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生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黄淮优质水稻应用公式计算合理基本苗数量被引量:4
- 2003年
- 运用水稻叶龄模式群体基本苗计算公式 ,对黄淮地区优质水稻圣稻 30 1的群体密度与产量形成及品质关系进行的分析表明 :依照公式计算的标准密度群体不仅在产量形成、个群体生产力、生长动态及抗倒伏性能等方面均表现了较好的综合优势 ,同时在米质性状上也保持较好的协调关系 ,由此初步明确与公式运用相关的参数 。
- 杨海生张洪程杨连群张士永戴其根
- 关键词:黄淮地区优质水稻叶龄模式
- 依叶龄运筹氮肥对优质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5
- 2002年
- 为研究依叶龄运筹氮肥对圣稻 30 1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施用氮肥效果 ,以优质中粳稻圣稻 30 1为材料 ,按照基蘖肥与秆穗肥施氮比例和秆穗肥施氮叶龄期 ,设计了 1 5种施氮运筹模式。结果表明 :在大苗栽培体制和 2 2 5 kg.hm-2施氮水平下 ,适当减少基蘖肥施氮比例与相应增加秆穗肥施氮量 (即穗重法 ) ,并在倒 4和倒 1叶期 2次追施秆穗肥 ,比常规施氮模式更有利于强化圣稻 30 1高产群体的产量形成 ,且较好地保持了该品种的 1级优质米的品质性状 。
- 杨海生张洪程杨连群张士永戴其根霍中洋
- 关键词:水稻叶龄氮肥运筹抽穗干物质积累量经济产量
- 抛栽深度对水稻立苗发棵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00年
- 利用迟熟中粳武育粳 3号设置不同抛栽深度处理的试验表明 :抛栽深度 1 .0~ 2 .0 cm有利于立苗发棵 ;抛栽深度 0~ 3 cm范围内与产量呈显著的抛物线关系 ,最适点为 1 .5cm,抛栽过深过浅都不利于高产 .秧苗入土越深植株的抗根倒能力越强 .
- 戴其根张洪程邱枫杨海生霍中洋高辉曹小迎
- 关键词:水稻
- 依叶龄施氮模式对优质水稻群体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 2002年
- 按照基蘖肥与秆穗肥施氮比例与穗肥施氮叶龄设置 1 5种施氮模式 ,研究其对优质水稻群体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叶龄及其动态无显著差异 ,但群体茎蘖消长、干物质积累以及茎生叶和节间配置均有不同的特点。在施氮 2 2 5 kg· hm- 2和大苗栽培条件下 ,采用穗重法并辅以倒 4、1叶 2次穗肥施氮 ,可优化优质水稻群体茎、叶、蘖及节间等生长动态 ,促进群体的产量形成 。
- 杨海生张洪程张士永杨连群戴其根
- 关键词:叶龄施氮模式水稻
- 两优培九不同栽培方式吸氮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00年
- 对两系法亚种杂交组合两优培九进行大苗移栽、中苗移栽、小苗移栽与乳苗移栽试验 ,初步研究了群体的吸氮特性。结果表明 :(1)四种方式植株含氮率一生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移栽苗龄越小 ,下降越明显。其中拔节至抽穗期含氮率下降最剧 ;(2 )移栽苗龄减小 ,一生总吸氮量减少 ,生物、经济产量均呈逐步下降趋势 ;(3)不同苗龄处理生育前期的吸氮量多 ,四种方式之间的差异不大 ,中后期是吸氮量差异形成的主要时期 ,苗龄越小者吸氮量越少 ;(4 )四种方式不同生育阶段的吸氮强度均以拔节至抽穗期为最大 ,此前的移栽至拔节阶段亦较高 ,此后吸氮强度下降 ;(5)综合分析四种栽培方式 ,大、中苗移栽在不同生育时期吸氮量较多 ,吸氮强度大 ,一生总积累量多 ,氮素生产力较高 。
- 杨海生张洪程戴其根吕修涛霍中洋许轲吕川根
- 关键词:亚种间杂交稻栽培方式吸氮特性两优培九施肥
- 我国稻米产业现代化问题的探讨
- 本文回顾了我国稻米产业的历史和当前水稻生产与供求的形势.探讨了稻米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实现稻米产业现代化的途径与策略.
- 张洪程杨海生霍中洋
- 关键词:稻米农业现代化
- 文献传递
- 春季一次性施氮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
- 2001年
- 选用三种具有超高产潜力小麦品种 ,在基蘖肥相同的基础上 ,分别于倒 3 5叶、倒 1 9叶、倒 0 5叶期一次性施用纯氮 7 0kg/亩 ,研究品种与施氮时期组合效应。结果表明 ,三品种产量潜力差异显著 ,其中以宁麦 9号产量潜力最高 ;三品种春季一次性施氮均有达到高产甚至超高产水平的处理 ;产量存在施氮时期与品种组合的特异性 ,93中 6、温麦 6号以倒 3 5叶期、宁麦 9号以倒1 9叶期施氮产量达最佳水平 ;倒 3 5叶期施氮肥效显著发挥在倒 3叶期 ,倒 1 9叶期施氮肥效显著发挥在倒 1叶期 ,倒 0
- 杨春霞柳林景朱莲王永明阙金华米明侠杨海生
- 关键词:春季小麦氮肥穗肥
- 我国稻米产业现代化问题的探讨被引量:9
- 2002年
- 在回顾我国稻米产业的历史和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对稻米产业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探讨。并就目前我国稻米产业如何加快现代化步伐 。
- 杨海生张洪程杨勇霍中洋
- 关键词:稻米产业农业现代化
- 温度对水稻两优培九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2年
- 分析研究两系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在气候迥异的不同年型间生育期与产量的温光效应规律。结果表明 :其生育期长短主要受积温 (>0℃ )所控制 ,在中国扬州地区其全生育期为 1 60d左右 ,约需积温为 3 880℃ ;产量因播期、年份不同而呈极显著差异 ,且存在互作效应 ;两优培九在扬州地区安排在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种植 ,有利于高产、稳产。
- 霍中洋顾承华戴其根张洪程杨海生陶小军葛鑫
- 关键词:两优培九品种水稻生育期积温
- 江淮下游地区水稻品种生产力纬向差异及其合理利用被引量:9
- 2014年
- 以江苏种植的代表性水稻品种类型为材料,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江苏沛县(34.7°N)、东海(34.5°N)、宿豫(34.0°N)、建湖(33.4°N)、扬州(32.4°N)、昆山(31.3°N)6地分别设置5个播期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生育类型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纬向差异,并探讨了江苏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结果表明,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在纬向与播期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产量(Y)与播期(t)可用Y=at2+bt+c拟合,因方程a、b取值不同,产量与播期的关系可分为3种类型,且在温光条件不同的地区或年份间转化。迟熟中粳类型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具有较强优势,适宜种植区域较广。随着品种熟期的进一步推迟,晚粳类型品种的丰产性指数(Pi)下降,稳定性指数(Si)上升,丰产性与稳定性均有变差趋势。杂交中籼稻两优培九产量丰产性较好,仅次于迟熟中粳类型品种,但产量稳定性仅高于早熟中粳类型品种。与早熟类型品种相比,偏晚熟类型品种在丰产性和稳产性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根据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以及江苏省不同稻区常年温光气候条件,划分为适宜种植区、亚适宜种植区、可种植区和不宜种植区来确定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苏北、苏中、苏南稻区分别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类型品种为主体,兼作生育期相近的类型品种;杂交中籼类型品种仅适宜于江苏西部丘陵稻区。江苏淮北稻区以早播为宜,苏中、苏南稻区强调适期播种,过早或过迟播种均不利于提高产量。在确保安全生育成熟的前提下,选用偏迟熟类型品种及在籼粳同季兼作地区扩种粳稻均有利于提高水稻生产力。
- 许轲杨海生张洪程龚金龙沈新平陶小军戴其根霍中洋魏海燕高辉
- 关键词:水稻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