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体层摄影
  • 2篇系膜
  • 2篇CT
  • 2篇肠系膜
  • 2篇肠系膜血管
  • 1篇血管闭塞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栓塞
  • 1篇栓塞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处理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病
  • 1篇前列腺病变
  • 1篇缺血
  • 1篇腺病
  • 1篇螺旋CT诊断
  • 1篇机体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静安区...

作者

  • 4篇杨明英
  • 3篇郝戈斌
  • 2篇梁宗辉
  • 2篇李劲
  • 1篇叶涛
  • 1篇顾晓丽
  • 1篇曹厚德
  • 1篇褚梅花
  • 1篇李文元
  • 1篇高信芳

传媒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65例明确诊断的急性肠梗阻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65例肠梗阻,其中完全性22例,不完全性43例;绞窄性为4例;肠肿瘤22例,肠扭转16例,腹内外疝5例。CT显示梗阻点位于小肠31例,结肠23例,小肠结肠均有11例;梗阻近段肠腔扩张,而远端肠腔萎陷;扩张的肠腔内可见气液平。靶征、鸟嘴征、缆绳征等具有诊断价值。增强后梗阻段肠壁异常强化。结论螺旋CT可以判断有无急性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病因以及是否绞窄,是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李劲梁宗辉褚梅花郝戈斌杨明英顾晓丽叶涛高信芳
CT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在肠系膜血管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后处理技术在肠系膜血管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原始数据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成像(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方法进行后处理,观察其对明确诊断所起的作用。结果 MPR、VR和MIP方法均能显示病变,以MPR显示率最高,结合3种方法可以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CTA能够明确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MPR进行图像后处理的价值最大。
杨明英梁宗辉曹厚德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图像处理肠系膜血管栓塞
前列腺病变的CT诊断(附37例分析)
1997年
前列腺病变的CT诊断(附37例分析)郝戈斌①杨明英1资料和方法本组共37例,年龄20至86岁,平均64岁,其中前列腺癌12例,前列腺肉瘤1例,良性前列腺肥大24例。检查前2、3天进少渣食物,当天空腹,检查前1.5h至2h口服1%~2%泛影葡胺600~...
郝戈斌杨明英
关键词:前列腺病变CT病例分析
CT在急性肠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对30例急性肠缺血和患者CT检查,来评价CT对急性肠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急性肠缺血的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有肠系膜及其血管(MRV)改变,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其中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10例,肠系膜上静脉(SMV)栓塞11例,肠系膜下静脉(IMV)栓塞2例,肠系膜动静脉栓塞4例(其中肠系膜扭转3例,小肠扭转1例)。非闭塞性肠灌注血量减少(NOI)3例(阑尾回盲部脓肿)。通过CT检查,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通过直接征象血管内充盈缺损27例,间接征象:局部肠腔狭窄伴近端扩张积液23例,肠壁增厚20例,肠壁密度改变26例,肠壁气肿15例,血管内积气2例,肠系膜水肿26例及腹水15例,腹腔及肠系膜处散在游离气体5例。结论对急性肠缺血病人行CT检查能较好显示MRV改变,结合其他的CT征象和临床实验室检查,均可对急性肠缺血做出较正确的诊断,同时也能观察到传统X线不能显示的并发症,较少漏诊及误诊率。
郝戈斌李劲李文元杨明英
关键词:肠缺血肠系膜血管闭塞体层摄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