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国愉

作品数:175 被引量:1,570H指数:2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9篇医药卫生
  • 80篇哲学宗教
  • 31篇军事
  • 1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7篇心理健康
  • 56篇心理
  • 55篇军人
  • 25篇抑郁
  • 22篇心理素质
  • 22篇焦虑
  • 19篇量表
  • 16篇军人心理
  • 15篇症状自评
  • 15篇症状自评量表
  • 15篇自评
  • 15篇自评量表
  • 13篇特质焦虑
  • 13篇军校
  • 12篇青年军人
  • 11篇心理素质训练
  • 10篇学员
  • 10篇社会支持
  • 10篇情绪
  • 9篇应激

机构

  • 16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西南大学
  • 10篇解放军第32...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成都军区
  • 6篇解放军第23...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解放军第20...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重庆工程职业...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22...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昆明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75篇杨国愉
  • 92篇冯正直
  • 45篇刘云波
  • 35篇王立菲
  • 31篇汪涛
  • 31篇赵梦雪
  • 25篇贺英
  • 20篇张均
  • 18篇张艳
  • 17篇汪凤
  • 15篇廖雅琴
  • 13篇张晶轩
  • 11篇张大均
  • 11篇王江澜
  • 10篇刘俊丽
  • 8篇王菲菲
  • 7篇皇甫恩
  • 7篇任辉
  • 7篇戴琴
  • 7篇秦爱粉

传媒

  • 3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7篇解放军预防医...
  • 13篇中国行为医学...
  • 10篇中国健康心理...
  • 10篇陆军军医大学...
  • 8篇中华行为医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中国健康教育
  • 6篇中国心理卫生...
  • 6篇中华医学教育...
  • 5篇解放军护理杂...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高原医学杂志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第十届全国心...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年份

  • 9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2篇2017
  • 5篇2016
  • 20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1篇2007
  • 21篇2006
  • 18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6
2004年
目的 :探讨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EPQ和应对方式量表 ,对参加军事演习的某部队 985名军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 :①应激军人SCL 90得分 ,除抑郁外 ,各因子分显著地高于军人常模 .EPQ的 4个纬度 ,除L外 ,P、E、N显著地高于军人常模 .而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显著低于国内常模 .②积极应对与其SCL 90的总均分呈现明显负相关 ,而消极应对则与之呈明显正相关 ;P、E、N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P、L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③从对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心理健康状况作用大小来看 ,消极应对方式的作用最大 ,依次为P、N、L、积极应对 .④N和消极应对对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是显著的 .结论 :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健康受个性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影响 .
冯正直杨国愉任辉秦爱粉薛媛
关键词:SCL-90军人军事应激
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29
2003年
目的 了解急性创伤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SCL 90问卷对我院创伤病房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创伤患者的各因子分以及阳性项目数和总均数都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男性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女性 ;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病种关系不大。结论 急性创伤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心理障碍 ,影响创伤患者的抢救和康复。
孙溦杨国愉
关键词:急性创伤心理健康心理障碍
马航MH370失联事件大众群体不同水平焦虑情绪对认知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下简称"马航事件")中,大量信息传播为背景的焦虑情绪对大众认知的影响。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自编《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大众调查问卷》(missing airlines MH370 mass survey,MAMS),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回收有效问卷617份,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1大众情绪特点:在事件背景下有73.3%的被试存在情绪反应,有61.2%的被试表现出紧张、焦虑情绪。2不同状态焦虑被试的认知特点:不同程度状态焦虑被试对"与自我相关"客观事实认可度差异显著(P<0.05),对于人为因素的事件性质(如可能与恐怖袭击相关)的判断差异显著(P<0.05)。3不同特质焦虑被试的认知特点:不同程度特质焦虑被试对不同事件线索类型认可度差异显著(P<0.05),对于非理性的事件性质(如相信神秘力量、空间的存在)的判断差异显著(P<0.05),对正性心理期待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水平的焦虑情绪对客观事实的认知和事件线索的认知都产生影响,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对认知影响的方面不同。
王皖曦杨国愉贺英王立菲赵梦雪李秋怡徐超
关键词:状态-特质焦虑
高海拔环境下驻训军人情绪特点的动态研究被引量:38
2005年
目的研究高海拔环境下驻训军人的情绪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某进高原训练的部队50名军人进行连续测评,对不同海拔高度、进入高原不同时间和不同军事作业阶段军人的情绪反应特点进行动态跟踪研究.结果①不同海拔之间,SDS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SAS得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SDS和SAS得分在2 620、2 800 m和4 308 m的海拔均显示非常显著的差异,SDS得分明显高于SAS(P<0.01).②进入高海拔环境不同时间之间,SDS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SA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SDS和SAS得分,在进入高海拔环境1~6周均显示非常显著的差异,SDS得分明显高于SAS(P<0.01).③不同军事作业阶段之间,SDS得分显示显著差异(P<0.01),SA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SDS和SAS得分除进高原前低海拔地区训练阶段外,其它军事作业阶段均显示非常显著的差异,SDS得分明显高于SAS(P<0.01).结论高海拔环境对军人情绪反应产生明显影响,抑郁和焦虑反应出现明显的分离现象,抑郁反应程度明显高于焦虑.
杨国愉冯正直刘云波张艳张均
关键词:焦虑抑郁军人情绪
心理素质训练对电子对抗兵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研究心理素质训练对电子对抗兵SCL-90各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电子对抗部队294名军人进行测试后,随机抽取134名军人作为试验组,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对其增加心理素质训练;随机抽取160名军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日常的军事训练。结果(1)心理素质训练后,试验组军人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躯体化[(0.27±0.50)分]、人际关系[(0.23±0.49)分]、焦虑[(0.26±0.42)分]等因子差异显著;对照组各因子差异无显著性。(2)试验组士兵和士官SCL-90各因子评分训练前后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躯体化[(0.25±0.50)分]、焦虑[(0.25±0.41)分]和精神病性[(0.22±0.38)分]等因子差异显著。(3)除躯体化[(0.12±0.29)分]、人际关系[(0.10±0.26)分]和恐怖[(0.19±0.30)分]因子外,试验组军官SCL-90其余各因子评分训练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素质训练对电子对抗兵心理健康有积极的效果;对试验组士兵和士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好于对试验组军官心理健康的影响。
郝世君冯正直杨国愉崔清江付金林李胜红卞永桥
关键词: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
埃博拉诊疗中心外籍聘用人员岗前培训实践与探讨
2015年
我国首批援利抗埃医疗队在利比里亚援建1所拥有100张床位的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根据医疗队培训任务要求和诊疗中心正常运营工作需求共聘用利方卫生人员80人。在综合该国当前卫生教育实际状况和防病防疫需求。结合我国抗击SARS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埃博拉防控知识、隔离患者与安全丧葬、疟疾的防控常识、室内外消毒技术、心理干预等。培训方法采用理论教学、实地参观、现场示范与训练和录像指导等,实行情景模拟演练考核模式全员通过,使得岗前培训达到了预期目标。
刘志峰杨国愉张恩全晏玲刘蕾游建平彭渝
关键词:埃博拉出血热岗前培训
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方法采用军人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cute stress response scale for armymen,ASRSA),对中国援利医疗队130名军人进行团体心理测评,分析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结果 1女性的认知改变、情绪反应、行为变化、生理反应、工作效率、总反应指数维度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2抗埃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得分在认知改变、行为变化、生理反应维度和总反应指数不同军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随军龄增高逐渐增高的发展趋势。3军官情绪反应、行为变化维度分显著高于战士(P<0.05)。4抗埃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得分呈现明显的学历组间差异(P<0.05),随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呈现倒"V"型的发展趋势:本科组认知改变和行为变化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研究生组(P<0.05)和专科及以下学历组(P<0.05)。5护士认知改变和行为变化得分显著高于医生(P<0.05);护士认知改变、行为变化和总反应指数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人员(P<0.05)。结论援利医疗队军人急性应激反应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军龄、层次、文化程度和人员类别特点。
晏玲杨国愉王皖曦刘志峰赵梦雪王立菲陆金凤
关键词:军人急性应激反应
高原训练期间军人认知功能的追踪研究被引量:37
2005年
目的:研究高原训练军人的认知功能变化特点及其 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选数测验、连续计算测验、符号认知测 验,对某进藏训练部队的50名军人进行连续测评,对不同海拔高度、进入高原不同时间和不同军事作业阶段,军人的各种 认知功能进行动态跟踪研究.结果:①不同海拔各认知作业 完成率均显示显著差异(P<0.05);②除选数测验外,进入高 原不同时间各认知作业完成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③ 各认知作业完成率,不同军事作业阶段,选数测验有显著差异 (P<0.05),连续计算和符号认知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1);④各认知任务的作业正确率,不同海拔、进入高原不同 时间、不同军事作业阶段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结论:高原环境对军人认知功能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与海 拔高度、进入高原时间与军事作业状态均有明显关系.
杨国愉冯正直秦爱粉刘云波汪涛廖雅琴王江澜刘俊丽
关键词:军事人员心理功能
人参皂甙对睡眠剥夺大鼠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1
2001年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 (ginsenosides,GS)对睡眠剥夺 (sleepdeprivation ,SD)大鼠行为的影响。 方法 用小平台水环境法 (flowerpot)建立大鼠SD模型。选用Sprague Dawley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三组 :2 4小时SD组 ,48小时SD组和 72小时SD组 ,每组又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 ,实验组用GS连续灌胃 5天 ,对照组灌生理盐水 ,然后给予不同时间的SD观察各组SD前后“Y”迷宫和旷场反应中的行为变化。结果 ①“Y”迷宫学习 :2 4SD、48SD和 72SD的正确反应率 ,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触电时间 ,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这种差别随SD时间的延长而加大 ,72SD差别最为明显(P <0 .0 1)。②旷场反应测试 :72SD的中央格停留时间和垂直活动得分 ,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2 4SD和48SD ,二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48SD和 72SD的水平活动得分 ,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4SD ,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这种差别也随SD时间的延长而加大 ,72SD差别最为明显 (P <0 .0 1)。结论 连续口服GS对SD造成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有明显保护作用。在一定睡眠剥夺时间内 ,这种保护作用随SD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杨国愉皇甫恩苗丹民王家同谢小平李强陈足怀齐建林王伟
关键词:睡眠剥夺人参皂甙记忆活动性中药
城郊中学初一、高一学生心理素质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城郊中学初一、高一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3SMQ),对城郊中学初一和高一的671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城郊中学初一学生的心理素质各因素与常模相比,元认知意识性[(3.47±0.55)分]、元认知计划性[(3.75±0.69)分]、元认知监控性[(3.41±0.72)分]等10个因子显著高于初一学生常模,而抱负水平[(3.87±0.65)分]等6个因素显著低于常模;高一学生的心理素质各因素与常模相比,元认知意识性[(3.33±0.56)分]、元认知计划性[(3.61±0.72)分]等7个因素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常模,而元认知监控性[(3.23±0.74)分]、独立性[(3.59±0.61)分]等7个因素显著低于常模。(2)初一学生元认知意识性、元认知计划性、元认知监控性、抱负水平等9个因素显著高于高一学生;而高一学生独立性、责任感和人际关系适应3个因素显著高于初一学生。(3)从初一、高一各年级的性别差异来看,初一女生元认知监控性、抱负水平、坚持性等11个因素显著高于初一男生;初一女生元认知意识性、元认知计划性、元认知监控性、坚持性等13个因素显著高于高一女生;高一男生元认知监控性、理智性因素显著高于同级女生;高一男生抱负水平、独立性因素显著高于初一男生。结论有针对性进行城郊中学初一、高一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十分重要。
郝世君冯正直祝长水杨国愉刘颖刘云波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训练高一学生中学生初一学生抱负水平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