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臻悦

作品数:82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冶金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专利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矿业工程
  • 16篇冶金工程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理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3篇稀土
  • 19篇稀土矿
  • 17篇浸取
  • 16篇地浸
  • 16篇原地浸出
  • 14篇浸出
  • 11篇风化
  • 7篇稀土产品
  • 7篇离子
  • 7篇矿体
  • 7篇矿物
  • 7篇风化壳
  • 6篇铵盐
  • 6篇海拔
  • 6篇风化层
  • 4篇中稀土
  • 4篇重稀土
  • 4篇镁盐
  • 4篇回收
  • 4篇浮选

机构

  • 81篇武汉工程大学
  • 6篇中南大学
  • 5篇教育部
  • 1篇东北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北日报
  • 1篇湖北仙粼化工...

作者

  • 81篇张臻悦
  • 69篇池汝安
  • 24篇何正艳
  • 19篇徐志高
  • 12篇余军霞
  • 10篇周芳
  • 7篇刘雪梅
  • 7篇吴明
  • 5篇李琼
  • 5篇张越非
  • 5篇张婷婷
  • 4篇周芳
  • 3篇李丹
  • 3篇薛松
  • 3篇肖春桥
  • 2篇徐源来
  • 2篇陈哲
  • 2篇陈清运
  • 2篇陈卓
  • 2篇贾金龙

传媒

  • 9篇稀土
  • 8篇有色金属(冶...
  • 4篇金属矿山
  • 2篇有色金属工程
  • 2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化工环保
  • 1篇有色金属(选...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矿冶工程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长江技术经济
  • 1篇Transa...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4篇2022
  • 9篇2021
  • 13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镁盐稀土浸出液稀土沉淀过程被引量:3
2022年
为解决工业上铵盐回收稀土工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氧化镁沉淀镁盐稀土浸出液过程进行研究,探索了氧化镁加入方式、氧化镁用量、沉淀温度以及沉淀时间对镁盐稀土浸出液中稀土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氧化镁用量下,氧化镁浆液的稀土沉淀率优于氧化镁粉末。采用氧化镁浆液沉淀氯化镁和硫酸镁稀土浸出液时,重稀土沉淀率均高于轻稀土,最佳氧化镁用量比(氧化镁实际用量/理论用量)分别为1.4和1.1,最佳沉淀温度分别为35℃和25℃,稀土沉淀反应达到平衡时间均为180 min,氯化镁和硫酸镁稀土浸出液中稀土沉淀率分别为97.11%和94.12%。研究结果对镁盐稀土浸出液中回收稀土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臻悦席银龙李丹李丹池汝安陈卓陈文斗
关键词:氯化镁硫酸镁氧化镁
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稀土浸出液的快速除杂方法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液中杂质金属离子含量高,传统除杂方法工艺流程较长,操作繁琐,且产生的絮凝杂质沉淀沉降速度较慢、吸附和夹带稀土多。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稀土浸出液的快速除杂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池汝安何正艳张臻悦
文献传递
混合铵盐浸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的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氯化铵和硝酸铵配成的混合铵盐作浸出剂,用柱浸模拟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出过程,考察混合铵盐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pH和流速等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浸出剂对该稀土矿有较高的稀土浸出率,且能较好地抑制黏土矿物的膨胀,最优工艺条件为:NH4Cl和NH4NO3的质量比8∶2、浸出剂质量浓度10g/L、浸出液pH=4.0、液固比2∶1、流速0.5mL/min,在此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6.29%,黏土矿物的线膨胀率为2.738%。
张婷婷张臻悦徐志高李琼池汝安
关键词:浸出膨胀率
羧酸盐复合浸取剂对中重稀土浸出强化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缅甸稀土矿与福建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柱浸工艺方法,研究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矿石性质,分析乙酸铵添加浓度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轻、中重稀土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缅甸和福建稀土矿分别属于中钇型中重稀土选择型稀土矿和富铕轻稀土选择型稀土矿,并且均存在铈负异常和铕负异常现象。乙酸铵最佳添加浓度为0.04mol/L,稀土浸出可达到浸出平衡,浸出率提升到95%,同时乙酸铵主要通过增强钇元素的浸出,使缅甸稀土矿轻/中重稀土比值从1.04下降到0.98,福建稀土矿轻/中重稀土比值从1.65下降到1.47,表明乙酸铵能够明显提高中重稀土的浸出。
黎春华张臻悦池汝安刘德峰陈卓池晓汪
关键词:重稀土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闭矿场铵盐淋出液脱氮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是我国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以铵盐为浸取剂的稀土浸出工艺导致大量氨氮残留于闭矿场,易随水体迁移造成氨氮污染,对闭矿场铵盐淋洗液进行脱氮是修复稀土矿山氨氮污染的有效方法。综述了物理化学脱氮方法及其原理,其中吹脱法、膜处理法、湿式氧化法和化学沉淀法适用于较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预处理,离子交换法和折点氯化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可采用不同物理化学脱氮工艺组合的方法实现稀土闭矿场淋出废水的脱氮处理,但物理化学方法普遍成本偏高,易造成二次污染。介绍了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主要包括三段活性污泥、A/O与A^(2)/O、SBR工艺及生物膜法,传统生物脱氮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显著优点,但脱氮工艺流程较复杂、脱氮效率偏低。论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同步硝化反硝化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及其脱氮原理,相较于传统生物脱氮,采用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可缩短脱氮流程、节省药剂消耗、提高脱氮效率,在风化壳淋积型稀土闭矿场铵盐淋出液的脱氮处理上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多种脱氮方法联合并开发新型工艺是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闭矿场脱氮的发展趋势。总结了稀土闭矿场淋出液脱氮的方法及基本原理,以期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闭矿场氨氮的绿色高效脱除提供一定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邓祥意张臻悦池汝安池汝安胡锦刚张秋桐
关键词:脱氮物理化学法
风化型稀土矿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2023年
为了探明影响风化型稀土矿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及构建电阻率模型,采用室内电阻率试验和响应曲面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析含水率、饱和度、干密度、孔隙比以及颗粒级配对电阻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主要影响因素与电阻率的关系方程,并探讨其合理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含水率、孔隙比和颗粒级配是影响风化型稀土矿电阻率的主要因素,且影响敏感程度顺序为含水率>孔隙比>颗粒级配;其中矿样电阻率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当含水率≤10%时,电阻率下降幅度最大,而当含水率大于10%时,电阻率下降趋势变缓,并逐渐趋于稳定;矿样电阻率随孔隙比增加而增大;矿样电阻率随分形维数增加而减小,且当含水率较大时,分形维数对其影响程度较小。通过多元二次回归分析构建的风化型稀土矿电阻率模型,理论数据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含水率23.67%、孔隙比1.73、分形维数2.47条件下的电阻率最小。
张乾张臻悦刘德峰郭文达闫文鑫
关键词:电阻率响应曲面法含水率
非降雨条件下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体稳定性分析及浸取剂筛选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研究原地浸矿中影响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筛选浸取剂,通过正交实验、剪切实验、数值模拟和价值工程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浸矿过程中影响矿山边坡稳定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探讨对风化壳稀土矿最有价值的浸取剂。研究结果表明:非降雨条件下风化壳矿体由非饱和向饱和状态转变的过程中,影响边坡稳定性主要因素的敏感程度顺序也由全风化层内摩擦角>注液强度>半风化层内摩擦角转变为全风化层内摩擦角>半风化层内摩擦角>注液强度;当法向应力大于300 kPa时,NH_(4)Cl,乙酸铵,KCl,乙酸钾四种浸取剂溶液浸矿后的矿样的抗剪强度差异最大;四种浸取剂浸矿后的边坡安全系数大小顺序为:KCl>乙酸钾>乙酸铵>NH_(4)Cl,结合价值工程理论,发现乙酸铵浸取剂对风化壳稀土矿的贡献价值最高。
颜肃刘德峰张臻悦池汝安席银龙
关键词:抗剪强度数值模拟
中国稀土矿稀土配分特征被引量:96
2016年
稀土矿床分为矿物型和风化型两种:我国著名的矿物型稀土矿有白云鄂博铁稀土铌矿、四川攀西冕宁稀土矿和山东微山稀土矿;风化型稀土矿有信丰型稀土矿、龙南型稀土矿和寻乌型稀土矿。对矿物型稀土矿的矿物组成和稀土配分研究发现,它们主要的稀土矿物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强烈地选择轻稀土配分,轻稀土配分La+Ce+Pr+Nd大于95%。风化型稀土矿中的稀土主要以水合或羟基水合离子吸附于黏土矿物上,稀土配分主要选择中重稀土配分,约占90%,该类型中稀土Sm+Eu+Gd+Tb+Dy配分和约为15%,重稀土配分Ho+Er+Tm+Yb+Lu+Y约为29%,少量选择重稀土配分型,约占8%,其该类型重稀土配分约为75%。从原岩到风化壳矿石,再从风化壳矿石到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提取产品,稀土配分存在富铕效应和铈亏效应。该结果不仅有利于制定稀土矿的选矿和混合稀土的分离工艺,而且为揭示稀土矿稀土迁移富集成矿规律起到积极的作用。
张臻悦何正艳徐志高余军霞张越非池汝安
关键词:稀土矿
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综合化学实验被引量:1
2018年
分别以La^(3+)和Y^(3+)为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的代表,探讨了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采用密封振荡平衡法考察了初始浓度、温度和时间对蒙脱土吸附稀土离子的影响。确定蒙脱土吸附La^(3+)和Y^(3+)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属于非均匀表面的单层吸附,蒙脱土吸附La^(3+)和Y^(3+)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蒙脱土吸附La^(3+)活化能为28.1kJ/mol、吸附重稀土钇离子的活化能为13.8kJ/mol。该综合化学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周芳冯健吴柏宏张臻悦吴晓燕池汝安
关键词:综合化学实验蒙脱土稀土离子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分形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粒径分布特征是影响浸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五种重组江西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柱浸实验和分形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探究稀土矿的粒径分布特征与分形维数的关系,以及其对浸取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分形维数增大,小粒径颗粒质量含量随之增大,而大粒径颗粒质量含量随之减少,尤其是小于0.150 mm和大于1.400 mm粒径颗粒质量占比变化幅度较大,其余粒径颗粒变化幅度较小。随着分形维数增加,浸出的稀土浓度峰值逐渐增大,浸矿中稀土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变晚,稀土浸取率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变长。基于分形理论,构建了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分形动力学模型,并证实了新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较好的定量描述浸矿中不同分形维数的稀土矿样的浸取动力学特性。
刘德峰闫文鑫张臻悦池晓汪池汝安
关键词:分形维数粒径分布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