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冠男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牦牛与犏牛胚胎体外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应用基础研究
- 字向东何世明蒋忠荣叶子月哈卢建远张大伟余忠华李平刘成烈吴锦波卢虹陈绍威梁冠男王红梅尹荣华赵永华
- 牦牛是青藏高原不可替代的重要畜种,是高原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和生活资料。但是,牦牛繁殖率低,生产性能低下。良种普通牛杂交改良牦牛生产的杂种一代(犏牛)具有较高的产奶和产肉性能,然而,种间杂交受胎率低,而且母犏牛的后代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牦牛繁殖人工授精
- 体外受精条件对牦牛与黄牛异种受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本实验通过改变体外受精精子浓度(0.5×10^6、2×10^6、8×10^6个/mL),精卵共培养时间(12h、18h、24h),体外受精96h后是否更换培养液(IVC)以及氧气的含量(5%CO2和5%CO2、5%O2、90%N2)等培养条件,观察牦牛精子对黄牛卵母细胞受精后卵裂和早期胚胎发育状况.结果显示精子浓度为2×10^6个/mL、精卵共培养24~26h、培养96h后要更换培养液,在5%CO2、5%O2、90%N2的条件下培养,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发育.
- 王红梅梁冠男字向东陈达文黄磊徐华伟穆晓琨
- 关键词:牦牛IVF卵裂率囊胚率
- 牦牛胚胎性别鉴定PCR反应体系的建立被引量:6
- 2011年
- 研究旨在建立牦牛胚胎性别鉴定准确、可靠的PCR反应体系及研究切割取样对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根据牦牛SRY和HSL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2对巢式PCR引物作为性别鉴定引物和2对引物作为内标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对已知性别牦牛血液基因组DNA和牦牛杂种胚胎DNA采用巢式PCR进行性别鉴定。结果表明,血液样本性别鉴定与实际性别完全相符,准确率100%。从早期胚胎取8个细胞进行性别鉴定,结果雄性为45.8%(11/24),雌性为54.2%(13/24),取样后胚胎发育率为56.7%。结果说明已成功建立牦牛胚胎性别鉴定的PCR体系。
- 张大伟字向东黄磊马力陈达文徐华伟梁冠男
- 关键词:牦牛体外受精巢式PCR性别鉴定
- 牦牛生长分化因子-9基因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根据GenBank中普通牛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序列(AF 307092)设计1对引物,以麦洼牦牛卵母细胞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对牦牛GDF-9基因cDNA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1399 bp片段为预期的牦牛GDF-9基因cDNA序列,包含由2个外显子组成的全编码区和3′-下游部分序列。牦牛GDF-9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362 bp,编码45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报道的普通牛、水牛、绵羊、山羊相应序列一致,而与人和黑猩猩存在差异。和普通牛相比,牦牛GDF-9基因编码区存在1处碱基转换(C→T),导致相应的氨基酸由丙氨酸(A)转换为缬氨酸(V)。牦牛与普通牛、水牛、绵羊、山羊、人和黑猩猩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9%、98.4%、97.0%、96.8%、85.6%和85.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8%、97.1%、95.1%、95.4%、79.4%和79.5%。利用NJ法和MP法以该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基本一致,即牦牛与普通牛先聚为一类,再与水牛聚为一类,而后与绵羊和山羊聚为一类,最后与人和黑猩猩聚为一类。该聚类结果与物种间遗传距离大小一致,也与各物种在动物学上的分类相吻合,表明GDF-9基因编码区适用于构建物种间系统进化树。
- 尹荣华字向东马志杰陈绍威张大伟梁冠男
- 关键词:牦牛GDF-9克隆
- 人乳铁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与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PLNCX2-hLF的构建
- 2008年
- 从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白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的方法扩增人乳铁蛋白(hLF)cDNA,将其克隆到pMD18-T Simple载体上并测序.用限制性内切酶XhoⅠ和HindⅢ将目的片段与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进行双酶切,并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然后转化到top10菌中,再次进行DNA序列测定.前后两次序列测定结果一致,没有突变,全长为2,136bp,说明所克隆的为hLF基因的cDNA序列;与GeneBank中登录的序列相比,同源性达99%以上.
- 陈绍威字向东梁冠男尹荣华张大伟
- 关键词:人乳铁蛋白逆转录病毒载体DNA序列分析
- 精子介导法生产转基因牦牛杂种胚胎的研究
- 2010年
- 研究外源DNA转染对牦牛精子体外受精(IVF)、早期胚胎发育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在早期胚胎表达的影响。用构建融合人乳铁蛋白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AcGFP1-hLF)转染的牦牛精子IVF黄牛卵母细胞,生产的胚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用环形质粒、线性质粒pAcGFP1-hLF转染的精子及未转染精子IVF后的卵裂率分别为56.4%、54.8%和61.0%,线性转染的囊胚率显著低于环形转染(17.7%与35.7%)。环形质粒转染的精子用DNaseⅠ消化、不消化及未转染的精子IVF后卵裂率分别为44.8%、55.2%和56.3%,囊胚率分别为33.3%、33.3%和30.2%。未经DNaseⅠ消化洗涤的环形质粒组GFP胚胎阳性率显著高于线性质粒组(99.3%与76.6%);DNaseⅠ消化组GFP胚胎阳性率极显著低于不消化组(25.4%与99.3%)。结果表明,用环形质粒DNA转染牦牛精子不会影响其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能力,但DNaseⅠ消化洗涤显著降低GFP胚胎阳性率。
- 字向东梁冠男陈绍威
- 关键词:牦牛胚胎体外生产绿色荧光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