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清洗刷材质与刷洗速度对内镜导光软管内吸引管道清洗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富士胃镜EG-450WR5与富士结肠镜EC-600WM导光软管内吸引管道的长度一致,选取1.70 m的导光软管内的吸引管道,分析不同刷洗速度与不同材质清洗刷对相同长度的胃镜和结肠镜导光软管内吸引管道清洗质量的影响,探讨内镜导光软管内吸引管道最佳的刷洗速度与清洗刷材质.方法选取该院内镜室2017年3月-2017年9月应用的160条内镜,胃镜EG-450WR5和结肠镜EC-600WM各80条,随机分为4组(A、B、C和D组),每组又分为两组(Ⅰ组,Ⅱ组),塑料材质海绵刷头清洗刷(Ⅰ组)和钢丝材质塑料刷头清洗刷(Ⅱ组),每组中均包括20条胃镜和20条肠镜.应用不同材质的清洗刷对4组(A、B、C和D组)采取速度分别为0.57、0.34、0.21和0.17 m/s,耗时分别用3、5、8和10 s,每条均进行100人次的清洗之后,对吸引管道进行菌落数监测,从而得出最佳的刷洗速度.对自购的8条导光软管内的吸引管道采用的速度分别为0.57、0.34、0.21和0.17 m/s,应用不同材质(塑料材质海绵刷头清洗刷;钢丝材质塑料刷头清洗刷)对吸引管道进行100次的清洗,之后用手术剪刀纵向抛开吸引管道用放大内镜进行观察,查看管道损害程度.结果 C组中钢丝材质塑料刷头速度在0.21 m/s清洗胃镜和结肠镜导光软管内的吸引管道时,细菌采样菌落数明显优于其他3组的清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自购的8条导管软管内的吸引管道以4个速度、两种材质的刷子模拟进行100人次刷洗,C组管道内壁损坏程度优于其他3组.结论采用钢丝材质塑料刷头的清洗刷、刷洗速度在0.21 m/s(清洗时间为8 s),对胃镜和结肠镜导光软管内吸引管道清洗质量最佳.
- 苏彬娄丽华杨松梅卢晓静薛润国孔艳杰姬云飞初晓燕崔冰吴海燕张金利李建辉
- 关键词:胃镜清洗胃镜结肠镜
- 免疫炎症指标对医院获得性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菌血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免疫炎症指标对医院获得性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菌血症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承德地区住院治疗的106例医院获得性MDRAB菌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28 d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49例)和存活组(5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D_(4)^(+)、CD_(8)^(+)、CD_(4)^(+)/CD_(8)^(+)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对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免疫炎症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组患者合并终末期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比例及发病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外周血CD_(8)^(+)和血清PCT均高于存活组(P<0.05),外周血CD_(4)^(+)和CD_(4)^(+)/CD_(8)^(+)均低于存活组(P<0.05).外周血CD_(4)^(+)/CD_(8)^(+)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P<0.05),其次为血清PCT(P<0.05).结论 医院获得性MDRAB菌血症患者的免疫炎症指标与其死亡风险具有关联性,特别是外周血CD_(4)^(+)/CD_(8)^(+)和PCT对预后预测有较高的价值.
- 包红曹定岩杨松梅杨波梅艳芳刘长飞李富利程明艳
- 关键词:医院感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菌血症预后
- 中药外敷加口服治疗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液渗出及预防淋巴囊肿形成的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中药外敷加口服治疗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液渗出及预防淋巴囊肿形成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宫颈癌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第三天引流液(24 h)超过100 ml的患者7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结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外敷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3 d后腹腔引流量和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3 d后腹腔引流平均值(18.39±7.82 ml)较对照组(28.90±13.17 ml)明显减少;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率低(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外敷加口服治疗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液渗出效果优于单纯中药外敷,并且可有效预防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
- 代俊利李杰杨松梅刘雷杨宝英赵泽金张艳利段雪光
- 关键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淋巴囊肿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936C/T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联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936C/T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NHL组431例及对照组400例VEGF+936C/T的基因型;将NHL患者又分为T细胞型组和B细胞型组,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骨髓浸润组和无骨髓浸润组,进行基因型分布分析。结果NHL组与对照组VEGF+936C/T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L患者T细胞型组TT基因型低于B细胞型组(2.0%vs 7.1%,P<0.05),携带VEGF+936C/T基因型可能增加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NHL患者Ⅲ、Ⅳ期组TT基因型低于Ⅰ、Ⅱ期组(3.4%vs 8.3%,P<0.05),NHL患者Ⅲ、Ⅳ期组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低于Ⅰ、Ⅱ期组(17.1%vs 22.7%,P<0.05),携带+936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与NHL患者低的临床分期相关;骨髓浸润TT基因型低于无骨髓浸润(2.2%vs 6.7%,P<0.05),携带+936TT基因型与减少骨髓浸润相关。结论VEGF+936C/T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检测可能对判断NHL患者疾病侵袭性具有指导意义。
- 于晓明杨松梅初小艳高玉环刁兰萍
- 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基因多态性
- 宫颈癌术后盆腔囊肿及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及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4年6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期间盆腔淋巴囊肿的患者67例为病例组,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同期宫颈癌术后无盆腔淋巴囊肿的患者67例为对照组。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1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辅助治疗期间淋巴囊肿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组中>60岁、Ⅱ期、术中淋巴结清扫数>20个、术后24 h引流量>100 ml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未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组(P<0.05),以上因素为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可能危险因素。囊肿并发感染组中有糖尿病及囊肿直径>5 cm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未并发感染的盆腔淋巴囊肿组(P<0.05),以上因素为囊肿并发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对单因素分析中的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相对比值比(OR)=2.762,95%可信区间(CI)1.260~6.055〕、Ⅱ期(OR=2.238,95%CI 1.031~4.858)、术中淋巴结清扫数>20个(OR=2.651,95%CI 1.141~6.161)是宫颈癌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OR=5.518,95%CI 1.018~29.913)、囊肿直径>5 cm(OR=8.284,95%CI 1.842~37.247)是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Ⅱ期、术中淋巴结清扫数>20个是宫颈癌术后出现盆腔淋巴囊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囊肿直径>5 cm是术后辅助治疗期间囊肿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代俊利闫雷李金玲杨松梅杨宝英刘雷
-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囊肿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近期疗效观察
- 2005年
- 王利敏杨松梅李秀娟孙立军
- 关键词:小剂量化疗丹参注射液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0年
- 胡玉弘赵志国杨松梅于晓明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Notchl和P27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10年
- 大肠癌是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肿瘤。大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呈现多阶段、多种分子参与的特点.在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有特异性分子参与。
- 杨松梅李晓颖段庆华
- 关键词:NOTCHLP27大肠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