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云波

作品数:99 被引量:1,197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38篇哲学宗教
  • 29篇文化科学
  • 18篇军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5篇心理
  • 28篇心理健康
  • 27篇军人
  • 14篇抑郁
  • 13篇大学生
  • 12篇心理素质
  • 12篇量表
  • 9篇焦虑
  • 8篇心理素质训练
  • 7篇青年军人
  • 6篇信度
  • 6篇情绪
  • 6篇教育
  • 6篇军人心理
  • 6篇教学
  • 6篇高原军人
  • 5篇应激
  • 5篇症状自评
  • 5篇症状自评量表
  • 5篇情绪调节

机构

  • 9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8篇西南政法大学
  • 10篇宜宾学院
  • 8篇西南大学
  • 7篇解放军第22...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2...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军区
  • 1篇成都军区空军...
  • 1篇空军后勤部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华阳中学

作者

  • 99篇刘云波
  • 46篇冯正直
  • 45篇杨国愉
  • 20篇汪涛
  • 17篇王立菲
  • 17篇张俐
  • 17篇罗亚莉
  • 17篇王晓霞
  • 16篇张艳
  • 15篇汪凤
  • 11篇廖雅琴
  • 11篇张均
  • 11篇张霞
  • 10篇王江澜
  • 9篇刘俊丽
  • 9篇蒋娟
  • 7篇于永菊
  • 7篇靳灿灿
  • 7篇徐媛媛
  • 7篇王佳

传媒

  • 18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解放军预防医...
  • 6篇中国高等医学...
  • 6篇中华行为医学...
  • 5篇中国行为医学...
  • 5篇中国心理卫生...
  • 4篇中国健康心理...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大众心理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2篇中国社会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第十届全国心...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现代护理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年份

  • 1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16篇2006
  • 16篇2005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年军人心理应激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焦虑及抑郁与青年军人心理应激水平的关系,以分析青年军人应激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简易...
刘云波陈俊国
关键词:青年军人心理应激影响因素
援藏某工作团体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009年
杨国愉刘云波李维民
关键词:抑郁水平焦虑抑郁情绪情绪反应特质焦虑年龄学历
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被引量:32
2006年
目的: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随机抽取某集团军官兵380人作为被试对象,有效人数训练组(n=152人),对照组(n=160人).训练组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军政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被试对象的应对方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素质训练后,①训练组军人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②训练组士兵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③训练组军官的应对方式中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幻想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素质训练能改善军人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冯正直汪涛杨国愉钟铁军夏本立李国良刘云波廖雅琴姜巍王江澜
关键词:军事人员心理训练
中学-大学教师职业承诺现状及特点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运用龙立荣等编制的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对中学-大学教师进行测量,发现中学教师规范承诺水平最高,代价承诺水平次之,情感承诺水平在三者间最低,而大学教师的代价承诺最高,情感承诺次之,规范承诺水平最低。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是否担任班主任或年级辅导员的中学-大学教师在职业承诺三个维度的承诺水平存在差异。
刘云波刘衍玲罗亚莉
关键词:职业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中学教师大学教师
12486名军人SCL-90测试结果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用scl-90对我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评估外,新世纪还没有一次全面地对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本研究旨在对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了解新世纪我国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我国军人心理健康教...
刘俊丽刘云波冯正直杨国愉夏本立钟铁军汪涛廖雅琴秦爱粉王江澜张艳汪凤
关键词:军人心理健康特点SCL-90
文献传递
建构主义指导下“学生授课”模式对医学心理学教学的促进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学生授课"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53名医学五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选取部分教学内容交由学生进行授课,并在课终使用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愿意(86.8%)且有能力授课(90.6%),学生授课可提高创新能力(94.3%)、自主学习能力(98.2%)、团队协作能力(86.8%)和沟通能力(90.6%),促进彼此交流(86.8%)和潜能开发(96.2%)。学生授课也存在重点不够突出、课堂组织不够合理、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不足。结论学生授课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但还应加强课堂组织环节等的控制以提高学习效果。
王晓霞张俐刘云波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学生授课建构主义
学生参与护理心理学课堂授课的实践
2014年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参与护理心理学课堂授课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49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选取护理心理学课堂教学的部分内容由学生参与授课,对学生授课情况进行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学生,评价他们授课的效果。结果学生认为学生参与授课可行(100%),并愿意参与授课(91.84%),认为学生参与授课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97.96%)、创新能力(97.96%)、团体协作能力(100%)和沟通能力(97.96%),能促进潜能开发(100%);但学生授课也存在知识点讲解不透彻、花费精力和时间多、课堂太活跃注意力难集中到授课内容上等不足。结论学生参与授课能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但是在授课内容选择上和课堂氛围控制上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张俐张霞王颖刘云波
关键词:教育护理学士教学方法
教师职业承诺状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承诺这一概念来自于组织承诺,随着组织承诺研究的深入进行,研究者Meyer与Allen等将其研究成果直接扩展到职业承诺领域,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罗亚莉刘衍玲刘云波
关键词:职业承诺教师组织承诺
不同心理弹性水平个体在特里尔社会应激时主观紧张度、唾液α-淀粉酶和糖皮质激素浓度的变化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心理弹性水平个体在特里尔社会应激(TSST)时主观紧张度、唾液α-淀粉酶和糖皮质激素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在某军医大学对160例大学生进行筛查,根据测验结果选取高心理弹性组(n=11)和低心理弹性组(n=11)共22例入组TSST试验,全部为男性,年龄为(20.16±0.77)岁,2组被试在文化、年龄和教育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TSST标准化试验程序进行,被试在试验前后的第1、10、25分钟时完成4次唾液样本和主观紧张度的采集。结果①与基线值相比较,高、低心理弹性组的主观紧张度在TSST试验后1 min时达到最高峰后逐渐降低,于25 min时降至最低;高、低心理弹性组[分别为(2.73±0.79)、(3.64±0.51)]在TSST试验后1 min时差异显著(P<0.01);②与基线值相比较,高心理弹性组唾液中sAA浓度在TSST试验后逐渐增高,25 min时显著增高[(436.24±79.97)μmol/L,P<0.01];低心理弹性组在TSST试验后1 min时浓度降低,之后逐渐增高,25 min时显著增高[(478.29±108.72)μmol/L,P<0.05];③与基线值相比较,高心理弹性组唾液中GC浓度在TSST试验后逐渐增高,25 min时显著增高[(1 003.03±259.26)μg/L,P<0.01];低心理弹性组在TSST试验后1 min时浓度降低,之后逐渐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ST试验后,高心理弹性个体在急性应激时有更快的积极响应,应激后心境和激素水平恢复情况好于低心理弹性个体。
左昕彭李李敏汪涛于永菊刘云波
关键词:TSSTΑ-淀粉酶心理弹性
高原训练期间军人认知功能的追踪研究被引量:37
2005年
目的:研究高原训练军人的认知功能变化特点及其 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选数测验、连续计算测验、符号认知测 验,对某进藏训练部队的50名军人进行连续测评,对不同海拔高度、进入高原不同时间和不同军事作业阶段,军人的各种 认知功能进行动态跟踪研究.结果:①不同海拔各认知作业 完成率均显示显著差异(P<0.05);②除选数测验外,进入高 原不同时间各认知作业完成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③ 各认知作业完成率,不同军事作业阶段,选数测验有显著差异 (P<0.05),连续计算和符号认知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1);④各认知任务的作业正确率,不同海拔、进入高原不同 时间、不同军事作业阶段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结论:高原环境对军人认知功能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与海 拔高度、进入高原时间与军事作业状态均有明显关系.
杨国愉冯正直秦爱粉刘云波汪涛廖雅琴王江澜刘俊丽
关键词:军事人员心理功能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