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兴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油藏
  • 6篇注水
  • 4篇油田
  • 4篇盆地
  • 4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低渗透油藏
  • 3篇水平井
  • 3篇平井
  • 3篇长8油藏
  • 3篇储层
  • 2篇压裂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油层
  • 2篇马岭油田
  • 2篇分层注水
  • 2篇沉积相
  • 1篇低渗透油藏注...
  • 1篇低油价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低渗透油气田...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 1篇盘锦中录油气...
  • 1篇南京特雷西能...

作者

  • 13篇杨永兴
  • 4篇成良丙
  • 3篇刘万涛
  • 2篇王芳
  • 2篇黄琼
  • 2篇屈雪峰
  • 2篇雷启鸿
  • 2篇马良杰
  • 2篇杨卫国
  • 2篇丁黎
  • 2篇刘强
  • 1篇刘军锋
  • 1篇吕昌盛
  • 1篇冉新权
  • 1篇韩永林
  • 1篇李继红
  • 1篇赵继勇
  • 1篇周雯鸽
  • 1篇李忠兴
  • 1篇李涛

传媒

  • 3篇低渗透油气田
  • 2篇复杂油气藏
  • 1篇化工管理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录井工程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确定水驱气藏动态储量及水体能量的新方法被引量:2
2022年
动态储量及水体能量作为含水气藏开发过程中的2个关键参数,目前的研究方法及求解方式均基于物质平衡原理,且参数获取及求解过程较为繁琐。以水驱气藏物质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数学理论模型,并引入新的水体能量参数,结合气水两相相渗曲线,在动态储量和水体强度为未知数的条件下,得到累计产气量与累计产水量的关系式,建立了求解动态储量及水体能量参数的最优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利用本文模型能够较为快速地同时计算出动态储量与水体能量参数;与4种经典方法对比,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均较小,且避免了地层压力测试及水侵量计算过程。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水体能量的逐渐增大,气藏动态储量逐渐减小,表明了水封气对动态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成果为水驱气藏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薛婷吉雨成良丙成良丙杨永兴吕昌盛
关键词:水驱气藏动态储量水侵量
马岭长8油藏水平井规模开发关键技术
冉新权李安琪李忠兴赵继勇屈雪峰雷启鸿李健杨永兴韩永林王选茹高文冰周雯鸽刘军锋成良丙刘万涛
《马岭长8水平井规模开发关键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工程领域。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马岭长8为典型特低渗、超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其含油面积分布广、资源潜力大,但由于储层致密、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直井开发单井产量较低,...
关键词:
关键词:水平井注采井网岩性油藏鄂尔多斯盆地
超低渗透油藏分层注水数值模拟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超低渗透油藏非均质性强,层间吸水能力差异大,注入水在油层平面和剖面上分布不均匀,分层注水时各层位配注水量标准不明确,部分井分层注水后对应油井不见效。为此,从油藏工程的角度出发,在两层不同渗透率级差砂体条件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超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注水方式选择标准,绘制了不同渗透率级差储集层合理的分层配水图版。不同渗透率级差储集层存在最佳配注比,渗透率级差越大,低渗透层需要分配的注水量越大,两层之间的最佳配注比与渗透率级差成对数关系。
刘万涛黄天镜杨永兴郑光辉刘强
关键词:超低渗透油藏分层注水数值模拟渗透率级差
低油价下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案优化及实践
2018年
面对当前国际油价长期低迷、全球石油企业利润普遍下滑、经营困难的现状,长庆油田油藏具有“三低”特点,油井必须经过压裂改造,开发成本较高,在当前低油价形势下,油田开发效益越来越差。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长庆油田所采取的两种降本增效对策:效益排队、井网优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等技术创新和过程前、过程中、实施后精细过程管理。油田开发实践表明,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油田开发活力,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杨永兴麻雪娟苟幸福李鹏马良杰
关键词:低油价低渗透油藏降本增效
马岭油田长8油藏特征及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
近年来,随着勘探力度加大,马岭地区长8储层发现了3.5亿吨级储量。对于该储量的开发,前期分别在南部镇246和北部环305井区开展了直井菱形反九点井网开发,结果表明不同井区单井产量差异大。水平井开发技术是当前公认的可提高单...
杨永兴
关键词:油藏特征
华庆油田B168井区初期产量地质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华庆油田B168井区油藏为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油藏,主力油层为三叠系长8.。该井区2008年开始规模开发,截至目前共完钻开发井412口,初期产量单井平均日产油2.7t,含水13.7%,区块北部、中部、南部初期产量分布差异较大。从地质角度出发,通过物源分析、储层特征、开发技术政策等方面提出产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对同类油藏开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永兴李涛李涛马良杰曲春霞杨卫国
关键词:影响因素物源方向超前注水
鄂尔多斯盆地安83地区长7 2储层物性特征及主控因素
2013年
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压汞曲线等分析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安83地区长7 2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储集空间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控制储层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安83地区长7 2储层寿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与溶孔.小孔微细喉道为主要渗流通道储屡物性主要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
王芳冯张斌杨卫国杨永兴杨志
关键词:储层物性沉积相成岩作用
白豹油田B166井区北部超前温和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2014年
B166井区为白豹油田主力开发区块之一,早期井区南部开展强注强采开发试验,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采油速度低、递减快。笔者总结南部开发试验经验,参阅大量注水开发技术文献,并借鉴国内外油田注水开发实例,在超低渗油藏已成熟的超前注水技术基础之上,创新性的提出了温和注水技术。北部试验井组采用超前温和注水开发技术,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平均单井日产油为强注强采井2倍左右,表明了超前温和注水技术适用于B166井区注水开发,该技术在国内外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杨永兴黄琼杨兴波王芳丁黎张翰丹
关键词:白豹油田温和注水
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马岭油田长8油藏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与盆地内三叠系其它开发层系沉积微相的微观特征差异不大,主要区别在于宏观尺度上。以马岭长8油藏为例,采用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的小层砂层划分对比方法,建立在沉积学基础上的沉积微相以及砂体展布研究,同时采用了较为实用的参数计算方法,对宏观非均质性进行定性-定量表征。结果表明:该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的储层在层间、层内和平面上均表现出特有的强非均质性特征。最后对形成原因做了深入研究,认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的分流河道频繁改道分叉及侧向迁移,使砂体展布呈网状交织或串珠状展布,这是强非均质性形成的主因,成岩作用和局部微裂缝为次因。
杨永兴黄琼刘万涛刘强王博王勇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浅水三角洲非均质性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物源及沉积展布特征被引量:13
2015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15口钻井岩心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粒度特征等的综合研究,结合轻、重矿物组合平面展布特征、数据结构变差函数分析及砂岩百分含量平面分布规律等,对该区物源及古水流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物源与古水流方向为北东向和南西向,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展布随双向水流强弱的不同而变化。
雷启鸿高琼瑶成良丙李继红杨永兴高军锋
关键词:物源分析鄂尔多斯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