研究对认知领域较深入,情感领域涉及不多,审美领域几乎是空白。要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明确情感目标和审美目标, 所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
- 沈玉荣
- 关键词:接受美学中学文学教育教学目标多样性一致性
- 文献传递
- 英语课程目标在高中课堂中的整合案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针对英语课程目标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问题,笔者分析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阐释将目标具体化实施的途径以及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自主探究学习氛围的方法。
- 沈玉荣
- 关键词:课堂教学
- 整合 互补 自新——高中作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一、基于教学反思。确定研究视角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浯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 沈玉荣
- 关键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作文教学语文学习活动写作欲望教学反思
- Authentic Learning in Language Classroom Tasks
- 真实性学习已经成为任务型教学途径中的中心原则之一.然而理论界就什么是真实性学习以及有那些因素影响真实性学习发生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该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一系列的影响外语学习者在完成'调查报告'这一学习任务活动中...
- 沈玉荣
- 关键词:任务教学学习动机英语教学
- 文献传递
- 顶层设计:课堂教学的智性要求被引量:1
- 2012年
- 张正耀: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去精心设计。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设计,就没有教学。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却发现不少教师仅从经验主义出发.把教学设计当做教学的某种“技术”来对待,致使课堂教学支离破碎。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树立“顶层设计”的教学理念。所谓“顶层设计”,就是站在智性与理性的高度,立足于课程目标、文本价值和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等高端因素对课堂教学进行总体构想,科学、多元、全面地预设学生的学习结果并精心实施。使课堂教学既有整体的明确性,又有具体的可操作性。今天,我们就以徐地仁老师的《品质》课堂教学片段为例,一起来探讨顶层设计在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
- 张正耀徐地仁徐地仁王日淦
- 关键词:课堂教学智性文本价值教学需要教学设计
- 学习辛词,先学其神——论辛词中的军人情结与审美意识
- 2012年
- 辛词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的压轴篇章。辛弃疾以爱国军人的视角认识社会,用失意英雄的心境创作作品。辛词继苏词之后将豪放雄壮,高旷开朗的风格发扬光大。理想的执着、感情的浓烈、悲凉雄壮,自成一家,辛词中蕴含着鲜明的军人情结与审美意识。
- 沈玉荣
- 关键词:辛弃疾审美意识
-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的审美化反思
- 2009年
-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改中高中作文教学审美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文章以美学理论为依据,深入剖析了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并从美学的角度对其深层原因作了深入的揭示。
- 沈玉荣
- 关键词:美学审美教育新课改
- 选取美学视角,鉴赏形式之美——以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为例
- 2011年
- 诗歌的外在形式带有时代的烙印,与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创作主体的创作特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形式美的人文内涵。本文从美学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美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为例,通过对诗歌的色彩、句式、押韵、节奏等外在形式的分析,探讨诗歌的形式所蕴涵的深厚韵味。
- 沈玉荣
- 关键词:形式美句式韵律
- 诵读品味经典,经典浸润人生——论经典诵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 2011年
- “经典诵读”是将经典和诵读完美结合,经典是内容,诵读是形式。经典诵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可以概括为:一、经典诵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体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生品位,彰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三、经典诵读培养训练语感,呈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
- 沈玉荣倪逊
- 关键词:经典诵读人文性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