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池汝安

作品数:557 被引量:1,983H指数:22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1篇期刊文章
  • 230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矿业工程
  • 75篇冶金工程
  • 53篇化学工程
  • 38篇理学
  • 36篇医药卫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经济管理
  • 18篇生物学
  • 18篇天文地球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9篇稀土
  • 68篇磷矿
  • 57篇稀土矿
  • 46篇浸出
  • 44篇浮选
  • 34篇浸取
  • 33篇萃取
  • 33篇离子
  • 30篇矿物
  • 30篇回收
  • 29篇品位
  • 28篇低品位
  • 26篇黄酮
  • 24篇低品位磷矿
  • 23篇动力学
  • 21篇吸附剂
  • 20篇地浸
  • 20篇原地浸出
  • 20篇铵盐
  • 18篇选矿

机构

  • 452篇武汉工程大学
  • 86篇清华大学
  • 24篇武汉化工学院
  • 22篇教育部
  • 16篇中南大学
  • 15篇江西省科学院
  • 14篇北京有色金属...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南平师范高等...
  • 4篇江西理工大学
  • 4篇湖北省新型反...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湖南有色金属...
  • 3篇四川文理学院
  • 3篇云南磷化集团...
  • 3篇黄石振华化工...
  • 2篇北京矿冶研究...
  • 2篇西南民族学院
  • 2篇天津大学

作者

  • 555篇池汝安
  • 91篇肖春桥
  • 90篇余军霞
  • 69篇张臻悦
  • 68篇徐志高
  • 63篇张越非
  • 53篇吴元欣
  • 50篇朱国才
  • 49篇黄志良
  • 47篇周芳
  • 41篇徐源来
  • 34篇何正艳
  • 31篇王存文
  • 26篇田君
  • 26篇徐盛明
  • 26篇周芳
  • 24篇冯健
  • 20篇郭嘉
  • 20篇罗惠华
  • 16篇徐景明

传媒

  • 44篇武汉工程大学...
  • 37篇稀土
  • 16篇化工矿物与加...
  • 14篇有色金属(冶...
  • 13篇金属矿山
  • 10篇中国有色金属...
  • 8篇稀有金属
  • 8篇中国稀土学报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7篇矿冶工程
  • 7篇过程工程学报
  • 7篇化学与生物工...
  • 6篇有色金属
  • 5篇有色金属(选...
  • 5篇武汉化工学院...
  • 5篇化工冶金
  • 5篇Transa...
  • 4篇国外金属矿选...
  • 4篇矿产综合利用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4
  • 25篇2023
  • 30篇2022
  • 21篇2021
  • 29篇2020
  • 19篇2019
  • 13篇2018
  • 20篇2017
  • 21篇2016
  • 32篇2015
  • 43篇2014
  • 41篇2013
  • 44篇2012
  • 33篇2011
  • 13篇2010
  • 22篇2009
  • 20篇2008
  • 16篇2007
  • 25篇2006
  • 6篇2005
5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灰石型La_(9.33)(SiO_4)_6O_2电解质的烧结及性能被引量:2
2011年
在燃烧法制得的磷灰石型LSO电解质纳米粉体基础上,研究了预处理、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LSO烧结体致密度的影响.烧结实验结果表明:球磨预处理和合适的成型压力,可以有效消除颗粒间的团聚、降低烧结温度和提高致密度;最佳成型压力为225 MPa;最佳烧结温度为1 400℃下保温3 h,烧结体的致密度高达96%.运用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LSO烧结体的电性能,结果表明:烧结体随温度的升高,晶界电阻逐渐减小,晶粒电阻逐渐占据主导;烧结体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经验公式,700℃时离子电导率达到4.38×10-3s/cm.
胡威峰喻俊曹江雄黄志良池汝安李伟宋吉巍
关键词:燃烧合成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
表面活性剂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渗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属黏质土,具有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等特点,导致其原地浸出开采困难,提高浸取剂溶液在矿体的渗流扩散是原地浸出高效回收稀土资源的关键。本文分别考察了(NH_(4))_(2)SO_(4),NH_(4)Cl,MgSO_(4)浸取体系下,CTAB,DTAB,SDS,油酸钠,油酸五种表面活性剂对于高岭土、蒙脱土、伊利石及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渗透性的影响,通过黏附功及黏附功降低因子分析表面张力与接触角对渗流的综合影响效果,揭示表面活性剂强化浸取剂溶液渗透性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浸取体系下,对于黏土矿物和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5种表面活性剂均可强化溶液渗流速度,缩短形成稳定流场所需时间。表面活性剂渗透强化效应为:CTAB>DTAB>SDS>油酸钠>油酸。黏附功及黏附功降低因子结果表明黏附功、黏附功降低因子越小,渗透系数越大,渗流强化效应越明显。
王志伟王志伟张立森张镱馨周芳周芳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浸取渗透性
一种利用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溶解中低品位磷矿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溶解中低品位磷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富集培养:将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进行富集培养,得到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富集培养液;2)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驯化培养:将活性污泥...
肖春桥池汝安张华香徐志高张越非余军霞徐源来周芳
文献传递
风化型稀土矿的矿石性质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本文研究分析了产于我国两类特有的风化型稀土矿矿石性质。发现风化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赋存是以羟基水合离子吸附在粘土矿物上,矿石具有含水多样性,酸碱缓冲性,吸附稀土离子的化学稳定性和可交换性,稀土配分类型多样性及铈亏效应。黑色风化矿泥中稀土是以胶态沉积相均匀分散在Mn-Fe氧化物表面赋存,矿石是非晶相的含稀土泥状集合体,稀土配分是典型的轻稀土配分选择型。
梁国兴池汝安朱国才
关键词:稀土矿矿石性质
某低品位磷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2023年
以清平磷矿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物参数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XRD)、偏光显微镜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等测试手段,对该矿的化学元素组成、矿物组成及含量、粒度特征、单体解离情况及连生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为胶磷矿,为非晶质结构或显微隐晶质结构;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次要脉石矿物为石英、黄铁矿,同时含有少量硫磷铝锶石和磷铝钙石;该矿石需要通过选矿的方法脱除白云石以富集磷灰石;胶磷矿与微细粒脉石矿物共生、P_(2)O_(5)品位低(12.05%)是影响磷灰石分选富集的主要不利因素。研究结果对该矿石的分选工艺流程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朱秀雯黄沙高远刘芸晖雍晓东吴传清何东升池汝安池汝安
关键词:胶磷矿工艺矿物学粒度特征单体解离连生
均相沉淀法制备AACHH阻燃晶须被引量:2
2011年
以硫酸铝和尿素为原料,山梨醇为模板剂,利用均相沉淀法在高压釜中反应合成了NH4Al(OH)3.24(CO3)0.38.H2O(AACHH)阻然晶须,研究了CO2相对浓度对合成产物及形貌的影响.XRD、FT-IR、PM和TG/DTA分析结果表明:在通入10 min的CO2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形状完好的AACHH晶须,晶须长径比为10~20,晶须释放阻燃气体为NH3、CO2和H2O,完全分解其失重量为57.9%.
宋吉巍黄志良闾闯凯池汝安李伟胡威峰
关键词:均相沉淀法CO2晶须
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稀土浸出液的一步除杂方法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液中杂质金属离子含量高,需要进行多步除杂才能将杂质离子除去,多步除杂方法工艺流程较长,操作较为繁琐,除杂过程中稀土损失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稀土浸出液的一步除杂方法,...
池汝安张臻悦何正艳
文献传递
铝代硅掺杂磷灰石型硅酸镧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代硅掺杂磷灰石型硅酸镧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式为La<Sub>9.33</Sub>Si<Sub>6-X</Sub>Al<Sub>X</Sub>O<Sub>26-X/2</Sub>,其中x的取值范围...
黄志良鲁冕石月詹刚陈巧巧池汝安
文献传递
PFS制备中NaNO_2的催化作用被引量:6
1998年
研究了聚合硫酸铁制备中NaNO2对Fe2+氧化的催化作用.实验表明,以NO的中间配合物催化为主,NO的媒质催化及NO-2的直接催化作用不显著,NO2起一般氧化剂作用,其作用强度弱于NO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催化指数和氧化指数概念,得出NaNO2的催化指数为4.337,大于其作为氧化剂时的氧化指数1.
徐颖惠崔京姬朱国才朱国才
关键词:聚合硫酸铁催化亚硝酸钠絮凝剂
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液碳酸氢铵沉淀稀土后母液复用回收稀土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针对现有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液中碳酸氢用量过量并含有大量的硫酸铵或氯化铵等浸取剂造成严重的氨氮废水污染和资源浪费、以及现有生产工艺回收利用沉淀稀土后的母液时需使用硫酸来除去残留的碳酸氢铵等问...
池汝安周芳张臻悦吴晓燕刘雪梅
文献传递
共5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